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几种朱墨交叉时序的检验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件朱墨交叉时序的确定一直是困扰文检界的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六种检验方法,并结合五个典型案例对各种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针对不同形成条件的文件物证进行检验时采用哪些检验方法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希望能够在同类问题的研究上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荧光法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制成的文件与不同材质的印章印文的采墨时序的特征.方法 利用VSCS000文检仪和Photoshop软件,采用荧光法对激光打印文件与印章印文交叉部位的特征进行检验,并对不同型号的打印机制成文字与不同材质的印章印文交叉部位的荧光特征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发现常出现的共性特征为:制成文字先墨后朱,交叉部位的黑色墨迹颜色变淡并可见紫色荧光;先末后墨,交叉部位常常出现黑色墨迹缺损的现象,在缺损处可见紫色荧光点.但也表现出其特有的特征.结论 不同型号的打印机制成的文件与不同材质的印章朱墨时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尽相同,在具体案件鉴定中应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笔画交叉时序鉴定历来是刑事科学技术物证检验工作的难点之一。当前,鉴定可疑文件笔画交叉时序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借助显微镜,发现一些表观特征;(2)利用打字机胶带提取技术来提取交叉处圆珠笔笔画;(3)通过测量交叉笔画与样本的色度差来判定书写顺序。由于交叉处有色料混合现象,传统的方法仍存在缺点和不足。台湾学者KUN-CHENG,M.SC发明了一种新方法:使用激光扫描同焦  相似文献   

4.
朱墨时序鉴定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显微检验法、减层法及光谱法等,其中最基础也是最被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显微检验法。通过对显微镜检验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讨论,阐述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显微镜,调整放大倍率、照明方式、观察方式及运用共聚焦等技术手段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和检验图片。总结了朱墨时序显微镜检验所依据的表观特征及其观察和分析要点,希望对朱墨时序鉴定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荧光检验法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墨时序鉴定一直是文书司法鉴定实践中常见的鉴定项目,也是研究的热点和疑难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并结合检案实践,较系统地阐述了视频荧光光谱检验法和显微荧光检验法在朱墨时序鉴定的具体应用,探讨了荧光检验的技术要点.研究表明,荧光检验法(特别是显微荧光检验法)具有普通显微检验法的优点,同时对普通显微检验法中难以观察到的印文或文字色料荧光特性及色料的微观分布状态,具有明显的检验效果,是普通显微检验法有效的补充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6.
打印复印文件朱墨时序表观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案例的检验过程,并通过简单实验对激光打印、静电复印形成文件的朱墨时序的表观特征进行了粗浅的探究。总体而言,两种时序在朱墨交叉点的表观特征上具有文字与印文均完整、肉眼感觉文字均压在印文之上的共同点;在两者本质的差异点上,先朱后墨表现为交叉点的墨粉与未交叉部位一致,先墨后朱表现为交叉点的墨粉光泽度增加、具有潮湿感、以及易出现水珠状的印油积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件朱墨时序的判定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本文以38篇文献为基础,综述了目前常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十一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局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文检工作者视检材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乐 《法制与社会》2014,(34):254+258
朱墨时序的检验在文件检验领域中较为常见。本文主要是在许多文献的基础上以及本人从事文检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经验,对现如今经常使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几方法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见的打印字迹与不同印章印文交叉时序的相关性,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VI-300微痕迹色差分析系统对制成的实验样本进行实体观察,并对微痕迹色差模型图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先墨后朱,交叉部位字迹边缘状态完整,等高线宽度、流向未见明显变化;先朱后墨,交叉部位中心字迹等高线排列出现游离状态,色料分布发生数字图形曲面变化。结论用本系统可以观察、分析朱墨交叉部位的微观特征和无损检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倍显微镜判断朱墨时序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对手写文字与印章印文的朱墨时序的大量实验研究,并结合司法鉴定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高倍显微镜判断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印章盖印时间是判断文件形成时间,进而判断文件真伪的一个重要要素。通过对印章胀缩导致的印文大小特征变化的分析,探讨了印文大小特征变化在印文盖印时间鉴定中的应用,讨论了利用印文大小特征变化进行印文盖印时间鉴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了两起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年来成功解决的几起可疑文件鉴定的典型案例分析,较详细地阐述在文件鉴定实践中,如何运用系统检验的思想,通过可疑文件上留下的细微变造痕迹,巧妙识别可疑文件的伪造手段和方法,为法庭提供科学、可信的证据,取信于法官、律师及当事人,使得案件最终圆满审结.在面对某些疑难案件的鉴定中,在鉴定思路和方法上对文件检验人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能否准确地解读文件物证中的各种痕迹信息,有时对鉴定结论的做出至关重要。作者总结检案实践,参考有关文献,探讨了文件物证中痕迹信息的应用效果以及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回顾了文件检验学的发展历程,着重总结了当今文件检验的热点问题,包括:笔迹的自动化检验,文件的制成时间,可疑文件的无损检验,可疑文件的综合检验、可疑文件的定量检验、计算机技术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文件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Two cases were submitted for questioned document examination involving human figure drawings. As there was little information on ‘artist’ identification in the questioned document examination literature, a sample of 107 individuals was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a study. The respondents were requested to draw two cartoons, one naturally and one disguis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if standard questioned document examination methods could b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artist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rtists’ of human figure drawings could be identified using standard h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与印文鉴定相关的并在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新问题和难点问题有高仿真印文的鉴定、变造印章问题、利用真实印文变造文件、同版印章印文、朱墨时序等,本文就高仿真印文的鉴定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各种高仿真印文,包括各种高仿真印章的盖印印文、复制印文、转印印文的伪造手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高仿真印文的鉴定思路和要点。  相似文献   

17.
书画类鉴定古之就有,主要集中于文物鉴定,鉴定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被鉴定文物是否为某某的真迹还是赝品。此类鉴别一般都是由文物专家或考古专家进行甄别,鉴别时往往拥有供参考的真品或文献。本文通过对两份绘画类试卷是否同一人绘画的检验,从文件检验的角度鉴别绘画是否为同一人所为。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ocess of questioned document examinati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inkjet printing inks is becoming more necessary due to increasingly frequent counterfeiting of documents printed by inkjet printers. Therefore, a method based on micellar electrophor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MECC)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analysis of such inks extracted from paper. With the use of an optimized and validated analytical procedure, multielectropherograms of inks taken from various models of printers made by various producers (Hewlett-Packard, Epson, Brother, Lexmark and Canon) were created. It was shown that effective differentiation of individual inks was possible in terms of migration time, order and specific shapes of characteristic peaks. By comparison of recorded UV-Vis spectra,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in dyes was also achievable. The usefulness of the method was confirmed by an intralaboratory test of utility, in which several forged printouts were successfully examined. The obtained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a useful tool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ink discriminat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of dyes originating from inkjet printing inks. Consequently, the develop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in the forensic field, includ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authenticity of documents.  相似文献   

19.
从变造的法律概念入手,对刑法界和文检界关于变造的基本学说和含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变造文书的概念,强调变造文书的实质是对重要内容和证明事项的改变。根据变造的方法和手段,对变造文书进行重新分类,分析了各类变造文书的重要特点和常见的制作手段,重点提出了判断变造文书的两个依据和认定的两个原则,旨在探索能够运用于文书检验领域的实用性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