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是之在《龙须沟》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程疯子。他当时只是一个23岁的青年人,可是演出却"一炮打响",演绝了,誉满全国,被北京市文联正式嘉奖,奖品是一套灰色布质的"中山装"。他的表演还被评价为:"这出戏是奠定了北京人艺的基础,也奠定了于是之的基础。"显然,这里是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道路的艺术基础。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那时,是之不但跑到龙须沟边上老街坊们那里深入生活还要天天都写一篇有心得感受的"演员日记",由于他非常熟悉城市的平民生活,在排练开始以前就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勇敢地、创造性地写出了6000多字的"程  相似文献   

2.
六1984年,于是之57岁。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他被任命为北京人艺的第一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二是他被邀在电影《赤壁之战》中,扮演曹操的角色。先是极不情愿地当上了副院长。有人形容:他像一个孩子被怂恿、督促着去捅马蜂窝,既不愿意又有点好奇,结果是在一年之内就已经被蛰得鼻青脸肿,心存无限厌烦,恨不能早早脱身而去。后是极想高高兴兴地去扮演曹操,借以解脱,因为他觉得一个演员最大的幸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人艺里不管是谁——曹禺院长也好,导演、演员也好,舞台美术工作者也好,行政人员也好,以至剧院的家属小孩也好——没有人叫他"副院长"或"副总导演",都亲切地直呼其名,叫他"山尊"。他呢,不但不计较、不生气,反倒愉快地高声应下。他说:"大家这样叫我,不生份,不别扭,反而显得格外近乎、亲切,是一种‘爱称’。"这,就是欧阳山尊!  相似文献   

4.
芝麻,Te amor!     
认识热带鱼是在一个飘着小雨的黄昏,网吧里烟雾缭绕,我的心也跟着很乱,打开QQ,陌生人里赫然有条大鱼在跳着,他发过来信息:"芝麻开门!"我想都没想,放他进来,从此他成为我的好友,那条大鱼一晚上都活跃地跳着,似乎不知疲倦,他兴奋地介绍自己,说我们本在一个城市,说远在加拿大的他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而我只敲上一句:"我失恋了,一无所有."大鱼不再那么活跃了,我猜他一定在想什么吧,我心烦得厉害,很快关机了.  相似文献   

5.
似与不似之间 有一次和于是之聊天,不知道怎么就把话题扯到了演员的化妆上。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著名演员于是之85岁诞辰,大约正是由于他已经身患重病,既不能言语,又不能思维了,因此笔者便更加怀念起一件难忘的往事,或许这也可以算作是特殊的贺寿吧。那是1989年的金秋季节,我作为北京人艺的编剧,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12遍稿,写出了剧本《新居》,并被剧院纳入计划正式投入排练。毫无疑问,在剧本写作过程中,时任第一副院长的于是之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甚至可以说,是他对我耳提面命帮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除去"吃了吗?"北京人见面还爱问一句:"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有个朋友在机关里上班,很久没见,一次路过他单位门口,便进去看他。见了面,我问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为他惋惜道:"你呀,哪儿都挺好,就是太爱说,到今天你还没混起来,吃亏就吃亏在你那张嘴上了。"他笑着说:"你真是一语中的,与贫嘴张大民他师傅教训他时说的  相似文献   

8.
爱冢     
余显斌 《新青年》2015,(2):27-28
他说,他要走了。他雇了一只船,挥一挥衣袖,作别江南,作别二十四桥的明月,也作别明月一样的她。她裙裾飞扬,站在三月里,站在细雨里,站成一朵凄艳的桃花。那时,花正好,叶正绿,她正二八年华如水青嫩。她站在柳荫里,带着哭音喊:"快回来啊。"他红着眼圈说:"等着我。"她点着头,泪眼汪汪,反复嘱咐他,无论考中考不中,都早点儿回来,自己都在这儿等他。  相似文献   

9.
六1982年,在中意合拍的电视历史巨片《马可·波罗》过程里,意大利的制片人文琴佐.拉贝拉先生急得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片子已经开拍了将近两年,而扮演元始祖忽必烈的演员还没有找到。或者说,找到了不少演员,但都不够理想。为什么这么难找呢?由于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  相似文献   

10.
相爱5年     
小挪 《新青年》2004,(11):16
我 是一个平实的女人" 爱的时候会全心 全意# 和他相爱第一年的时候"他脾气不好"每次不顺心的时候"都会放纵地吵闹# 我爱他"所以我迁就他#在他每次发脾气的时候"我都能小心地顺从"尽可能地依着他"直到他安静顺意#那一年里"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平静地看着他$陪着他# 在 !" 年的  相似文献   

11.
早起,在小区里散步,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外面匆匆而归,手中提着一个塑料编织的篮子,篮子里有一把碧绿养眼的芹菜,几棵大葱,还有一包小油菜,杂七杂八的都是青菜类,青菜的上面,赫然放着一枝红玫瑰。我笑,问他:"现在买菜都送玫瑰花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早市旁边新开了一家花店,买菜的  相似文献   

12.
挂画     
正有一折极有名的山西地方戏叫《挂画》,我记得演员表演得技艺超拔:她可以把一把椅子当成虚无的墙,在椅子上表演出各种各样挂画的绝技。据说这叫"椅子功"。我不太懂戏,尤其不太懂山西地方戏(似乎是"晋剧"),但看过一场《挂画》,便记下了剧名,自然也记下了那灵活的演员和派了独特用场的椅子。挂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常见的行为,这并不太值得写出什么认认真真的文章。只是触发对时下里流行的字画热的  相似文献   

13.
勇气     
电话里的留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留言的人是克尼里斯·阿伯拉罕姆.他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叫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这位年轻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对他说:"我当然记得你,克尼里斯."  相似文献   

14.
正人艺老演员金雅琴最后一次和观众见面,是在今年四月初。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里,她挥着手、幽默诙谐地给大家念诗:"我,把你的名字写在了青天上,却被风儿带走了我,把你的名字写在了海滩上,又被海浪带走了于是,我,把你的名字写在了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上……"她重重顿了一下,尔后来了  相似文献   

15.
当听人说:"每个男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女人"时,便想:莫非我的身体里也住着一个男人?如果真有那么一位,希望他是个钓鱼高手.这就是我的隐秘愿望:其实很满足于自己是个女人,但若有机会,仍想向上天争取一次变身的机会:让我做一回飞钓高手.对,飞钓!我不要像自家先生那样开车去郊外的养鱼池,探囊取物般钓回尺寸都差不多的鲤鱼和鲫鱼,我要做Fly-fisher,飞蝇钓一族,去找一条湍急直泻的古老大河,然后穿上连体胶衣站在齐腰深的河里,漫不经心地提起钓竿、回抽钓线,让柔软的鱼线犹如华丽的彩带一般从我手中飞出去,我要在高山河谷间美美地钓上一条虹鳟鱼!  相似文献   

16.
车祸     
他说:手机里听说,妻子、儿子乘坐的出租车遭二十吨重装卡车轧得像烧饼,脑袋就"嗡"一声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跟我面对面讲述,他也不知道是在叙述事实还是说梦话.他说: 殡仪馆给我儿子整容,花了不少精力整容很成功,几乎恢复原貌,我儿子像睡着了,睡得很甜,粉嘟嘟的脸蛋还有酒窝,忍不住想亲一口.可不敢亲,怕惊扰他.我坐在旁边目不转睛,仍旧怀疑:这是真的吗?真就死了吗?却又分明知道,儿子整个内脏都掏空了,为的是防止尸体加速腐败.半个多月我还不同意火化,主要是不敢签字,提起笔手就发抖,不停地抖.  相似文献   

17.
细雨:你好!我是一名农村女孩,3年前,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他对我也很好,他曾经对我说:“我就喜欢跟你在一起,跟你在一起没有压力,说起话来自在。”就这样,我们总在一起无拘无束地闲聊。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很美好,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每天都在偷偷地编织着自己的梦。然而快乐总是不长久,就在我们相识的第二年,他喜欢上  相似文献   

18.
华静 《海内与海外》2014,(11):61-63
正按照杜卫东自己的话说:"逝去的岁月,没有能承载我成就的远洋巨轮,却也没有夹带龌龊与卑劣的残枝败叶,它一如我的生命。平淡无奇,却清澈纯净并充满激情。"生于北京的杜卫东,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小说选刊》杂志社原主编。他的新著《江河水》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也是他在退休后不久就交出的第一份"退休作业"。今天,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他的时候,他依然谦恭地倾听着来自各方的评论。谦和的笑容里其实代表着他低调、朴实的行为习  相似文献   

19.
若邻 《新青年》2006,(6):39
你好! M:最近,我的一位好朋友看我翻译文章花费了不少时间,很不以为然.他说现在都用电脑翻译器,又省力又省事,有谁还自己翻译文章呢?一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平时也看到有许多人都用翻译器,心想试一试也无妨,也许这真是一条捷径.我想要翻译的文章里面的第一句话是:"My father isEnglish."我把这一小段文章贴到了网上的翻译器里,选择英译汉,一按回车键,电脑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如下一段文字:"我的父亲是英语."  相似文献   

20.
一位已定居国外的华侨,年少时曾受过别人的无私帮助,功成名就后,他想回报社会,在自己的家乡资助一批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但令人费解的是,他没有直接寄钱给这些学生,而只是先让国内的亲戚帮忙,给这些孩子每人邮寄了几本励志书籍。在这些收到书的孩子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叫"阿牛"的小男孩认认真真看完了这些书籍,并真诚地给华侨回了一封言简意赅的感谢信:好心人,谢谢您的帮助。您寄来的书我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