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1)
元旦伊始,“城市故事热线”与她的读者一起迎来了喜气洋洋的新一年。去年10月,我曾经在“热线”中告诉读者,如果谁愿意与我们同行,请来信告诉我。几个星期里,几百封信函应约而来,在一个又一个深秋的黄昏里,我坐在办公桌前拆信,心中一片收获的喜悦和温暖。亲爱的朋友,收到我的贺年卡了吗?收到我的祝福了吗?你们的名字,已经被录入电脑,记进了我们的“热线档案”,在新的一年里,请您随时留意“城市故事”专栏,也请您随时留意您的信箱,我们将随时与您联系。为了丰富我们“城市故事热线”的内容,更详尽地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从今年1月号起,“热线”推出每月一个策划专题,为渴望帮助的读者解难答疑。这一期,我们的专题是:面对高考。针对冯江同学和许多中学生及其家长们面临高考的压力和困惑,我们编发了“高考‘状元’成功秘诀”一稿,希望能对有关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读者朋友,您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难,请来信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本期开始,《南风窗》“独家策划”与您见面。 在这个“策划的年代”,请您看一看,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全情投入,我们团队合作,我们倾尽全力,我们费时良久,是为了在每一期上都塑造出让您惊喜的那一份文化空间。这份空间,您在其它媒介上看不到。 希望您不会错过,希望您来点题或评说,希望您向更多身边的人传播。 让我们共同把“独家策划”办成《南风窗》的一个新的拳头产品。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让它“好得不平凡”。  相似文献   

3.
打开您的钱包看看,现在,谁的手里没有几张卡呢,什么健身卡、美容卡、洗车卡,还有各种数不过来名称的卡。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持卡消费的时代,然而,我们的消费环境还远远没有做好来迎接这个时代到来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1993,(10)
一年一度秋风劲 8载金秋收获,8年奋斗历程,如今,我们将与你一起走向《南风窗》的第9个年头——1994年。说实话,每到秋天这个报刊年度收订的季节,我们的心中总不免有些遗憾——无论过去我们牵连得多紧,毕竟面临又一次选择,您将根据我们新的计划和面貌来确定下一年的打算。那么,您还会再一次到邮局,填上“46-117”这样一个刊号吗?有的朋友说,从《南风窗》1993年的“新冲击”中看到了“新希望”,称赞本刊是“南国热土第一窗”。在1993年里,我们强化了“重头戏”——保证每期有二三篇耐看好看的全景式或迫踪式的大报道,涉及了不少重大事件、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有人问您,在这个世界上,最脏、最难闻的东西是什么?也许,您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如果您随记者到北京排水集团小红门再生水厂污泥脱水班走一走的话,您的答案也许就只剩下一种了。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就是将水从污泥中脱离出来,从而达到将污水变清澈的目的——就好比  相似文献   

6.
正"您好,这是为您办理好的京卡,请您收好,如有什么疑问,欢迎您随时来居委会咨询……"正在办理业务的她用亲切的话语,微笑的面庞服务着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居民。她就是胜利街道红杉一品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杜艺兵。杜艺兵在社区负责工会、妇联和青少年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一个对待什么事情都很热情、果敢、认真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开朗的人背后却有着一段令人心酸又钦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姚轩鸽 《南风窗》2013,(2):63-63
国家征什么税,以什么原则征税,征多少税,在哪个环节征税,以及如何用税等等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由纳税人或其民意代表决定。财税作为国家与国民之间原初契约的核心内容,它的生态与长势,无不折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的位阶,反映一个时代变迁的深浅轨迹。过去的一年,中国财税改革经历了比以往更多的振幅,所幸,一切都已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期待更加理性、更加美好的目标与梦想。  相似文献   

8.
林静 《工会博览》2010,(2):92-92
每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回答决定着不同的理论品格。真正认识一种新的文论,只有将其研究对象弄清楚,我们才能进一步考察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新历史主义围绕着“历史是什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如何?”,作出了与旧历史主义和20世纪其他文论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雄性的培养     
何怀宏 《法制博览》2009,(20):14-15
如果在一个小家庭里,有了一个儿子呱呱坠地,父亲不再是这家里惟一的雄性了,他要从父亲的角度来考虑对这个男孩子最重要的事,他会把什么放到前头呢?会按照什么次序来教育这个孩子呢?  相似文献   

10.
转眼便是1995年。《南风窗》创刊已10年。 10年来,我们肩负重托、手执沉笔,走遍五羊城的大街小巷。在我们的视野中,羊城一日比一日美丽起来、成长起来。昔日矮小的木屋,今日变成耸入云间的大厦;昨天的羊肠小路,今天换上四通八达的高架公路。 这里面,有你的一分心血、他的一份努力。 然而,10年来,我们也忧虑地看到,高楼大厦背后的阴影里,垃圾成灾,污水横流。美丽如花的羊城角落,一些罪恶在悄悄地蔓延、滋生。 我们心焦,我们沉重。于是便有了1995年的这个新栏目《羊城暗哨》。 希望我们的每一个作者和读者,都能成为羊城的一所“暗哨”,监察我们的城市,督促我们的市民,揭开羊城的阴暗面,清扫我们都市中的毒瘤。 《南风窗》将为你留一块阵地,我们等待着您的来信来稿或来电。 羊城,将在你我他的精心维护之下,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建秩序的时代。秩序从来就没有缺少,它只是需要更新;秩序也从来不会固定,固定了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也许永远都在建立秩序的过程中。即使如此,现在的新一轮重建也有足够的亮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新力量在全面登场,新价值在全面涌现,新秩序在全面建立。“推陈出新”是这个时代的基调,“有破有立”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谁是“陈”,谁是“新”,谁被“破”,  相似文献   

12.
何蕴琪  杨军 《南风窗》2013,(22):36-37
我们该如何描述我们生存的时代?这本应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大时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充满激情和未来的时代。但实际上,对一些人来说,这却是一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琐碎、平庸、无趣,是一个娱乐至死和卿卿我我的小时代。什么是大时代,什么是小时代?南帆先生这样描述:"大时代"意味着整个社会拥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人们仿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宏伟的社会工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自  相似文献   

13.
致读者     
《南风窗》1986,(6)
亲爱的朋友!您的信收到了,您的赞扬声、抱怨声,我们都听到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您说,您所在的省市无法订到《南风窗》杂志。是的,今年有部份省市没开展征订工作,我们正与邮局等部门设法共同打开这个局面。目前,您可以在本地邮局零售中心购买,也可以向本刊办理邮购(汇款到广州市法政路30号本刊经营部,每期加邮费三分,如挂号加一角二分)。  相似文献   

14.
正"师傅,我想重温昨天的加工内容,借我看看您的笔记吧。""笔记在工具箱里,随时可以看。"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着很多车床加工中需要用到的加工内容,细到加工某个零件,需要什么型号的刀具、要用什么量具,甚至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等,里面都有详细记载,简直是一本"武功秘籍"。而这本"秘籍"的主人就是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部件制造  相似文献   

15.
自打我们从又乱又脏的大杂院里搬出来,住进清洁而安静的公寓楼以后,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文明”起来。在这个每只角落都有铜板在跳动的时代里,大家忙着赚钱、赚钱、赚钱,似乎已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其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便是:我们开始变得没有了邻居。现在的城里人都是关着门过日子的。屋里的人往外看是,是一只只蜂窝一样密集的窗口,开着或紧闭着,都同你没有关系。吴先生住在一幢七层高的楼房里,已经快八年了,可是他一直不知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布劳先生:想必您已获悉,您停在歌德路的汽车已经被窃。我就是小偷。鉴于我这个小偷向来和失主关系良好,谨提出如下友好的建议:您的车子里有一只放着信函和文件的皮包,它们对我虽然无用,可我以为对您却尤为重要。现将这些东西放在歌德路四号的房子后面还给您。作为交换,请将汽车证件放在同一地方。如果您给我回信.也放在那里。顺致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新栏目里,我们将让一个个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个性、普普通通的公民与读者见面。他们将告诉你自己走过的道路、面临的处境、思考的问题与未来的选择。报道采用对谈实录自述体,完全真实,纯用白描,直陈肺腑,坦露心扉。这些人物名不见经传,事不成伟绩,语不入豪言,平平凡凡,琐琐碎碎,似乎俯拾即有,抬头可见;然而,却又平中有奇,淡中含味,自有酸甜苦辣,令人共鸣,引人入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正如天上的群星,尽管有大有小,有密有疏,有远有近,但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道,都在闪耀出自己的光辉!报道是广东电视台两名青年记者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成的,他们花费了艰苦的劳动,克服了不少困难,我们感谢他们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的生活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了一系列规范,例如,到商店里购买货物要分先来后到依次购买,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进入课堂、图书馆和电影院应当保持安静,等等,如果违反了这些规范,就可能妨碍他人.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的秩序,都必须依法制定相应的法律和纪律规范,否则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宁和发展.因此,遵守法律和纪律规范,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职.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7,(9)
我们为今年订阅《南风窗》的“城市故事”的读者又寄去了一批礼品。去年10月,我们在“城市故事热线”中告诉读者朋友,如果你订阅了1997年的《南风窗》,并将订单复印件寄给“城市故事”,我们将为你寄上一份小小的礼品,以纪念我们的相识相知。也有没有订单的读者,他们来信问能不能加入到“城市故事”的读者队伍中来,我们当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1997年上半年,我们的读者名单里增加了500多位新朋友。我们通信,通电话,共同为把这个小小的栏目办得更好而努力。远在他乡的雷刚读者希望我们为他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朋友在20岁生日的时候送上一束玫瑰花,而在海南工作的李学山读者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们,希望每一个《南风窗》的工作人员都能为他签上名。这一切一切,虽说繁杂而琐碎,但我们还是尽力去做。当我将读者的心意告诉我的同事的时候,从社长总编到每一个编辑到广告员和发行员,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找一支好笔,认认真真地签上了自己的名。社长吴迅还特地在自己的柜子里找出一张《南风窗》的祝福卡,叮嘱编辑一并为读者朋友寄去。有不少过去陌生的读者已成了《南风窗》的老朋友,他们不但认识了这本杂志,还认识了杂志社的工作人员,有的读者知道了杂志社的生日,在4月到来的时候,“城市故事热线”收到了来自全国的许许多多的生日卡。得到的回报令我们感动不已。原来,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心,相隔得并不遥远。相识,已是一种缘;相知,更是难能可贵。下个月,又到明年刊物的征订季节了,“城市故事”将一如既往,为每一个读者奉献她的真诚和祝福,真诚地欢迎您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989,(11)
在人生的浪潮中,我们凝聚成一个个旋流在生命的视野里我们注目于一个个焦点您看那一环紧套着一环山外有山是中国固有的哲学山内也有山是我们希企的内涵“刊中刊”奉献给您的将是穿越旋流和调准焦点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