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消费主义指向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不断追求被众多企业、商业经营者和媒体故意制造出来、刺激起来的物质和精神欲望的满足,即“虚假的需要”.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极有可能被盲目崇拜和效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消费群体消解掉.消费主义的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剧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消解节俭、进取和拼搏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导致人的异化.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延伸,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消费理念.面对消费主义给资源、环境、生态上带来的破坏与不可持续,越须提倡、选择一种新的可持续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2.
如何克服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消费主义具有诱惑性、象征性、浪费性和全球性等特点,不利于人类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也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消费是反对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也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人们伦理水平的提高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消费的养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对消费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制,以生态化的消费理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消费异化,使消费者迷失,所带来的后果是自然、劳动、科技、人性和消费的异化,造成人类难以承受的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的特征是消费至上的享乐主义,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通过消费文化引导,大力提倡生态消费,扭转消费异化,形成全社会的消费自觉,奠定合理消费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撇开触发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其他深层次原因,但就消费领域来说,由消费主义所倡导的过度、无度和超前等不和谐消费问题无疑是诱发此次危机的导火索。因此,摒弃消费主义观念,树立和谐消费现代理念是后危机时代理性回应,是生态文明社会中,人们消费所应具有的基本原则;是人类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是未来我国及世界各国消费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消费文化扩张的外在诱惑等,使我国出现了一些消费异化现象,消费背离了满足人的正当需要这一基本功能,导致消费主体迷失在消费客体中,阻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消费异化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冲突。我们应该为消费行为设定必要的原则,对消费伦理进行新的调整,并积极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发端于西方,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全球蔓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面子两个元素滋生出的人情消费、面子消费,在现代丰裕的物质条件下,充分地配合了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开疆拓土.不可否认的是消费主义的蔓延以及物化社会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情面子的运作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们对于文化上理解的分歧,导致对于消费文化的性质也存在差异。在当代,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尤为紧密:消费主义就是当代的主流消费文化。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引起了对整个消费文化的批判。因而概念的界定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消费日益取代生产而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标志着西方社会由生产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消费相比,消费社会的特征表现为消费的民主化、消费的符号化、消费的异化,由此导致大量生产和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代价。这是跟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理念完全相违背的。要从根本上使消费社会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产生的环境代价得到有效治理,就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树立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加强全球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是生产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消费异化在大众生活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产生的理论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消费主义盛行所形成的虚假性需求,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人的异化,影响了人类的全面发展,使人类陷入规模空前的生存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人类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的当代表征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正在由一个产能不足,抑制消费的生产型国家向产能过剩、鼓励消费的消费型国家转变。在当前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消费主义作为商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输入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日益被消费主义所扭曲,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消费形态。在青少年中建立健康的消费伦理,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消费主义者鼓吹"生活就是为了消费",这一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价值观。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使人们的科学消费观发生扭曲,自我价值观的确定时而迷失,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冲击,一系列的伦理危机频频出现。这些异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异化形式——消费异化。在消费异化中尤其以身体消费的异化最为突出和明显。消费异化主要包括:真实消费异化为虚假的品牌消费,遮蔽的性欲消费异化为公开的"性欲经济"消费,以及身体休闲的异化。而身体消费的本质是:身体消费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了人与物品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人和集体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主动的关系中,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模式,形成了对物体系的全面性地回应。  相似文献   

14.
巩琦 《工会论坛》2009,15(2):157-158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既受消费主义的包围和冲击,又被数字化传媒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双重互动关系。探索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文学与艺术在消费时代将如何开掘新的生存空间以及如何担当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消费异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但在现代社会,消费的这一功能却异化了。消费异化带来能源浪费、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探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已经迈入消费主义时代。西方消费文化的扩张对中国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消费文化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文化而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消费在当前中国消费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电子产品的特点,它从符号化过程、时尚制造和传媒互动等方面凝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消费日渐呈现符号化趋势,出现助长虚荣心、主体意识缺乏、生态观念淡漠等问题。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为理论基础,剖析大学生符号消费的原因,提出高校教育应通过开展消费观教育、构建消费信息监管平台、重视人生信仰教育等途径,有针对性地抑制符号消费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走出符号的盲目依赖,引导其树立科学合理、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8.
商品匮乏的消除使人类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20世纪中后期,消费社会来临。消费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使消费文化发生转变,消费主义文化渐成主流。社会消费时尚显现着社会消费文化。消费时尚研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时代,以内容和社交为中心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向“短视频+直播”的社交电商转型,其中以内容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商化转型模式最为显著。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社交电商引发了数字技术异化、消费异化以及交往异化问题。本文以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类社交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资本逻辑探究社交电商平台的异化现象,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提出引导社交电商平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矫正路径:以制度优势规制资本逻辑,防止社交电商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统摄,以人为本发展社交电商平台;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营造健康的社交电商生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本文以此为背景,运用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等相关理论,尝试分析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状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并对此提出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