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实 《中国律师》2014,(12):48-48
2014年11月22日,北京市中银(珠海)律师事务所举行了揭牌暨"北京中银——澳门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是国内优秀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2010年度被评选为"中国金融证券领域最佳律师事务所",目前拥有1000多名执业律师、24家国内分所、10余家国际合作伙伴。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崔炳全认为,中银(珠海)律师事务所的组建使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能以交流、协作等方式将高端法律服务方式带入珠海市场,提升律师事务所规模和能力,更好地服务珠海企业。  相似文献   

2.
吴意 《中国律师》2004,(3):80-83
十年前,4位二十八九的青年,满怀追求科学、民主,献身法治的激情,加入了创办珠海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行列。十年过去了,他们把当年的激情化为了具体行动,默默实现着心中的誓言。  相似文献   

3.
《判例与研究》创办十年,由一个婴儿期到现在茁壮成长的少年期,我为此感到高兴,作为一个经常阅读法律刊物的读者,我认为该杂志比较有特色。1996年我来珠海工作时,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的由非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判例与研究》,当时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目前法律刊物已经达到上百种,事实上有特色的为数不多,该杂志作为一个有权威并有影响力的核心刊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4.
《判例与研究》创办10年,由一个婴儿期到现在茁壮成长的少年期,我为此感到高兴,作为一个经常阅读法律刊物的读者,我认为该杂志比较有特色。1996年我来珠海工作时,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的由非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判例与研究》,当时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目前法律刊物已经达到上百种,事实上有特色的为数不多,该杂志作为一个有权威并有影响力的核心刊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1万余家律师事务所中,有许多律师事务所从规范管理出发,从文化管理入手,从人文管理着眼,办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所刊。非凡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办刊宗旨与风格确实“非凡”:他们选择了”判例研究”。判例严格来说并非一个舶来品,我国古来有之。然而,中国法制的落后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体制,形成了我们对判例的陌生与疏远。10年前,广东珠海非凡律师事务所创办的《判例与研究》,使判例与我们走近,通过对判例的研究,人们对中国的审判制度有所了解和熟悉,制作裁判文书的机构和司法人员更加注重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进而彰显判例价值。为纪念《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该所邀请了珠(海)澳(门)两地的法律界专家、学者和领导,举行了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又一次对判例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同时给予该刊很多的鼓励和褒扬,现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律师组织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单一到复杂的过程。自1978年以后,律师执业的机构最初只是唯一的法律顾问处,后来发展成为有国家出资创办的全民所有制律师事务所简称“国资所”、集体开办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和三人以上合伙开办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到2000年,国家规定取消所有的国资所与行政机关或者企业单位脱钩,转轨成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这样,在我国还有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两种。那么,在我国,政府是否可以批准律师个体执业笔者认为,时至今日完全可以。一、批准律师个体执业的必要性对于政府应不应当批…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律师事务所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和经济实体,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在进行运转,但是律师事务所在财务核算上未能与市场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有一批律师事务所已发展成为或正在成为大型、规模型的律师事务所,如何在律师事务所中建立起成本核算化系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今天的时代,人们要用法律来思考问题,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用法律来表达诉求,用法律来维护权益。在这个过程中,您需要律师、需要我们——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于1996年5月创办设立。作为温州地区最具实力和知名度的合伙制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我们始终以寻求、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化为宗旨,以建立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为目标,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9.
《法治研究》2008,(11):F0002-F0002
京衡律师集团温州事务所前身为浙江轶雄律师事务所,是李求轶律师领衔创办的律师事务所。2007年3月与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组建京衡律师集团。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创办十周年。本所采取专业部制来开展业务工作,现有公司法·上市(IP0)部、知识产权部、国际商务部、法律翻译部等专业化服务团队。在管理理念上,本所采取与专业化团队相应的职业管理机制,并设立了行政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10.
《天津律师》2001,(6):16-18
金恒信律师事务所是1994年创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至今已有8年的发展历史。在创办之初,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所仅租用天津市和平区经联大厦的一个41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办公场所。几经坎坷,经过8年的奋斗,如今已经成为天津市法律服务行业较为正规化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郑金都 《中国律师》2011,(11):36-37
1998年12月,笔者与俞国根、李静、朱亚元3位原杭州大学法律系的同事一同创办了六和律师事务所,到今年刚好13年。13年来,六和如新生的幼儿般茁壮成长.从原本8人的小所发展成拥有160多名律师及助理的大所,连续两届蝉联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是浙江律师行业唯一的被浙江省政府列入“浙江省服务业重点企业”的律所,被ALB评为“2010年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十家律师事务所”,并获得“长三角地区律师事务所大奖”,  相似文献   

12.
国际性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仁 《中国律师》2002,(1):21-23
本人有幸在此以梅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合伙人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就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作发言。 关于我们的律师事务所 梅森律师事务所特点如下: (1)业务专业化(包括基础设施、争议解决、信息技术、物业) (2)在世界各地设有13个分所 (3)特别注重使用IT设施提供法律服务 另外,梅森律师事务所在过去二十年里发展速度极快,20年前,梅森律师事务所只有9位合伙人,14位律师;而今天的梅森律师事务所有99位合伙人,434位律师。这种发展与其经营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现今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加强,这给我们的收费和服…  相似文献   

13.
十年前,4位二十八九的青年,满怀追求科学、民主,献身法治的激情,加入了创办珠海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行列。十年过去了,他们把当年的激情化为了具体行动,默默实现着心中的誓言。  相似文献   

14.
首先,较高层次的法律服务市场要求律师事务所有更高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在这类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律师具有更专业化的法律知识和更良好的整体配合能力,因此,提高律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增强中国律师事务所在市场的竞争力势在必行:在广东“国投”进人破产以后.我们是唯一一个中国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5,(10):27-27
刚刚荣获“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光荣称号的广东晨光律师事务所,金秋时节又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喜庆成立10周年。诞生于1995年的金秋,立足于美丽的珠海特区,10年来,广东晨光律师事务所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终于在第10个生日来临之前,打造成了珠海乃至广东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打造成了115家“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之一,打造成了在客户与同行中口碑甚佳的品牌律师事务所。来自珠海市人大、政协和香港、澳门的领导与嘉宾出席了“晨光10周年庆典”仪式,并以不同方式表示了对晨光律师见证中国律师业10年改革与发展历程的辉煌成就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7,(4):55-56
国办律师事务所又称国资所.即国家投资创办的律师事务所。国办所作为我国恢复律师制度初期律师执业的组织机构,存在并发展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17.
张驰 《法人》2010,(1):72-74
尽管坐在《法人》记者对面的董刚是一名30岁出头的年轻律师,但他的职业律师生涯已达10年,而且在26岁的时候,他与合作伙伴创办了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并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  相似文献   

18.
张华田 《江西律师》2002,(2):46-46,45
卢金宝律师93年在江西修水司法局工作,94年在江西国际贸易律师事务所执业,95年初下海到广东中山市执业。99年底在中山市创办广东永隆律师事务所,现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1万余家律师事务所中,有许多律师事务所从规范管理出发,从文化管理入手,从人文管理着眼,办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所刊。非凡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办刊宗旨与风格确实“非凡”:他们选择了“判例研究”。判例严格来说并非一个舶来品,我国古来有之。然而,中国法制的落后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体制,形成了我们对判例的陌生与疏远。10年前,广东珠海非凡律师事务所创办的《判例与研究》,使判例与我们走近,通过对判例的研究,人们对中国的审判制度有所了解和熟悉,制作裁判文书的机构和司法人员更加注重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进而彰显判例价值。为纪念《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该所邀请了珠(海)澳(门)两地的法律界专家、学者和领导,举行了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又一次对判例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同时给予该刊很多的鼓励和褒扬,现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景雯 《中国司法》2000,(7):37-38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见到了泰安的名律师马琳。那是在一个法庭上,马琳律师作为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告的辩护人,抑扬顿挫,慷慨陈词,果然一派大律师风范!马琳,山东省泰安蓝天津师事务所主任。1991年,马琳白手创办泰安市第二律师事务所,不到两年时间即成绩卓著,到省里介绍经验。并且在这时,组织上欲提拔他任司法局副局长,事业可谓如日中天。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94年马琳辞去公职,创办了泰安纪1氧、山东第2$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即现在的蓝天津师事务所。他的目光已故得很远——律师事务所向台伙制发展是律师了他的选择。而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