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的重要途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结构性嵌入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之中的,这种结构性嵌入机制要求仅仅靠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不够的,失地农保制度的完善必须以上述四项制度的完善为前提.必须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征地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制度,从而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保障水平很低,忽视了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问题,就业保障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农民社会保障宣传力度不够等,为维护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河北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体制创新为推动力,探索在大制度框架内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通过立法明确和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并通过程序设计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董鹏鹏  刘锐 《唯实》2007,(11):50-53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的一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等非农用地需求的增加,必然造成一定数量的农民失去土地。由于征地制度的设计不合理,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办法单一、安置费用低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只有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57-59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伴随着大量的“圈地运动”,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虽然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保障内容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并加强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三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四是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尽量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太原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中村的改造和整体拆迁,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而失去土地,失地农民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存权受到威胁,他们的社会保障成了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与城市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好太原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一个副产品。它的解决,受农民土地观念、城市就业能力、国家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集体经济空壳化等因素的制约。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郊农村优先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用"四个保障"作政策支持,重构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7.
浙江失地农民生存状况与制度支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浙江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偏低、再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大多数失地农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失地农民生存状况堪忧的深层次原因是传统体制下对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城乡生活差别的默认的结果,是政府土地寻租的结果。因此,保障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扩大再就业;根本途径是按照社会成本标准补偿失地农民,取消政府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民身份的转变大致分两种情形。一种是主动型 ,即农民在制度性安排下顺利实现身份的转变 ,土地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 ;另一种是被动型 (或强制型 ) ,指城郊农民因城市扩展一下子失掉了土地 ,但由于政策及制度上的欠缺和障碍 ,使失地农民游离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 ,处境极为尴尬 ,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拆迁安置不到位 ;再就业十分困难。失地农民走出困境的途径有 :按照市场规律 ,提高土地的赔偿标准和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 ;按市民一般生活条件给予合理的安置 ;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再就业问题 ;建立与城市相通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与城市相通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志宏 《求实》2006,(10):89-91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公平补偿和合理安置。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特别是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因此,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必须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弥补集体经济组织的“虚位”,搞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一次土地征收的典型调查,描述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典型调查、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研究结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令人担忧.研究结果: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免费安排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出台帮助失地农民就业的公共政策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落实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农民被不断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面临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改革开放后,各地在日益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及新建扩建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水利设施等,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过低而且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现状及问题失地农民对过低的补偿安置费用强烈不满。一是补偿标…  相似文献   

16.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他们丢失土地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一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二要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三要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四要建立再就业创新合同制。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菁 《求实》2005,(2):83-8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纵深推进 ,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 ,部分失地农民现状令人担忧 ,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困境中 ,他们理应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 ,这是宪法精神的体现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就是要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提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着手 ,全方位、多渠道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伴随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凸显,如养老保险制度功能较弱、医疗保险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偏弱、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利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相当严峻、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等。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必须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不可避免的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土地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培训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