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如今,每个人都有当“上帝”的机会。不信?你不妨踱进商场去做一回消费者,也许就会发现货架上方“顾客就是上帝”的横幅。于是,“上帝”们真个飘飘然起来,一句“我要投诉你”,便把售货员给“唬”住了!兴许“投诉”太灵验了,一些人动辄便使出这一杀手锏。 A君在广州某百货商场买了一台电风扇,一个月后,他偕夫人找到该商场的服务办投诉,说是电风扇的质量差,要求退货。服务办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一通电——嘿!电风扇不是转得好好的吗?!但A君却一口咬定有质量问题,服务办的同志只好领他到仓库另选一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羊城晚报》刊登了一则“招工”广告。当待业青年们迫不急待地看下去之后、不由得嗤之以鼻:什么“招工”广告,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竞然还学人家要进行什么“文化考试”、“择优录取”云云!有人取笑说:怕不是考我敢不敢在停尸房跟死人睡一晚吧?! 广州殡葬服务公司的领导,一个星期之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考场。但他们马上笑了:三十六位,报了名的,全来了!有男的,有女的.大多是年轻人。白布下面突然伸出一只手:“有水吗?”三年后,我们见到这些年轻人中的两位。第一位是个妙龄少女问:来殡仪馆,你不怕吗?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们工作室的宣教黑板上,电路图、公式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唯独"取舍"两个字像是默契,又像是警钟,它始终干净却有力量地印在那里。有人问,你说的是哪?它就是北京地铁检修一项目部的"杨才胜技能大师工作室";有人问,你师父是谁?他就是我们眼中的技术男神——杨才胜。  相似文献   

4.
一日,战友贺某手握《南风窗》,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小李同志,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但有个条件——你得风光一回,请我吃一顿!”“值吗?”我疑惑地问。“值!”回答得干脆利落。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我便在团部小吃店“宴请”贺某。  相似文献   

5.
一日上午,我乘“钻列”(从窗口钻进火车)去某市劳保公司购物一批,在谈好数量和价格后,服务小姐电话请示经理并通知了在家待命的仓库保管员。少顷,铃响请我接电活,传来一女士要求延迟发货时间的尖叫声,其理由是家事繁忙脱身不得,必须等至下午她才有空发货。我巧捆舌簧,多方解释误时无车返回,服务小姐亦帮着求情仍无济于事。无奈,只好买走柜台仅存样品一个。对此,我莫名其妙: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作为上帝和你衣食父母的我,怎会随意听从你的差遣?你也没权利摆布我的时间呀?  相似文献   

6.
在香港,“外星人”的意思是此人很难接触,不通人性,和地球人脱了节。香港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长大了就表现出以我为核心的性格,对人不理不睬,对事不闻不问,故此也称为“外星人”。广州是否也有“外星人”呢?前不久,广州的一位朋友请我吃晚饭,在北京路找到一个馆子,落座之后,我试向服务员小姐问了一句:“有没有三菜鱼?”那位小姐回望一眼,便不哼不哈地返回自己的岗位。朋友点了五个菜一个汤,谁料吃到第三个菜就接不上了,我不得不再向刚才那位小姐询问,但她好象不懂我的语言,依旧不哼不哈。直到朋友准备结账了,第四道菜才端上来,而那位小姐总算启开金口:“其他的菜没有了!”我们真是可  相似文献   

7.
阿·范范尼曾对戈尔巴乔夫谈起他与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爱德华·德·菲利普关于世界命运的一段对话: 菲利普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范范尼答:“指望上帝。”菲利普说:“让我们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不给上帝造成障碍吧。”今日中国,谁是上帝?谁妨碍了上帝?  相似文献   

8.
超级足球明星马拉多纳有一个超级“随从”班子。每逢重大比赛,这个包括未婚妻也包括厨师的二三十人的班子必定如影随形。因此,常有人赞不绝口:“够派头,一个人便养活了一大堆!”如果问一句“谁养活谁”,你会觉得是多余的问题吗?容案出来了:“随从”使马拉多纳赚了大钱——你道奇不奇?原来,“随从”中有一位博学多才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别出心裁地筹办了一个跨国的“马拉多纳公司”,搜罗着经济、法律、财政等各类行家  相似文献   

9.
某日,一个导游带着外国旅游团上越秀山居高观景。“东面蓝瓦穹顶的建筑物是中山纪念堂,在山下还有一座科学的殿堂,也就是广东省科学馆……”大家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一股浓烟腾空而起。“风景区怎么还有工厂?”“烟囱怎么竖在这里?”突然一名外宾叫道:“不对,是失火了!还有火光。”导游尴尬地答道:“已经不止一次了,可能是烧  相似文献   

10.
纸上排气阀     
《南风窗》1996,(11)
暑假的一天,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你是几等爸爸?”我感到很愕然,心想爸爸还有等级之分?我反问儿子:“几等爸爸是什么意思?”儿子说道:“一等爸爸不说话,二等爸爸打电话,三等爸爸说好话,四等爸爸在家骂。”然后儿子又详细解释说:“一等爸爸有权有  相似文献   

11.
晖仔是个电视迷,这一天他突然指着电视屏幕直嚷:“假嘢!假嘢!(冒牌货)”父亲走过来一看,原来电视上正在播广告:“××夏桑菊,清肝兼明目。”他看着小家伙那认真的样子,便逗他道:“你说这是假嘢,那什么才是真的呢?”“正宗夏桑菊才是真的!”“那什么才是正宗的夏桑菊呢?”“星群夏桑菊!”小家伙答得倒挺爽快。“为什么呢?”“味道不一样的!”其实,电视里的广告倒也不是“假货”,由于“夏桑菊”备受消费者欢迎,生产者可赚大钱,不少地方群起仿制,当然也有假货(凡未获省卫生厅批准擅自生产药品的,就是假药)。此刻,十几包不同牌号的“夏桑菊”摆在星群制药厂厂长李兴华的办公桌上。销售科副科长温振光正在报告:“现在市面上已发现有14个厂家生产夏桑菊,其中有四个是卫生院。他们用的牌子各不相同,但都  相似文献   

12.
张丽,燕山星城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曾有过这样一则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一定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月明星稀之夜,几位外省游客急不可耐地在广州体育馆附近寻找厕所,越秀公园关门了,交易会关门了、东方、中国两大宾馆则望而生畏,怎么办?!只听得一声大叫:“不行罗!”便在体育馆围墙之外解开了裤子。两名女工下了中班路过,“啊!”一声惊叫,掩面而逃。其实,附近就有厕听。然而由此可见,倘若我们的公厕都出了问题,那又会怎样呢? 广州——繁华的都市,却经常出现望“厕”兴叹的怪事,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你找到市环卫局的同志,问他知不知道,他会拖长声音说:“知——道!”“急不急呢?”“急——”然后,他就会告诉你许多有关公厕的奇闻奇事。  相似文献   

14.
林叔是个老广州,对在街头被陌生人拦住早已不感到奇怪.但今天仍然有些糊涂了:面前这位佩挂胸卡的俏丽小姐既不给他派发宣传单,也不向他递小商品。更没有在他耳边低语“要不要发票”或“港纸有冇”,而只是想“问几个问题”。他看到对方胸卡上写着“××市场研究公司访问员”,便忍不住低声咕哝了一句:“不是报馆才有访员吗?怎么公司也有……”1995年3月,一项由中、日以及香港数方合作的“中国内地188个地级以上城市投资环境调查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在外商所评价的18項投资环境要素中,“市场研究服务水平”得分仅高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居倒数第二位。外商们坦率地指出:中国投资环境中的最薄弱之点,不是人们经常呼吁的法律保护、政府办事效率或政策稳定性,而是还不为国人所熟悉的“市场研究”! 无论是林叔的“遭遇”,还是外商的评价,都表明:一种新兴行业正凸现于南方城市的市场舞台之上——这就是市场研究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大酒店的总经理室里,总经理卜格同副总经理刘庆曾、卢洪炳正开怀地大笑。他们乐什么? 原来,卜格问他的两位副总经理:“我可不可以加入共产党?”“欢迎,不过你的工资太高了,能否减一点?”“不行,不行!”大家都笑了。可是,几个月前,卜格对他这两位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16.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6,(6):44-44
失去记忆力一个中年妇女找大夫看病。她为了显示自己年轻,当大夫问她年龄的时候,她说:“已经满20了。”于是,医生在病历卡上写道:“失去记忆力。”看牙甲:你怎么了?为什么老捂着腮帮子?乙:我拔了两颖牙。甲:可你昨天只说有一颗牙疼啊?乙:牙医没零钱! 自由恋爱、一户人家正在闹新房,大家要新郎、新娘谈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笑     
《南风窗》1998,(2)
买书某人到书店买书,问售货员小姐:“请问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吗?”售货员答道:“请上三楼科技部。”外国人有一个刚来中国不久的外国人,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很好”和“更好”。一天,仆人说:“我要请假两星期。”  相似文献   

18.
电话是华市长打来的,带着醉意的声音里充斥着贪婪、炫耀、戏弄。“小白呀,该喝你的喜酒啦!”白冬雪诧异地问:“华市长您这是哪里话?我能有什么喜事?”“呵,你还想瞒着我!私下里跟王行长搞交易;你行啊!”“市长您千万别误会,我正要向您汇报呢!”“算了吧!我也不跟你计较。告诉你吧,那份批件现在就在我手里,你来一下,我一并签上字你就可以拿去兑现,  相似文献   

19.
一位放弃“铁饭碗”而步入个体户行列的女青年,三年下来入息不俗。然而在机关工作的丈夫则说:“你可千万别病啊!”问曰:“何故?”对曰:“病了就得自己掏钱看病,这可是无底洞!”据悉,“铁饭碗”始终魅力不减,这除了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外,最大的因素还是有个头疼脚痛全由公家结帐的“公费医疗”。  相似文献   

20.
7月7日,高考的日子又步步逼近。在剩下的一个月当中,各位考生,你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日程?你还该做些什么? 学生沉默家长焦虑老师一个个累病,这正常吗? “抓紧复习!”“奋力拼搏!”“最后冲刺!”不少考生都这样回答。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开始对高三学生进行封闭性强化训练。据广东电视台学生节目主持人童瑶小姐介绍:广州某名牌中学的一位校长对她透露,该校高三的教师不少都累病了,以致模拟考试时竟派不出高三的监考老师。 高考,如一根魔棒,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无不被它的舞动所牵扯。去年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