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2006,(10):18-24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是踩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印走过来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1979年——1988年可称为“个体经济期”。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首次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与发展。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体经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个体生产是指拥有生产资料或技术的个体劳动者,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单独或合伙从事的社会性劳动生产。《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近年来,我国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已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到1983年冬,全国领有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已达五百八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地方,打击、迫害专业生产户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仅侵犯专业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当前要注意为城市和乡镇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并给予法律保护。”因此,司法机关如何依法保护专业户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司法实践来看,对于那些对专业户进行敲诈勒索、抢劫、诈骗、纵火、投毒等犯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我们往往把打“官司”的个体劳动者视为无正式职业的当事人,在“职业”一栏中填为“无”。但我国1982年12月4日通过能宪法第十一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  相似文献   

5.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很快,到1989年6月底,全国有个体工商户1234余万户,从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帮工与学徒不断增加,如何确认帮工与学徒的法律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个体经济组织中帮工与学徒的现状,以及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浅谈一下他们的法律地位,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个体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自己或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或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劳动服务的个体所有制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15日公告施行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对非公有经济法律地位的确认,是非公有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的法律依据。然而,由谁来保护非公有经济的合法权益,法律上有何配套规定;非公有经济在“补充”时期所遭遇的“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一、依法对多种经济成分及其经济利益平等保护的原则(或称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一视同仁,平等保护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又是法制经济。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依法对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及其经济利益,一视同仁,平等保护,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建立与完善,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现。首先,要依法保护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基本特征。对“长期”的时间性,应理解为与“一国两制”的构想相协调,也应与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的提法相适应。明确这一界定,  相似文献   

10.
论耿车模式     
“耿车模式”是指宿迁县耿车乡发展乡镇企业经济的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合作经济与个体经济相结合,以个体经济为主;一般机械加工技术与手工技术相结合,以手工技术为主;以农副产品和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为主,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工业产业部门。“耿车模式”产生于经济不发达的苏北农业地区,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不同于私有制社会的个体经济,也不同于“三大改造”以前的个体经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辅助成份,其存在和发展,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个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在某些方面已显示出国营和集体经济难以代替的作用。例如,补充了国营和集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的不足;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活跃了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恢复和发展了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风味食品,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要,为国家创收了不少外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个体工商业雇佣关系的现状自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私人工商业基本上转为全民所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成为公有制经济组织。保留下来的少数个体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个体户。国家经济体制和政策都排斥个体经济雇工经营的可能性,因此这些幸存下来的个体户都独自经营,不雇帮工,不带学徒,雇佣关系一度消声匿迹。至近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兴起,政府大力扶持、鼓励个体经济。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和《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等政  相似文献   

13.
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1条修正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中有个体经营户“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的规定.1984年《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中也有同样的规定。《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人企业可雇工八人以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雇工形式.实践证明,雇工形式的出现对繁荣我国经济,丰富我国劳动制度形式,缓解我国劳动就业难,有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国新宪法明确规定了个体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肯定了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的积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并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对个体经济的政策,为我国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个体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动态。一是其发展虽未超出现行政策法律的规定范围,但在政策和法律尚未作出或不便作出具体的阴文规定的许多方面,突破了以往的常规。二是其发展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政策法律明文规定的界限,甚至突破了现有的“个体经济”概念的某些质的规定性。前者,主要表现为个体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数量上迅速发展,在某些生产、经营方面的比重急剧上升以及在经营范围上的不断扩大。从从业人数上看,其发展速度和绝对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水平。解放初期到1956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保持在七百万到八百万人之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只剩下十六万人。1957年到1964年,曾逐步回升到一百六十万人。1965年到1978年,减少到十四万人。1979年以来,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1984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人口为一千三百零三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2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享有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把企业经营权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权利,是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科学总结,为“搞活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正确认识并保护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权,对于《民法通则》的贯彻执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已有的政策和法律,对企业经营权作一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的形式,个体经济是和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发展城乡个体经济,使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一、城乡集体、个体经济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赔偿的必要性城乡集体、个体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城乡集体、个体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形式,把它们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放在一起探讨,是因为我国的劳动立法,除了对全民所有制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加以保护外,对如何加强集体、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问  相似文献   

19.
私有经济,在我国主要是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近年来,随着私有经济的不断发展,侵犯私有经济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我国刑法的不完善,对这些行为打击不力,影响和制约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为此,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刑法很有必要增补保护私有经济利益的条款。刑法增补保护私有经济利益条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第一次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要完成这一深刻的变革亟需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