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劳动关系当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常遭受损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谈就业歧视中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倩 《法制与社会》2010,(35):64-66
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自然吸引了社会上更多的关注目光。她们在社会上有着天之骄子的荣耀,但同时也成为易受侵害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群体,女大学生们虽置身校园,但琅琅的读书声仍然掩盖不住社会上纷杂的喧嚣声。据反映,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找工作难、求职面试屡屡受挫,给她们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由于一些同学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其合法权益时常受到非法侵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中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渐攀升.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了大学毕业生从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面临就业市场和岗位稀少的问题,更遭受一些用人单位侵害求职者的合法权益的状况.加强法律指导,帮助大学生消除就业法律盲点,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既能做到诚信守法,又能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下一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大幅度递增。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困境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是今后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试从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之保障。  相似文献   

5.
商文艳 《法制与社会》2013,(31):171-17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由于高职毕业生特殊的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权益侵害的问题提出了几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策略,来维护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浅析《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时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分析,并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储备不足、体制、观念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遭侵犯的现象经常发生。为切实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大学生要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国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增大和就业模式、制度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除了传统的参加招聘会敲定工作外,还出现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化,为大学生实现就业与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当前宏观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权利被侵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对构建大学生就业维权体系进行理论探讨,以期搭建有效的就业维权平台。  相似文献   

9.
假期生活结束了,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在假期走出校门出外打工或实习,除去赚钱的因素之外,积累经验、锻炼自己,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假期打工兼职的过程也是风险重重,需要大学生们在谋职、求职、就职时擦亮眼睛,保护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各地     
《中国审判》2011,(8):4-5
广州将出台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政策措施 2011年7月2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的2010年度广州市见义勇为好市民表彰大会上获悉,广州将出台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大幅提高奖励慰问金,解决就医、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入户等多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消极悲观、焦虑恐惧、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准备不足等典型就业心理困惑。只有大学生加强自我调适、高校加强引导和干预、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心理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当临时工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进入社会工作不久的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无疑是社会工作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维权渠道不通畅,社会关注度较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深入了解其受损现状,从中介组织与制度规范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在校大学生临时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全新理念,为在校大学生临时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状态,如果不能够给予他们科学的就业指导,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状况。出现该种状况要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比较单薄,不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就业质量。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农村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到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从而提升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耿瑞珍 《法制与社会》2012,(21):171-172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使其就业不仅"难"而且"险"。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主观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为充分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就必须从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维权平台建设,建立大学生就业问题档案以及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校外兼职日趋普遍,然而校外兼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人身安全、个人财产等权益受侵犯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所在高校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合法权益受侵害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大学生校外兼职合法权益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学生在实习、就业时经常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法律问题,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犯。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时遇到的相关问题作了解读,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及从学校角度提出了提高学生法律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大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李冬 《法制与社会》2011,(6):199-199
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劳动群体,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不时发生的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事件,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问题也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由此,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的探讨,来实现对大学生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国法学会于二月十四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东大厅召开座谈会,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如何加强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中国法学会副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兼职现象日渐普遍,虽然兼职获取途径甚多,但无法兼顾大学生兼职权利的保护.实际上2011年教育部已建立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本文以案例着笔,引出当前大学生兼职的主要途径及其利弊,简要介绍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分析该系统在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方面的巨大潜力,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措施,同时探讨高校在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