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性别角色即社会性别,是指男女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由于文化传统、社会期望的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意识已经基本普及,女性的学识及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俨然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半边天”。同时女性不再如过去般依赖于男性了,然而“灰姑娘范式”的影视剧依然很受欢迎,且大有机械复制之势。因此,当前探究女性“灰姑娘情结”的社会心理根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灾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伤害,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社会性别的差异,灾难对两性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灾难面前,女性面对死亡和创伤受影响的程度更大.参与灾难救助是社会工作的使命,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社会性别意识,在灾前准备、灾难援助和灾后重建中都应考虑到社会性别对男女两性的影响,考虑到女性的需求,赋权于女性,在灾难援助中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推动男女两性和谐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了生育政策从"效率"向"公平"的价值回归.然而生育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缺失社会性别意识,看似对女性保护的政策法律,没有考虑其执行效果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忽视了女性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利益诉求,加剧了女性的不利地位,背离了生育政策的价值追求.所以,政府应该加大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在生育问题上增加投入,确保女性不因为生育而丧失社会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作中承载"舞蹈"意象的舞者多为女性,在与同代诗人笔下的"舞者"形象进行比较之时,考察叶芝对于男女两性的思考并认为其笔下的女性舞者具有独立的主体性。叶芝将"舞蹈"意象安插在爱尔兰本土的神话传说构成的背景之中,在唤醒爱尔兰人欢乐和悲哀的心理残迹之时激活深蕴着民族性的集体无意识,进行民族身份的追寻和认同。  相似文献   

5.
适意做女人     
我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女友H是知识女性,无论事业还是家庭在规范的社会里都是顺利者,然而她却公然撰文宣称,不愿做女人。 初听此话,颇令人不解。怎么看,她都是—位女性气息浓郁的传统女性形象。但读她的文章,可谓写得肺腑之言,字字句句闪烁着一个敏感女性对这个社会男女心理落差的种种不平、不快和不适应。结论仍是:不愿做女性。给我的感觉仿佛是听到了上一代传下来的叹息。  相似文献   

6.
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的差异,历史上形成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基于男权制的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使女性备受歧视、压迫和剥削。要使妇女发展,必须打破男权制,在两性平等基础上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女性的作用日益彰显的现代社会.女性的学习风格越来越被教育界所关注.但是传统性别理论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男女先天差异.与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相结合对现代女性的有效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性别论视角下.再探男女学习风格差异.进而促进女性发展.其现实意义凸显无疑。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 ,是“社会体制习俗”把人组织到规范好的“男性”“女性”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结果 ,而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特征而自然产生的。其分析方法要求考察女性与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期望、经济环境等因素 ,分析社会公共政策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 ,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而修改社会公共政策 ,以期消除男女之间的实际不平等。我国 2 0 0 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仍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规定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但以社会性别平等理论来分析审视现行婚姻法 ,其结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离婚等具体制度中 ,某些规定仍缺乏性别意识 ,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特建议从社会性别平等的角度对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涌现出大量以婚姻和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女性婚恋小说还只是停留在对爱情神圣性与合理性的礼赞及论证上,对男女之爱中的性爱内涵还颇为忌讳。这就造成了"五四"女性形象只看重纯洁的精神性爱恋的"圣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女性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分析女性的违法心理和心理违法应该成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女性的违法心理主要涉及到在社会生活中,女性行为人在触犯法律时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等。女性的心理违法主要表现在女性违法者并没有对受害者财物和人身等等的直接伤害,但却有对受害者心理上的伤害。解释女性的违法心理与心理违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矫正女性的违法心理与纠正女性的心理违法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嫉妒之心是由自卑而引起的,即当发现别人,尤其是同性在同一环境中优于自己时,产生一种羡慕而又不甘心,为自己无能达到而恼恨别人的嫉情.嫉妒心理,男女皆有之,但女性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乃至今天.女性较男性的生活天地狭小,即形成女性较男性脆弱、善感、狭隘的个性特征.女性的嫉妒,往往会造成女性自身的“人才内耗”.那么,怎样防治嫉妒心理呢?由于嫉妒既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人的群体文化基因有关,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气质的反映.因此,防治嫉妒需从社会整体和生存个体两方面予以调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边疆地区女性毒品犯罪问题较为突出,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研究女性毒品犯罪问题,可以显现毒品犯罪问题中男女的差异,有利于预防女性毒品犯罪问题.由于性别不平等,边疆地区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毒品犯罪的非暴力性及暴利性加剧了贫困女性涉毒的风险,预防与控制边疆地区女性毒品犯罪问题,应该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深切关注奇卡纳人民在后殖民语境中遭遇的文化,身份,性别,阶级问题,创作了一部自传体女性成长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小主人公埃斯佩兰萨最终摆脱灰姑娘的命运,去找寻自己的房子揭示出奇卡纳女性的未来生存之道,即不依付任何外界势力而求得女性身份认同和女性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实现男女两性权益的平等化、公平化,是构建平等和谐的性别关系的基础。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受教育权益、劳动和就业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生育权益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女性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加强女性权益保护,必须着力保护女性受教育权和劳动就业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男女两性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受教育者,女大学生发展困境包括专业性别区隔、流失于科学"管道"以及文凭弱势;作为青年女性,女大学生面临的发展困境体现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念诱导,以及女性"被消费"的不利处境;作为即将步入职业领域的劳动者,女大学生发展困境则为就业难和职场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发展困境的突破,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尤其是政府均做出积极努力,以形成有实质性作用的合力,促进教育及社会领域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典名著《红字》和畅销小说《荆棘鸟》中有着传统的“灰姑娘”模式,但又超越了这个模式。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寻两部小说中“灰姑娘”的传统模式及其超越,并挖掘隐匿在“灰姑娘模式”中的深层意涵,探究这两部小说在解构了“灰姑娘”模式之后所要传达的追求两性和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对女性的性别角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形成双性化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会拥有更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因此,在女性教育中应培养其双性化人格的心理模式。研究认为:双性化人格是对传统的社会人文理念的冲击。先天的遗传定向是女性双性化人格产生的生物学基础,社会因素为导致双性化人格趋势增强的主要原因。教育者有的放失地提出双性化人格教育对策,对提高女性的心理素养,开发女性的发展潜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性别平等的现实困境及其文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生活是文化的生活,两性之间最深层次的关系是文化交往关系.不同的历史时代构建了不同的性别文化,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男权文化传统的延续及其心理影响,女性文化自我认同的误区,性别平等意识主流化的欠缺,性别社会化及大众传媒的误导,女权主义性别平等观的局限,政策机制与市场选择的冲突等现状,潜在或显在地影响着两性关系的现状.因此,建构两性平等的和谐性别文化,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和个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两性间的文化沟通与理解,是女性解放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建设使命.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它都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性别成见而存在.东西方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都可谓源远流长,那么,作为一种深植于文化之根部的集体无意识,男权观念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通过大众传媒广为传扬就不足为奇了.在一个男性文化霸权的社会里,鉴于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敞开"与"遮蔽"的双重功能,它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媒体再现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中心价值观这种深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会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使女性遭到象征符号上的消解,或者不被呈现,或者被定型为母亲、妻子等角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在实行的退休政策是男女区别对待的。但是现今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水平和社会性别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这使得人们对男女不同年龄退休的退休政策提出了质疑。对于男女退休年龄差别的辩论 ,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社会动因。其实 ,退休年龄的选择应该是自由的、弹性的 ,而不是刚性的“一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