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月19日至2月12日,广西先后派出广西文化代表团、广西青少年艺术团、广西柳州艺术团、广西民族民俗文化展演团共4个“欢乐春节”活动代表团150余人,分别在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韩国等6个亚洲国家进行演出交流,共举行了44场演出。活动内容有广西民族歌舞、器乐、杂技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民俗风情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农民画展、风味小吃品尝等。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阿佤山秘境神韵,也养育了一个"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积淀了厚重底蕴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民族文化生机盎然,佤族歌舞绽开了更加绚丽的新花.在临沧,一群不甘寂寞的佤族热血青年,创办了桑嘎艺术学校,组建了桑嘎艺术团,他们在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中艰难奋起,让沉睡在大山中的民族歌舞飞出云南,飘向四海,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方子 《台声》2002,(5):20-21
带着一路的歌声,台湾原住民“新世纪文化艺术团”走进了阳春三月的云南、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美丽壮观的山川,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兄弟,给团员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向兄弟民族展示他们民族艺术的同时,这些第一次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的台湾原住民团员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热情与温暖。充满活力的原住民艺术团与以往自发式的原住民表演团体不同,“新世纪文化艺术团”是个有组织的艺术团体。有感于原住民在台湾的弱势状态,为挽救和保留原住民的文化艺术,1998年2月4日,在利珍团长的努…  相似文献   

4.
简讯     
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于9月12日至19日在昆明、丽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把云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推向世界,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会议代表165人,分别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会议围绕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在丽江大研镇下束河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民居、民俗及民族文化保护示范社区。会…  相似文献   

5.
云南,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故乡,是中国最偏远的省份之一;北京,中华六朝文明古都,今日中国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千百年来,共同的炎黄文明把万里关山阻隔的两地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历史走进了21世纪。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由国家人事部组织实施的东西部公务员对口培训,为北京-云南的联系与合作揭开了新的一幕。云南的呼唤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古属滇、大理等国。山川秀丽,物产丰饶,文明悠久,人文荟萃,少数民族众多,是著名的歌舞之乡,旅游之乡,资源之乡。雄伟的三塔,古朴的丽江,妙曼的白族歌舞,神秘的纳…  相似文献   

6.
秘境佤乡     
向宇  李学明 《传承》2008,(17):28-29
四季如春的昆明,悠久古韵的大理,风景如画的丽江,风情万种的西双版纳,神秘瑰丽的香格里拉构筑了世人对云南的印象。而"秘境佤乡"——"司岗里"为云南增添了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被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云南在全国已率先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的统计范畴。云南是“民族歌舞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与“蜜蜂文化”匡海鸥前言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素有“生物王国”的美称,蜜源植物极为丰富,为蜜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在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7种蜜蜂中云南就有6种,云南又是“蜜蜂的故乡”。云南居住着25个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相似文献   

9.
李宁  本报记者 《今日民族》2009,(7):I0002-I0002
7月24日。由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云南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云岭颂歌——云南民族工作60年成就展”暨“云南民族文字古籍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省政协副主席顾伯平出席开幕式,省民委主任王承才,副主任马泽、木桢、岩秒、李国林。副巡视员张宝安、胡忠文等领导和来自省内各民族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安多 《两岸关系》2010,(3):68-69
1月31日,“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活动”在福州开幕。来自台湾的原住民文化艺术团、台北民族舞团、台湾威鸿国际传艺中心的艺术家们,与来自福建、河南、贵州、江西等地的民间表演团体共200多人,在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联合进行踩街表演,一时人潮滚滚,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1.
石茹 《创造》2002,(4):29-30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从思想、道德、观念到舞蹈、音乐、戏曲包含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倾注了各民族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在云南新世纪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和既定战略,使民族文化资源陡然从过去比较单纯的文化概念升级到了涵盖文化、经济的开阔层面,也具了战略价值。但是,在“民族文化热”中,还有没有某种值得忧虑的近视呢?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物之众,历史书籍之多、历史传统之厚、民族风情之浓,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云南是具有26个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创造》2003,(4):21-22
要把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打造出一系列国内外公认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20世纪5、60年代拍摄的《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等优秀影片就是其典型的范例。“金花”和“阿诗玛”不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代表给人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而且还作为良好的地区形象得到肯定和高度评价,产生了文化品牌效应,获得了人们预想不到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估计,“金花”和“阿诗玛”为云南创造的民族文化和经济品牌的无形资产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金花”和“阿诗玛”极大地鼓…  相似文献   

13.
王承吉 《今日民族》2011,(11):4-I0002
11月21日至25日,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普洱市举行。本届展演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展示民族艺术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声乐、器乐、舞蹈展演,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积极服务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歌山舞海     
兰坪各民族同胞勤劳勇敢、热情奔放,他们不仅在高山深谷中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还在劳动之余将生产生活的感悟融汇到歌舞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代代传承至今。兰坪的民族歌舞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千场演出送基层"首场演出启动仪式在于田县影剧院举行。承担此次赴于田县演出任务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团115名演职人员表演的大型经典歌舞《木卡姆的春天》,通过迷人的歌舞、动人的旋律,多彩的演出形式,再现了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中共从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黔东南州歌舞团和县艺术团联手打造的大型非遗歌舞音画“养心圣地·神秘从江”首场国内巡回演出在山城重庆市文化剧场拉开帷幕。随着一曲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响起,如清泉潺潺流淌,似山鸟婉转啁啾,观众如闻仙乐从天上阵阵飘来,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5月18日,江口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情况报告》,对如何发展校园民族文化提出了审议意见。随着梵净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短腿”现象日益突出。为此,江口县组织文化、旅游、民族宗教、文联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并将民族歌舞、金钱杆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落实,从而给梵净lll旅游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18.
《西藏统一战线》2006,(1):F0003-F0003
2月25日,由区党委统战部承办的赴尼演出团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我驻尼大使馆举行了庆祝藏历火狗新年招待会,为国外藏胞表演了别开生面的西藏传统歌舞,这次活动是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赴尼演出的演职人员全部来自拉萨市民族艺术团,  相似文献   

19.
木子 《今日民族》2016,(1):14-23
正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是创意文化的天堂,是生态文化的故乡。提到云南,人们的联想会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民俗、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方面建  相似文献   

20.
应英国苏格兰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和海口市的友好城市——柏斯市市政厅的邀请,“海口市文化教育交流考察团暨椰树民族风情艺术团”一行19人,于2000年1月赴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参加苏格兰华人社团主办的“千禧嘉年华晚会”。 1月18日晚上6时45分,“千禧嘉年华晚会”拉开帷幕,首先演出了我团的歌舞《好日子》。优美欢快的歌声、赏心悦目的舞姿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