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从江鼓楼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环江县接壤。共有二十四万多人,主要民族有侗、苗、汉、壮、瑶、水等。其中侗族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沿都柳江北岸依山傍水建寨。其住宅多是二、三层吊脚木楼,顶盖鳞鳞青瓦。 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之一。高耸入云的鼓楼,飞阁重叠,层层而上,斗拱结构,钻尖顶式,远看好似一株金银巨杉屹立寨中。长廊阁宇式的风雨桥,横  相似文献   

2.
王缉媛 《当代广西》2013,(15):54-55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结构建筑艺术闻名世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全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在侗族人民聚居地,寨寨鼓楼叠立,四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与风雨桥等人文建筑群构成了侗族风情园,更是侗族人民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青青的山坡,潺潺的流溪,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清雅如长亭式的花桥,雄伟似宝塔的鼓楼,这别具风采的地方便是侗乡了,侗族村寨大部分依托群山丘陵,坐落于山谷与溪河两岸的盆地间,多为绿树环抱,古木参天,寨內鼓楼高耸,寨旁的风雨桥悠然相伴。还有蜿蜒的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路,为青山绿水环绕的侗族村寨增色不少。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历史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古雅淳厚。在广西,主要聚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及龙胜各族自治县,其中又以三江侗族自治县较为集中。正如秀美如画的侗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侗族人民也创造了美丽而神奇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好看.据不完全统计,仅贵州省就有300多座鼓楼.鼓楼有高有矮,矮的只有3层,而高的却有十来层,甚至21层.过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20余米,13层,算是侗寨中较高的鼓楼之一了.  相似文献   

5.
侗族鼓楼     
李江 《今日民族》2003,(3):46-47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好看.据不完全统计,仅贵州省就有300多座鼓楼.鼓楼有高有矮,矮的只有3层,而高的却有十来层,甚至21层.过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20余米,13层,算是侗寨中较高的鼓楼之一了.  相似文献   

6.
黄才贵,侗族,1945年生于贵州省天柱县。1968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现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自1980年以来,专业从事民族学研究。先后撰写《榕江县计划公社苗族家庭、社会组织及习惯法》、《森林和人》、《侗族父系大家族遗存与干阑长屋》《“汞都”也贫困》等调查研究报告20余万字。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及《住宅建筑》、台湾《民俗曲艺》、《贵州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侗族住居空间构成的调查报告》、《侗族村落的公共建筑》、《侗族鼓楼的美学与民俗学价值》、《侗族油茶与日本茶道的同…  相似文献   

7.
鼓楼史话     
侗族人民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每个村寨几十户,多者达五六百户,甚至七八百户。许多村寨住一个姓氏,大寨子住几个姓氏,但多按族性分片聚居。村寨中间建筑一个鼓楼,有的大寨子三五座。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寨就有五座鼓楼,黎平县肇洞寨有七百多户,按族姓分片建五座鼓楼。 侗寨的鼓楼建筑始于何时,史籍没有明确记载,笔者在湖南省靖县调查时,据说唐宋之际就有鼓楼,民间流传“靖州有个四鼓楼,还有半截在云头”。如今虽不见楼,但仍留下四  相似文献   

8.
到过侗乡的中外游客,皆被精美绝伦的风雨桥与庄严雄奇的鼓楼所折服。三江侗乡现有风雨桥120多座、鼓楼180多座,被誉为“桥楼之乡”。鼓楼是侗族村寨的主要标志,是侗族的族徽,是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北京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鼓楼就位于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初名“齐政楼”,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240年)再建宾室的同时又重建了鼓楼。它通高46.7米,分上下两层,三重檐、歇山顶,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拱券式古代建筑。鼓楼曾为元、明、清二代的报时中也二层大厅内原有一座铜壶滴漏。据(围经志书)记载。“鼓楼之银刻漏,制极精妙,放着相传,以为先未故物。其制为铜漏壶皿,上回天地,次日平水,又次田万分,下回收水。中安绕神,投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饶者八,以…  相似文献   

10.
侗族鼓楼     
走进侗乡,最明显的建筑标志便是高耸于侗寨之中的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它巍然挺立,气势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十分好看。据不完全统计,仅贵州省就有300多座鼓楼。鼓楼有高有矮,矮的只有3层,而高的却有十来层,甚至21层。过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20余米,13层,算是侗寨中较高的鼓楼之一了。如今,贵州省为弘扬民族文化,大修鼓楼,于2001年12月在榕江县东江大坝建成的三宝鼓楼,有21层,高35.18米,第1至第4层为4面4角,第5至21层为8面8角,有瓦而无墙,很是…  相似文献   

11.
侗族鼓楼及鼓楼文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楼是侗族建筑文化中的瑰宝,侗族在与鼓楼密切联系的民俗活动中,创造了独特的鼓楼文化。鼓楼及鼓楼文化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侗族之中与鼓楼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系列建筑是鼓楼文化的物质层面,由鼓楼透视出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思维定势是鼓楼文化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今上岳阳楼     
小时候,读了一些古诗,其中就有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一句。当时只想熟读成诵而已,没想到如今还真的兑现“上”了。那年冬天,我们得到一个机会,组织者专门安排到岳阳楼一游,令我们几个四川记者感动不已,精神倍加抖擞。 当我们驱车抵达岳阳时已近晌午。远眺矗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高高的楼尖直刺云海,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位于岳阳市西门城楼上的岳阳楼,是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楼阁之一,素有“岳阳天下楼”之称。楼呈长方形,为三层三檐,盔顶式重檐纯木结构,全楼由4根楠木金柱通天顶立,负荷基本重量。一楼外廊20根檐柱、二楼12根外檐柱、三楼两根立柱,构成全楼的全部构架。楼宽17.24米,纵深14.54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侗族民居,是全木结构穿斗式的“干阑”建筑,由于木楼层层出挑,一般都有“吊廊”与“吊厢”,故侗族民居亦可称“吊脚楼”。 “吊脚楼”源于中国南方建筑的“巢居”体系。先民们为了适应南方的潮湿气候与防止蛇虫禽兽的侵扰,在树上筑巢,谓之“巢居”,后发展成树椿上造屋,尔后成形为离地而居木结构的“干阑”建筑。侗族的先民是古代“百越”中的“骆越”,生活在东南沿海今江浙福建等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历经数千年的迁徙,在广西、湖南与贵州毗邻地区定居。生活在  相似文献   

14.
车寨鼓楼是榕江县三宝侗乡唯一幸存的鼓楼。楼建于前清光绪十七年,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她目击了清王朝的崩溃,看到了蒋家政权的覆灭,历经战乱、匪劫、瘟疫、水火等无数次的人祸天灾,于一九四九年与侗族人民一道获得解放。解放后,三宝侗乡  相似文献   

15.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干栏”式吊脚楼民居与闻名全国的鼓楼和风雨桥建筑,以其丰富的空间处理手法,别具特色的造型规律,变化自由的结构方法及其精堪的建筑技术,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建筑风格,挤身于中华建筑之林。形成侗族民居建筑特殊性的原因,除其发展的历史渊源之外,他们居住地区的地理、建材条件亦是制约因素,但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侗民族的民族个性,并因此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试图从介绍建筑的实例中,研究侗族民居由小到大、从简至繁、从最基本的平面的  相似文献   

16.
侗族的鼓楼对歌鼓楼对歌是侗族最主要的对歌形式。鼓楼对歌的双方是一个男歌队和一个女歌队。在鼓楼对歌有很多种情况,除了吃相思必须在鼓楼对歌外,节日的时候有客人来访,主人也都要留下客人。如果客人愿意,主人也要请客人到鼓楼对歌。如果客人来的是女歌队,主人则以男歌队与客  相似文献   

17.
侗族“鼓楼文化”的层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重要标志,是侗族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社交、育人等活动中心,包容着众多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族“鼓楼文化”。鼓楼文化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侗族鼓楼文化研讨会于1988年9月底在广西的三江、龙胜召开。出席会议的90多位代表中,有侗、苗、瑶、壮、汉等民族的专家、学者、作家、编辑。与会者思想解放,畅所欲言,围绕弘杨和繁荣民族文化这一中心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着重就如何以新观念、新方法对侗族文化的总体把握,开展宏观研究,在深化鼓楼文化研究的同时,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学科大文化领域的富有成效的探讨。会议收到40多篇论文,除中南民族学院学报选用外,木期刊用以下两篇,以推进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在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带的侗族,在村寨聚落位置的选择上多依山傍水,构成其聚落的有民居、鼓楼、风雨桥、凉亭以及后龙山的参天古树等;在村旁有弯曲的河流,在寨内有鱼塘及为青石板铺就的主要干道;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乐于行善好施,修桥补路。使每一个到过侗乡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侗族大歌至欧洲的访问演出,苗族郎德寨生态旅游影响的扩大,国际合作项目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及依托侗寨鼓楼、风雨桥及其他多种文物、文化生态而日渐发展起来的旅游业,黔东南的知名度正在日益提高。当此之时,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文物保护也就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侗族大歌至欧洲的访问演出,苗族郎德寨生态旅游影响的扩大,国际合作项目隆里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及依托侗寨鼓楼、风雨桥及其他多种文物、文化生态而日渐发展起来的旅游业,黔东南的知名度正在日益提高。当此之时,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文物保护也就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