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我党来说,华中是联结华北和华南之枢纽,在华北已经建立了一大片根据地之后,要巩固华北,并进一步发展抗日根据地,必须向华中发展,这不仅对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而且对尔后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毛泽东称“华中为我最重要的生命线.”①当时华中既是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势力重心,也是日本侵略者推行“以战养战”侵华掠夺方针的重点地区,汪伪势力基本上也集中于此,是日伪、顽、我三角斗争最激烈地区.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大力巩固华北,  相似文献   

2.
丰台人民的抗日斗争于春兰抗日战争期间,处于日伪政治、军事统治中心──北平大门口的丰台地区,有南苑军用机场、丰台火车站和华北最大的军事仓库,因此,日伪在这一地区布满了宪兵、特务和伪警察,统治得十分严密。但是,丰台地区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八路...  相似文献   

3.
时昆 《党史纵横》2009,(2):51-52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国民党华北傅作义集团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为迅速歼灭华北国民党近60万军队,中央军委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抑留傅作义部队于平、张、津、保地区,以待我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  相似文献   

4.
御敌千里显神威──毛泽东和抗日战争中的五次战役刘益涛(续上期)徐州会战造成华北与江南敌友兵力相对减少,毛泽东适时提出八路军、新四军向平原与河湖港汊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日军,支持国民党军正面战场。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华北和江浙地区大片土地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  相似文献   

6.
抗日烽火遍川北冯维纲,吉兆洪"九·一八"事变后,川北地区的抗日活动逐渐兴起。华北事变后,特别是"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南充各界爱国人士强烈要求抗日。1937年10月,党中央派于江震、王子模等回到川北,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当时深孚众望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变和完善。华北人民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是在平稳接收原国民政府各种高等院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而进行的。探析华北人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对研究当代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经济结构特点。即沿渤海地区的省区经济基础好,经济发展快,形成了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能源消费中心。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沿渤海经济发达地区缺煤、缺水,而相邻的山西、内蒙古却能源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工业优势明显,尤其是内蒙古发展电力工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内蒙古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探明的煤炭储量在216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在10438亿吨以上。全区八盟四市每个地区都有煤。多数煤田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宜于露天开采,煤种齐全…  相似文献   

9.
王刚 《党史博采》2014,(11):18-22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于9月间从陕西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遵照党中央、毛泽东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大力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刘伯承师长和张浩政委决定派遣一批得力干部到太原以东地区,协助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组建人民武装。  相似文献   

10.
《求贤》2010,(2):F0003-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区域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天津港对内辐射力强,对外联系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地处长城内外的咽喉要道和华北敌后的前哨,燕赵儿女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英勇抗敌,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北是敌后抗战的主要战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河北是除东北三省以外,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摧残时间最长的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大规模进攻我国东北三省地区,此后仅4个月东三省全部沦陷,河北首当其冲成为日军进攻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地处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中国兵工企业受到日军炮火的严重威胁。为保存实力,坚持持久抗战,国民政府被迫做出兵工企业内迁西南地区的战略举措。大量兵工企业陆续内迁西南地区,有效地保存了中国兵工企业的精华,为支撑长期抗战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4):28-37
2009年年末,中国部分地区爆发了“天然气荒”。今年3月开始,浙江、湖南、重庆和广东等省市又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电煤储备下滑的问题。第二季度,“电荒”席卷多数南方省份以及华东、华北甚至西北地区的部分省份。面对不时爆发的“能源荒”,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能源瓶颈到底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14.
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帮助国民党垄断受降权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帮助国民党垄断受降权的陶文钊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原来被日军占领的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形成了大片权力真空地带。对这些地区的受降权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战后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有关各方对这一问题都极为重视。美...  相似文献   

15.
庹平 《党的文献》2002,(3):31-36,66
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后 ,根据党中央战略部署 ,在短短两个半月内相继建立了几个使自己立足、生存和发展 ,并能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主要战略支点。朱德不仅与毛泽东等共同决策 ,初步把八路军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确定在以恒山山脉为中心的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 ,还以八路军总司令的身份 ,不断根据战场形势变化 ,及时向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十分重要的建议 ,使既定战略支点的部署得以重新调整和进一步实施。他对党中央关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支点部署的确定、调整和实施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进一步图谋华北。1935年,华北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促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当时中国时局的最基本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实际出发,确立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总方针。12月29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华北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决定派刘少  相似文献   

17.
日本扩张的野心 通常,抗击外敌入侵的作战区域都是在国境地区,而全国抗日战争却是在中国腹地华北展开的.这是因为,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把中国作为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已经取得了在华北部分地区驻兵的权力. 日本与中国、朝鲜隔海相望,为西太平洋上一个新月状岛国.本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东北地区的1/3.公元4世纪,日本建立统一国家.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截至1928年,日本人口约6210万人,相当于中国的1/8强.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作为近代经济与战争所需要的铁、煤、棉等主要物资,均不能自给.日本不满足自己特殊的地理环境,极欲向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18.
正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发生在华北境内的战争,都把控制石家庄一带作为关键之举。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之间的军事斗争中,这里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枢纽,东出山东,西接山西,南连河南,北通北平,更具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华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毛泽东十分关注石家庄的解放,中共中央到河北后,领导了保卫石家庄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他是走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5个省,行程5000余公里。他把考察途中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内奇迹般的事...  相似文献   

20.
刘岳 《北京党史》2013,(3):54-56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北平、天津已经危机四伏.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搞“华北自治”,企图吞噬华北。平津地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青年学生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天津青年救亡联合会就是其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