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败教育应关注"前腐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林 《新视野》2005,(5):48-50
对与己无关的腐败沉默,对与己有利的腐败容留,这也许是反腐败最棘手的习惯势力."前腐败心理"是腐败发生之前的常人心理,既是诱发腐败的内在动因,也是容忍腐败的外部社会心理基础.其特点如攀比中的心理失衡,亲情中的价值超重,从众中的违法乱纪,公私交织中的混水摸鱼等等.谴责与己无关的腐败分子易,谴责与己相关的"前腐败心理"难.反腐败教育的重点,应关注官员和公众的"前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广东省反腐败展览上,以实物和图片展出的贪官赃物中,有三件最为抢眼:一只"一帆风顺"的大纯金船、四个古远年代的文物——恐龙蛋化石、一个箱子旁堆放着520万元港币现金。人们的目光移向这些赃物所属的贪官的照片:一个肥乎乎的中年汉子,他,不就是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东方之子"、原深圳南山区委书记虞德海吗!8月份将从广州移至深圳的这个反腐败展览,有6名深圳腐败分子的"贪迹"列展,其中南山就有3个,除虞德海外,还有原南山区区长何初本、原南山区人大主任彭虎。其中虞德海最具"特色"。他是怎样从"东方之子"堕落成了腐败分子的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的深入,一批隐藏较深的腐败分子被挖了出来.那些在案发前头顶"十佳公仆"甚至"廉政标兵"桂冠,人称"挎包局长"或"布鞋书记"的清官好官们,背地里却是贪如饕餮.撕破这些贪官的嘴脸,我们可以洞悉出他们平时装出的种种假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保护主义"现象,不仅使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助长了腐败分子的投机心理,也使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所取得的反腐败成效的认可程度降低,严重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是当前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腐败这样反下去,经济能不受影响吗?""反腐败是不是也得顾虑一下经济发展?"在和一些党员干部接触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听到这样的质疑之声。"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这本是不值一驳的谬论,却依然很有市场。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大快人心,为什么还会出现"反腐败影响经济"这样的杂音、噪音呢?仔细分析,持这种观点的人既有对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者,也有在轰轰烈烈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许多腐败分子的蜕变是从追求享乐开始的.从享乐中得到乐趣,欲望越来越大,终于到了"无乐不作"的地步.其发展的轨迹,是在享乐上力求"更好、更新、更强".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许多腐败高官应声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高度赞誉。不过,也有一些人包括国外媒体脑洞大开,以美剧《纸牌屋》式思维想象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将一些腐败分子落马看成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对于这种怪论,有必要进行辨析,以正视听。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反腐败是权力斗争,一个重要原因是落马高官级别之高超乎他们的想象。一些人仍然秉持"刑不上大夫"旧观念,认为高级别官员肯定不会因为腐败而落马,要落马肯定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再加上当前  相似文献   

8.
我总认为,有一些地方的反腐败有"点到为止"的嫌疑.譬如说,每当一个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落马后,总有"带病提拔"、"边贪边升"、"边腐边提"、"升了更腐"等等的说法.然而,也就是停留在说说而已的层面上,再也没有下文了.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惩处了违纪者,清除了腐败分子,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振奋了党心民心.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反腐败趋于形式化、软弱化、松散化,"假、大、空"式的消极方式时有发生,使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趋向疲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反腐败,有时并不仅仅是和单个的腐败分子斗,而是在和"腐败团伙"斗,和一个个"靠腐败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小集团"斗,反腐败的艰巨性、困难性也就在这里。备受社会关注的自贡市商务局原局长马晋新、副局长龚贵华、科长宋某等10余人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窝串案,经过自贡市检察院干警的艰苦奋战,10余名腐败分子落马。累计达1600多页的交待、讯问笔录、证据材料,记述着发生在自贡市商务系统的职务犯罪窝串案,马晋新、龚贵华、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斗争,中央重视,群众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反腐败的战略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了对腐败分子的惩治打击力度。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大有蔓延之势。近年频发的腐败大案问题警示人们:反腐败任重道远,依然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一场硬仗。  相似文献   

12.
选择什么样的反腐败方略 ,是能否成功遏制腐败的关键。本人认为 ,在设计反腐败方略时 ,应注意两点 ,一是要严惩腐败分子 ;二是要制订社会系统性反腐败方略。有人认为 ,重刑严惩腐败分子是治标之策 ,要抛弃重刑主义。本人认为 ,我国正处于腐败高发多发时期 ,严惩是反腐败方略的首要选择。历史证明 ,严惩是打击腐败分子嚣张气焰的有效办法。建国初期 ,各级政府中也出现了一批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腐败分子。疾恶如仇的毛泽东下了决心 :全国可能需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一案时 ,有的同志认为应当给他们一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华夏大地的反腐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一窝窝贪赃蛀虫落入法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所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出现扩大和蔓延趋势,一些腐败分子顶风作案的事件屡有发生.怎样治理才能更为有效?笔者认为,盛世治贪,需用重典.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反腐倡廉关乎人心向背,永远在路上。随着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有效进行,必将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5.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习主席强调指出,反腐败要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坚定决心、坚强意志。惩治腐败零容忍,我理解,就是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要以坚决的态度、高压的态势、无畏的精神、铁腕的手段,毫不宽容、毫不手软、毫不留情地进行惩处。按照这一要求,部队各级纪委书记在惩治腐败上要切实尽好职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十五大突出强调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关键作用,不是偶然的。在现阶段,对权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已是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的一个严重障碍。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虽然在权力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远远没有跟上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对权力的监督不仅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而且功能也很不健全: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多,促使公职人员正确运用手中权力、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监督少。这种状况,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很不适应。现在,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着不少怪现象。如一些腐败分子在人人喊打的反腐败环境下,依然有恃无恐,大搞腐败。又如,一些腐败分子在群众对他们的问题已经有所反映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得到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透过贪官们的悔过书、法庭陈述,我们能够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看到他们真实而隐蔽的心态。本文拾掇当年受审的几位腐败分子的“肺腑之言”,略加评述,以供玩味。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1年至1996年10月,全国检查机关受理群众举报131万多件,占检查机关立案侦查案件的80%左右。而且,许多大案要案都是由群众举报查出的。这充分反映出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和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有些腐败分子尽管罪孽深重,但由于其手段狡猾,善于伪装,甚至有的披着各种“闪光” 的外衣,在一段时间内不易露出狐狸“尾巴”。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