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一项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形式,既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必要的统一经营,又使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一大二公"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夺得了连年丰收.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4624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14147万吨,增长46.4%.棉花产量451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油料产量1613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二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村级体制改革向何处去,其制度设计和组织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这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必须研究解决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一个显著特征是摒弃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大一统体制,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乡镇企业的崛起,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使村级社区经济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是也不可能是村级经济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村、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确立并不断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农村社会开始由大一统转向多样化,产业结构出现多层次,农民内部出现众多阶层,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行政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过去党组织支配人、财、物的资源优势逐步在减少,同时农村各类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改革,必须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切不可偏离这一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总方向”.这是完成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的历史遗留,它的内核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营、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转变为城市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由于处于历史转型期,社区集体经济体制还存在“党企不分、政企不分”等弊端,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执行20年来,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加快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这一体制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笔者认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适应市场农业需要,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转变,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规模小,是当前我国农业许多问题集中的焦点,突出表现在:(1)一家一户…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2,(3)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强调指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深入学习党中央的指示,结合对农村实际情况作一番考察,就不难看出,“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措施在当前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样离不开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社会化服务,把千百万分散的小规模生产联结起来,把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与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结合起来,这对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自1982年以来,普遍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几年来,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宝鸡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这主要表现在对“双田制”和“三田制”的试行上.(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它本身的缺陷,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贫困山区,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极大的劳动热情,为贫困山区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重建了家庭经济,焕发了微观活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土地小块经营的局限性。近年来以粮食生产萎缩为信号,预示着贫困山区农村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矛盾,客观上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的任务。然而,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将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障碍。因此,要从贫困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乳山: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姜喜芹宋学文李镇淹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在我国农村已经逐步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如何建立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特点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影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农村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变化最大、最深刻、最显著,而且经久不衰。概括起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三个跨越,即: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跨越;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跨越。其主要特征是:(一)农村改革率先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体制的框架已经开始建立。一是废除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得到了解放、一政一治上民主,_经济上自主。二是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农村家庭,不仅是基本生活单元,而且是基本生产经营单元。能不能把农民家庭这个社会的经济细胞搞活,至关重要。平凉市柳湖乡赵堡村农民家庭民主推选当家人,促进了农民家庭潜在机能的发挥。 赵堡村地处甘肃平凉市郊。农村改革以来,村党支部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路子,不断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全村大多数农户生产发展较快。但部分农户明显掉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末,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的农村产权变革,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产权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有的产权边界不清、产权主体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并未随之得到改变,相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如何改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主体明确、产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41)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重点是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调动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而且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主权,可以在完成承包合同的前提下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5.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实施以来,已经在中国农村实行20多年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既发挥了 巨大的前期制度绩效,同时随着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当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出 困境的关键是在更高意义上实现农民与土地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改革首先是在经济上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又在政治上实行了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特征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今年1月1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两手抓。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衣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继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一定要非常明确地向农民讲清楚。 如何对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政策一向是很明确的。可是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毁誉的讨论颇多,农民的顾虑不少,现在从江泽民同志的这番话中,我们应当再一次得出让农民放心的结论,这就是“稳定完善,长期坚持。” 如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稳定在农村,那么农村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得到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  相似文献   

18.
继中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而今,一股将此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风正悄悄兴起。一、“农业庄园”。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卓有成效的,但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对此,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的梁广海提出“公司融农民”、发展庄园农业的理论。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统筹兼顾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庄园内劳动者各司其职,按劳取酬;土地规模生产、集约经营;资本投入集中使用;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种及种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集体经济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中的分散经营部分。改革十年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登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这些成就,使我国农村在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仍能保持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并取得了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符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一些方面还亟待我们去完善和健全。比如我们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给中国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农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生产热情,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改革从农村突破,迅速延伸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神州大地上逐渐确立起来,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党在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政策,尤其是其核心——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含义及现状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核心含义: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向集体承包,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