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病情况 县外贸良种场1981年有西德长毛兔25只,发病20只,发病率为80%,死亡15只,死亡率为60%,致死率为75%。1982年有西德长毛兔144只,发病93只,发病率为64%,死亡68只,死亡率为47%,致死率为73%。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1981年多数病例为慢性型,1982年多数病例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有的病兔鼻孔流血。急性型,病程为0.5~3天,患兔粪便干硬,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粪表有白色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1 发病情况2 0 0 2年9月19日,一雌性成年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9月2 0日临近的一雌性成年毛冠鹿也突然发病死亡;次日,又有1只梅花鹿死亡。3只鹿死前体况较好或一般。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该3只鹿发病突然,死亡快;倒地后,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口鼻流出白色泡沫状物,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尸僵良好;腹部胀气明显,胸腔、腹腔积液,液体呈淡红色;心包积液,心包膜纤维化;肺组织与胸壁粘连,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大片纤维素样坏死;结…  相似文献   

3.
1987年10月,本县中山公园饲养的8只长尾黄猴中有7只发生链球菌病,死亡4只,其余3只治疗后痊愈。 (一)发病经过 该公园的猴子是在同一厩舍用铁丝网分栏饲养,每栏1~3只。猴群年龄8月~15岁。1987年10月7日有7只发病,10月10~13日先后死去4只,发病率为87.5%,致死率为57.1%。死亡猴年龄,8个月1只,2岁1只,12~15岁母猴2只。对1只死亡猴解剖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溶血性链球菌病。并对其余3只病猴和1只未病猴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防治,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1991年8月份山东省某种鸡场4233套38周龄AA父母代种鸡发病、大批死亡持续3周,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68%,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喹乙醇中毒。 (一)发病经过 1991年8月7日以前鸡群产蛋、食料正常,有个别鸡只突然死亡,怀疑急性鸡霍乱,随投服喹乙醇(有效含量为98%)。由于工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经过 1987年3~4月,富民某鸭场及昆明某鸭场从外地分别引进狄高鸭5000余只,北京鸭1800余只,前者先后发病3000余只,发病率为60%,死亡1200多只,致死率40%;北京鸭发病1000余只,发病率55.56%,死亡200余只,致死率20%。在10~15天曾使用过鸭瘟疫苗免疫,四环素、土霉素治疗,均未得到控制。 (二)临床症状 病鸭食欲减少、呼吸困难、喘气、拉黄绿色稀粪。后期废食、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缩颈、眼半闭、呆立不动、呼吸加快,胸腹起伏明显,达80次/分以上。有的不时发出呜叫,声音沙哑,抬头伸颈,张口呼吸、眼鼻有浆液性鼻液,排黄绿色稀粪,头向上向后弯曲,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6.
1990年9月下旬,武威市某学校新近购买的供教学实验用兔发生大批急性死亡,经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验室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对疫源地区的兔群紧急免疫接种,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概况 该校原自繁自养兔31只。为扩大实验兔群,9月中旬从本市清水、和平、柏树等乡镇购来成年家兔81只,实验用去20只,共存栏92只。9月21日,新购买的兔突然死亡2只,26~27日死亡达高峰,死亡数分别达13只和21只。期间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至10月4日,共死亡78只,发病率84.78%(78/92),致死率100%。  相似文献   

7.
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新疆农二师21团养鹿场出现了结核病。先后发病90只,发病率为42%,病死54只,病死率为25.2%,发病死亡的多为5~6岁成年鹿。有些患病鹿虽然不死,但影响生茸、产仔,降低经济效益,给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消灭鹿结核病,从1989年9月开始我们根据细胞免疫的基本理论,对鹿结核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鹿的选择:选择1989~1992年,当年所产仔鹿和1~2周岁的鹿作免疫接种。 2.试验药物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20 0 0~ 2 0 0 1年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和政、临夏3个县的 8个乡、14个村农户饲养的牛羊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突然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的疫病。2年内共发生 14起 ,发病牛羊 6 8头 (只 ) ,死亡 6 3头 (只 ) ,急宰 5头 (只 ) ,致死率为 92 .6 %。其中牛发病 18头 (乳牛 3头 ) ,死亡 17头 (乳牛 3头 ) ,急宰1头 ,致死率为 94 .4 % ;羊发病 5 0只 ,死亡 4 6只 ,急宰 4只 ,致死率为 92 .0 %。初期因群众不了解该病 ,剥皮解剖病死畜 4 9头 (只 ) ,4头被群众分吃 ,确诊后督促群众深埋 15头 (只 )。1 临床症状发病牛羊都是突然发病 ,表现昏迷 …  相似文献   

9.
我省邵阳地区、邵阳市郊于1985年2~4月初次爆发了兔瘟病,共有274只家兔发病(其中长毛兔181只、短毛兔93只),发病率79%,死亡255只,致死率96.35%。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我们利用发病兔的内脏制成灭活苗,经试验室和临床使用治疗兔瘟病兔,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6~1987年对河南省周口、驻马店、南阳和安徽省太和等地区黄牛犊下痢症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流行病学调查1.发病情况:共调查黄牛犊1799头,发病1097头,发病率60.98%。死亡106头,死亡率为5.84%,致死率9.66%。2.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986年1~12月产犊1190头,发病率53.95%。但3、4、5月发病率分别为68.90%、63.87%、72.32%、为全年发病的最高峰。6、7、8月发病率下降,9、10、11月发病率又有所升高,12月至次年1、2月发病率又下降。即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3.发病年龄:统计70…  相似文献   

11.
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1988年从肃南县皇城羊场(非疫区)引进各种年龄细毛羊203只,1989年发生焦虫病104只,发病率51.2%,经治疗后仍死亡9只,致死率为8.6%。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1989年有羔羊94只,发生焦虫病66只,发病率70%,经治疗后死亡19只,致死率28.8%。1990年作者采用药物喷雾羊体灭蜱的方法,预防焦虫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病率分别下降为0和0.6%,无一死亡。具体防治方法 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的倍特(Butox),(又名敌杀死,有效成分为溴氢菊酯)。用其对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当年产羔羊143只,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324只,设对照羊22只,  相似文献   

12.
本病为犊牛、羔羊出生后脐孔有血管与肝、膀胱相连,犊、羔腰部弓起,当地群众称为“典古”。多年来在西藏部分地方有散在发生,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高。据初步统计,洛隆县1979年死于“典古”病的犊牛449头,致死率高达100%;索县、安多、加里、那曲县1977年至1979年累计发病20951头(只),死亡1109头(只);加查、朗县、桑日县1977年至1979年累计发病437头(只),死亡375头(只)。各地对该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某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生了主要以肺脏出现黄白色结节为特征、类似禽结核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达11.5%,经鉴定是由伪结核耶尔赞氏菌引起的雏鸡伪结核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采用青霉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一)发病情况 南京市某鸡场于1989年10月引进了一批罗斯商品代日龄雏,共4650只,从7日龄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3只,第2天死亡46只,以后每天死亡平均70只左右,最高的1天死亡达100只,整个发病过程中共死亡634只,死亡率达11.6%。用青霉素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后,疫情得以控制。(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肯走动,常常伏地;当病雏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后常常不到1天死亡。有的雏鸡生前无症状,突然死亡。病理变化,先后剖解近百只病死雏,早期死亡的90%的雏鸡肺脏上满布粟粒大乃至黄豆大的黄白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15.
1984年2月以来,无锡地区家兔中流行一种急性传染病,我们对流行区的15个乡、161个村、791个生产队、2746个疫点进行了调查,自1984年2~4月(73天内)共发病23045只,发病率平均55.54%,死亡21209只,致死率92.03%,死亡率为25~100%,平均为55.65%。死亡兔中98%以上是3~4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2月龄以内的幼龄兔很少发病死亡,即使死亡也是并发其他病。该病发生快、病势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是本地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单县单城镇某鹿场,近期发生以发病急、腹胀、死亡快为特征的疾病,共死亡4~6月龄、体格健壮、膘情较好的幼鹿8只。发病突然,常在2~3h内死亡,死前表现腹胀、不安,卧地不起,有时腹胀可很快消失。对病鹿曾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无效。剖检变化死鹿腹水增多呈暗...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昭苏垦区的绵羊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并伴有神经症状和部分母羊流产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检查及微生物学检验 ,诊断为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垦区现有新疆细毛羊 30余万只 ,近年来随着牧民定居和畜牧业投入的加大 ,羊群冬季逐渐以舍饲和饲喂青贮、微贮饲料为主。 1999年 3月该垦区某团有 1群羊发病 ,初期病羊精神沉郁 ,步态不稳 ,2— 3d后出现神经症状 ,孕羊流产。从 3月 15—31日该群羊共发病 36只 ,死亡 2 5只 ,发病率 15 .7% ,致死率达78.0 %。 2 0 0 0年 3— 4月 ,该团又有 2群羊出现上述病症 ,前后共发病 2 5…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滨州地区某种羊场 13周龄波尔山羊羔羊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通过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 ,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 ,取得了满意效果。1 发病情况该种羊场是我国较早引入波尔山羊品种的羊场之一 ,具有一定的饲养管理经验。该场现有基础母羊 3 5只 ,所产 13周龄羔羊 65只 ,其中表现临床症状的有 2 2只 ,发病率为 3 3 .0 % ,死亡 3只 ,病死率为 13 .6%。发病后 ,该场技术人员曾用氯霉素、吡哌酸等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理想。2 临床症状病羊…  相似文献   

19.
农二师某鹿场饲养塔 里木马鹿700多头,1992 年6月鹿群发生了以败血 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60头,死亡24头,致死率4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病学 该鹿场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面,已有30多年的养鹿史。鹿场以玉米面、米糠、棉仔饼、苜蓿为主要饲料,全年舍饲。1992年6月3日至7月15日先后发病60头,死亡24头,其中成年公鹿22头,成年母鹿1头,周岁公鹿1头。  相似文献   

20.
1986年4~9月份,在武威地区的某鸡场,15~120日龄鸡只接连发病和死亡,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发病率达80%以上,致死率为87.6%。9月份该鸡场将5只病鸡送检我中心实验室,均分离出绿脓杆菌,其中1只还分离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并经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传染病教研组复检,予以确认。 (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颈呈蹲状,肉髯鲜红,两翅下垂,稍有食欲。随着病程进展,体温升高1~2℃,舌面及腭裂两侧出现小米粒大小淡黄色化脓病灶,微凸于舌面,病鸡食欲废绝,羽毛蓬乱,失去光泽。后期鸡体极度消瘦,多皮屑、脱毛,髯发紫,排灰白色稀粪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