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我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2.
周杰 《理论视野》2005,(6):29-32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出发点和关键。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才能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才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结论和理论结晶,在新的时代和实践条件下,其发展将更好地坚持科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兼顾意识形态取向的前提下彰显学术取向,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真理,促进理论发展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看,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一以贯之的,但是,在不同形势和任务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实质和经验原则又有一定差别.在当前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内涵实质上看,就是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发展的新实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经验上看,就是要正确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科学真理与价值需求的关系、科学体系与理论精髓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日益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大众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与世界现代化不一样的形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实际和中国历史之中,毕生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特殊问题。对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思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了两大启示: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理论体系应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也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当前,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明确理论创新的源泉和起点,从中国经济的现实逻辑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科学地对待国外经济理论,需要辩证地认识、合理地借鉴、广泛地吸收。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把握,探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之处,把握在坚持中发展与在发展中坚持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还需要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8.
《廉政文化研究》2013,(3):92-92
毛泽东留下两份历史遗产,一份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份是毛泽东晚年教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关于重视国情分析、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思想,关于理论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中国化表现。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来看,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实践精神取向,即从本体的层面看,它以"感性世界"为其对象取向;从人学层面看,它以"以人为本"为其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追求"科学发展"的进步取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生成具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它有特定的内容;从实践逻辑看,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8,(2):5-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态科学理论和中国优秀生态伦理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时态与共时态辩证关系的视角考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演进,体现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科学地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演进轨迹,分析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对于在实践层面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奔前 《学理论》2009,(12):18-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的实践分析,不仅有助干我们从理论上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诉诸于实践。实践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实践的方式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确的方向,在不断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交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关系:第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作为理论指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第三,有着几千年社会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和纽带,是承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话语特点决定了我们无法从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中建构一种适合新时代的中国需要的完整形态的正义理论,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将公平正义纳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视野、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以审视与沉思,把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置于“小康社会”“美好生活”“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色彩的话语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具体化、现实化。为此,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正义的理论成果打通与当代中国实践的相遇,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时代意涵。而“两个结合”则是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即从现实需要和现实规约逻辑起点出发,从中国传统正义观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正义”和“历史正义”思想的贯通处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中,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前提,正确认识中国实际是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是关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的方法论,首先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根本方法和科学世界观;其次要对中国实际进行客观、全面的估量和分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客观依据;再次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回顾总结党的理论创新史得出的一个重要评价性论断。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两大难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拥有多重内涵,呈现整体性特征。这一过程在实践中的拓展,给实现"中国化"主体的历史创造性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依托于党的实践而转化为现实,凝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中,表现为理论生长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聚焦了主体能动性与客观"时势"的统一,由此催生了"习近平思想"的产生。"习近平思想"的形成,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凝结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聚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联系所赋予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必然性在主客观统一中的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应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进行历史的三时态分析.从历时态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从共时态的视角总结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从现时态分析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思路和原则,实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接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一项创新性研究,它是在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础上,揭示理论接受的内在规律,旨在使社会实践主体更好地接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实践向前发展.从学术发展角度,在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属性、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健康成长共三个方面,阐述了该项研究所提供的理论帮助,为学界清晰地认识该项研究的学术价值提供有益帮助,为进一步开展该项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不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以独到的视野、超前的思维、敏锐的观察,从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毛泽东不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