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干扰因素,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美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表明,经过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调整,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新框架已基本明朗。这是70年代以来最重大的调整,已经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调整的背景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因为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和1996年3月所谓的台湾“总统”直接选举,变得十分突出,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稳定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政界不得不高度关注台湾问题及其影响,并着手对美国的台湾…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新调整与中美关系走向”研讨会发言摘要〔编者按〕吉林省美国经济学会、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于1997年11月15日共同举办了“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新调整与中美关系走向”研讨会。研究美国问题、亚太问题的部分在长专...  相似文献   

3.
1997年十件国际大事甘爱兰一、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10月26日,应克林顿总统邀请,江主席对美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表示: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国应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4.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从国际体系内的霸权国家与国际体系外的相对较弱国家之间的关系,演变为国际体系内的守成强国与崛起强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变化导致中美关系告别了过去四十余年的"接触—融入"战略框架。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后,两国需要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新的战略稳定框架,以确保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国迄今尚未能形成可以为两国关系实践提供战略指导的新框架与新论述。美国方面出现了以亚太政策代替中国政策等问题;中国方面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概念也未能获得美方很好地理解与接受。因此,过去几年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缺乏宏观战略共识指引的新时期。这是过去几年中美关系中的竞争面、消极面日益凸显的重要原因。让人鼓舞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危机管控、全球议题合作等领域,正在以逐案处理的方式,为两国摸索新的利益边界。这种探索或许能够导致中美两国形成新的稳定框架,其产生的"正能量"与中美结构性矛盾自然产生的"负能量"之间的"竞赛"将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关系的移动方向。不过,两国领导人的这种尝试未来也将面临美国政治周期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三次思想大解放则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思想解放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思想解放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开始,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从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开始,突破了“公”和“私”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特点,即双方在众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同时又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在中美关系中,互利合作与对立或对抗并存。这反映了中美这两个具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关系的内在矛盾性。中美关系的这一特点将会长期存在,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影响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四个因素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即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台湾问题,其中前两个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后两个因素则起着阻碍和制约作…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60年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系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中美关系60年来的跌宕起伏,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大局出发把握分歧,努力推进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中美和平共处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必然选择。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仍不可避免,但不会是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在两国相互依存的大背景下,合作共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中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主席去年10月访美,使正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实现了方向性转折。今年6月,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是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美国对华政策侧重点出现新变化,在最关键的台湾问题上,也随之有了微妙变化。美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安全战略思想出现重大变化和中国全球战略地位上升等。中美关系前景:美将继续实施“全面接触政策”,对反华势力予以遏制;不会放弃对中国采取防范和遏制举措,具体问题上会有碰撞;美国内政策可能继续产生负面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中美两国抓住机遇,共同努力,就能把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带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中美关系走向何方这一问题是很多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从去年中美关系的变化可以展望明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据定量衡量,2006年的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波折不大,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国发2号文件执行以来,黑龙江省对俄边贸已经逐步走出低谷,进入稳步增长的新阶段。1997年实现边贸额8亿美元,1998年突破12亿美元大关,今年前5个月对俄进出口势头良好,年贸易总额将超出去年已成定局。1996年6月2日中俄两国政府正式换文,确认了绥芬河和黑河边民互市贸易区享受优惠政策的地位,这不仅是中俄边民互市贸易的新突破,而且为黑龙江省实现对俄边贸新一轮升级提供了契机。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确保对俄边贸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各级领导机关和外贸部门参考。一、边贸形式…  相似文献   

11.
跌宕起伏继往开来--浅析中美关系及其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公报”发表30年来,中美关系风波不断,曲折起伏,但总体上向前发展,呈螺旋性上升态势。中美经济关系好于和高于政治关系。中美关系所以能在颠簸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在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正确的对美方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负面因素对中美关系造成干扰,但始终未成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三个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否遵循“三个公报”是检验中美关系好坏的试金石和晴雨表。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我认为要重点把握三个新特点:第一点,准确把握中美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从战略全局和宏观上理解新时期中美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正在成形的美国对华政策、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和中美关系的趋势及若干审视等3个方面对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必须客观全面地分析世界格局、亚太形势和中美关系的相互关系,从全面的长远观点看待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在处理对美关系问题上,始终做到不急不躁、进退有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2022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也将见证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50周年,还将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凸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周敏凯 《和平与发展》2012,(3):7-12,77-80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奥巴马上台后中关关系大起大落,两个《中美联合声明》对中美关系作出新定位,但是奥巴马政府又在积极实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从“接触加遏制”向“合作加牵滞”调整的新取向,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是,中国迅速和平崛起,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美国需要做出必要的回应。美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不能简单解读为战略围堵中国。但要落实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依然存在战略互信基础脆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0多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变化。今天,中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中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表述和新要求。中美双方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 要威胁和对手;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 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 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 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关系面临战略选择楚树龙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中美关系正处于决定冷战后两国关系长期性质的重要时刻,两国面临在21世纪是合作还是对抗的战略选择。中国选择的方针是“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但也要看美国的态度;美国今年大选前对华关系有改善,但战略方针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 登高望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4月初“撞机事件”发生以来 ,中美关系骤然下滑。 7月底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 ,中美关系出现回升的契机。在中美关系这一“马鞍形”的跌宕起伏中 ,国际问题研究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曾出现一定分歧。例如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时代主题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是否已“东移” ,中国的国际环境是否发生质的恶化 ,中美两国是否必然走向全面对抗 ,等等。本文旨在通过辩证的方法 ,以全局的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一、对国际形势的几点看法(一 )“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时代主题问题世界形势并没有发生冷战结束那样沧海桑田般的…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探讨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新发展、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带来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中美关系的基本结构虽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内涵和实质却正出现重大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的背景和主题发生变化、战略重要性上升、深度和广度同步增强及美国对华战略正在形成新的框架等。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中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中美两国战略观的转变及国际大背景的变化。中国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今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将面临如何适应美国对华战略的新变化、如何面对中美关系的新变化、如何把握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生态的新变化等三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