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4)
克林顿签署达马托法案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一项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法案(达马托法案),表示要对在这两个国家投资的外国公司予以惩罚。 这一法案出台后立即遭到欧盟、巴西、古巴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8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讲演 时宣布,他“暂不授权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从而把有关这一问题的决定权留给了下任总统。克林顿的声明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世界各主要大国和舆论界都立即作出反应,予以审慎的、有保留的肯定。种种迹象表明,克林顿作出这一决定,并非出于本意,实属无可奈何之举。 NMD计划的出笼标志着冷战的阴魂在美国始终未散。因此,它刚一出笼就立即遭到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激烈反对。为数众多的美国人和各类组织以各种方式反对NMD计划。数十名世界著名的诺贝尔物…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3)
克林顿签署赫尔姆斯—伯顿法案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2日签署强化经济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该法案是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杰西·赫尔姆斯和共和党众议员丹·伯顿1995年秋提出的,其正式名称是“古巴自由和民主声援法”,旨在强化美国对古巴长期实行的经济封锁,阻止外国公司在古巴投资,企图颠覆古巴现政权。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1)
美国决定缓施赫—伯法部分条款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16日发表声明,宣布将旨在强化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条款的实施时间推迟6个月,即把8月1日生效推迟到明年初再作定论。赫尔姆斯—伯顿法的目的在于向同古巴有经贸关系的外国公司施加压力,以便进一步孤立和制裁古巴。这项法案遭到美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要求克林顿否决这项法案,否则将对美国进行反制裁。 葡语国家共同体成立 世界上7个葡萄牙语国家(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引起包括欧洲联盟成员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应,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严厉谴责这一法案,欧盟15国8日对美国顽固实施达马托法正式提出强烈抗议。这是欧美就赫-伯法发生争执后,在贸易制裁问题上的再次交锋。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间,关于美国要军事打击伊拉克一事,国际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种反对是否会阻止美国“倒萨”的军事行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战略企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时近年终岁尾,美国总统克林顿12月12日至15日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克林顿主持巴以领导人10月23日签署怀伊临时和平协议外交行动的延续。从怀伊协议到克林顿中东之行,表明美国为维护其中东和平主导地位和保护自身石油和安全利益,加大了...  相似文献   

8.
10月初,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应邀对美国进行两天正式访问。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分别会见了钱其琛外长;钱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两项联合声明,此外还会见了商务部长布朗和美国资深参议员。正如钱其琛外长所说,他的这次正式访问“是一次坦率、务实、有成果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5)
美国东部时间1月19日晚9时,克林顿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了1999年国情咨文。克林顿称这是本世纪美国的最后一篇国情咨文,是下个世纪的美国人不会遗忘的咨文。不过,在世人看来,这篇咨文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是它发表的背景特别:在克林顿演讲之际,他正遭到国会的弹...  相似文献   

10.
克林顿在美国经济持续衰退、社会弊端丛生的形势下,顺应美国民众思变的心理,打出“变革”的旗子,以压倒优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目前,克林顿正为1993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作准备。尽管他上台执政后的首要任务将是处理棘手的经济、社会等国内问题,他也无法忽视对外政策问题。 从克林顿在竞选中的言论可以  相似文献   

1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7)
克林顿访问俄罗斯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国际关系、军事领域相互信任以及经贸合作等问题的一系列双边文件。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位总统都指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陈铭 《瞭望》1996,(35)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将惩罚在伊朗、利比亚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4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公司,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对。这对伊朗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首都德黑兰像往常一样平静,没有出现去年6月美国宣布对伊朗制裁后的经济动荡、政治恐慌。  相似文献   

13.
刘江 《瞭望》1998,(24)
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刘江克林顿总统是自1989年以来第一位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对克林顿的中国之行,中美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都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国际舆论界也十分关注。长风破浪中美合作势头良好去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思维逻辑是,乘俄罗斯无力、中国无意进行新的军备竞赛之际向两国挑战●美国会已有人在叫嚣,“花600亿美元拖垮中国”当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美国向全球发出了一个不祥的信号。新任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相继就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发表言论,口径一致地表示要继续发展及部署这一系统。美国新政府的这一立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给21世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投下了阴影。新班子坚持强硬立场去年9月1日,鉴于国内外的反对以及数次试验失败,克林顿总统宣布,由于对国家导弹防…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 的强烈反对,于12月13 日宣布美国决定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ABM)。诚如美国媒体所指出的,这是现代史上美国首次公开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说退出,其实是撕毁。这表明,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世界上一超独霸的地位为所欲为;也表明,俄罗斯作为主要当事国的另一方无可奈何。无论怎样,美国这一单方面毁约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破坏全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进入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竞争新时期。自1993年以来,世界各大国都在国际科技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以突出科技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服务的目标。一、确立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层中的地位和作用自1992年以来,英国内阁重新设立科技部长,比利时设立科技政策大臣,泰国成立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1993年11月克林顿签署总统令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4年,印度。埃及、匈牙利等国相继成立了由总理亲自出任主席的内阁科技委员会,各国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的宏观调控职能已形成一种世界趋势。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10月5日签署了总额达2889亿美元的2000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这项预算比1999财政年度国防预算增加了180亿美元,是冷战结束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与此同时,克林顿今年1月曾表示,他希望从2000年至2005年的6年中将国家的军费开支增加1000亿美元。分析家们认为,在许多国家逐年减少军费的情况下,美国却如此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军事能力和谋求战略优势,以便确保和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向以世界领袖自居的美国,不仅要极力保持这种得来不易的地位,而且要进一步确立其…  相似文献   

18.
贾秀东 《瞭望》2020,(13):12-12
近来,美国少数政客借新冠肺炎疫情污名化中国,不仅激起中国和全球华人的反对,也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大多数美国舆论的批评3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媒体表示,不会再拿“中国病毒”做文章,但25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七国集团(G7)成员国外长会上再提“武汉病毒”。G7外长会未能形成联合声明,原因就是部分国家拒绝美国在联合声明中用“武汉病毒”来称呼新冠病毒。  相似文献   

19.
在克林顿主持下的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戴维营和 谈”刚一结束,克林顿就 耐不住性子,表演了他的“公正”三 部曲。 7月25日在和谈结束后不到两小时,克林顿就刻意抬高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相应贬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和谈中所起的作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为克林顿“点睛”说,阿拉法特“一直不愿为和平多走一步”。克林顿的话遭到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批评:“称赞一方,谴责一方一向是政治手段。但这使得将来难以安排需要双方都信任的斡旋者的谈判。”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已“不再适合做中东和平的调解人”。这…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20日,第五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以88票对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中、俄等国联合提出的决议案,呼吁缔约国全面和严格遵守1972年美国和原苏联达成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不发展、不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强调该条约是维护世界和平和战略稳定的重要基石。继54届联大之后,本届联大再次通过类似决议,充分显示国际社会反对美国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决心。美国为谋求“攻防兼备”的绝对优势军事能力,近几年来,加紧发展NMD。1999年3月,美国会通过建立NMD的法案,7日克林顿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