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昊亮 《法学杂志》2005,5(4):124-126
基因原材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但是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在一个基因专利动辄获利上亿美元的情况下,显得极不合理。虽然知识产权制度是以保护智力创造者的利益为目的的,但是它也从来没有忽视物质提供者的利益,这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规定。我们应该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确定为物质提供者,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有利于基因原材料提供者与基因开发者的利益平衡,也有利于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龙 《法学》2012,(2):94-102
21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基因科技迅猛发展并带来巨大产业回报,基因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成为基因技术研究成果之源泉。人类基因蕴含着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其利益关系涉及主体众多,就谁应享有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问题,各国理论观点纷呈,尚未求得一致。"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说"较好地克服了其他学说存在的不足,通过"告知后同意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了利益平衡:在给予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保护的同时,认可研发者对基因技术成果的权益;在承认人体组织提供者直接分享利益的同时,认可其他主体通过对技术成果的国家税收、强制许可、合理使用等实现的间接分享,鼓励非金钱形式的直接分享。  相似文献   

3.
论人体基因提供者在基因技术专利中的利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对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和人体基因提供者利益问题的规定是失衡的,严重偏向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对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进行保护十分必要.立法应当充分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应当采取立法机制和市场机制并用的办法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4.
跨国人类基因资源提取的法律保护最近因为某些资深媒体对哈佛大学在安徽农村人类基因研究项目违规操作的质疑而沸沸扬扬。文章从人类基因样本提供者对其样本权利的定性出发,从案例及其理论澄清等角度对基因样本的权利归属作了定位,自然引出了关于受试者同意权和知情权的国际法律保护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相关规定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实现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志红 《河北法学》2005,23(2):104-106
人类基因提供者应分享基因专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但因与研究者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正当的提供途径,基因提供者的利益难以实现。从基因提供者利益难以实现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利益分享的原则,论述了利益分享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益分享的途径。只有找到具体完备的实施方法,人类基因提供者的利益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正发生着巨大地变革,“生物技术时代”已然到来.但是,如何在享受基因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基因提供者给予全面合理的保护也成为了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由于基因信息能够在医疗、诊断、医药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与之相关的财产利益纠纷便不可避免的出现,现有的隐私权保护与侵权法保护的模式已不足以为个人对其基因提供者提供保护.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权利对基因提供者进行保护、平衡各方利益,这一需求已愈加迫切.  相似文献   

7.
基因专利是特殊的专利制度。申请时应注重程序的公开性,本着专利的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进行实质审查,其范围应包括基因成分专利和用途专利,在专利基因原材料的提供者和基因专利者的利益平衡中要注意原生权利和衍生权利的区别,注意保护基因提供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 1世纪 ,基因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 ,是基因技术研究成果之源泉。在给予基因技术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 ,不应忽视基因提供者的利益 ,即采集基因时应征得基因所有人的同意并给予经济补偿 ,取得研究成果后基因提供者有权分享利益。该利益分享并非基于伦理准则 ,而是有其法律基础的 ,包括人格权保护理论与专利权归属理论。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实现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尚志红 《法学杂志》2005,26(2):131-133
人类基因提供者应分享基因专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但因与研究者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正当的提供途径,基因提供者的利益难以实现。本文从基因提供者利益难以实现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利益分享的原则,论述了利益分享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益分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理界对是否赋予基因本身和基因技术专利法保护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认为基因本身和基因技术是具有可专利性的,但不能以此为由,全面抹杀传统的原则和宗旨。为了协调好国家、基因提供者与基因专利权人之间的利益,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立专门机构对涉外基因专利进行统一管理,以防止基因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农民权”,认定基因是一种由国家和基因提供者共同所有的财产,使广大农民也能分享专利权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王康 《法律科学》2011,(5):57-66
人类基因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利益,通过法解释的路径能够在私法上生成基因权概念。在私法上,基因权是人基于自己的特定基因而享有的权利,属于人格权范畴,包括基因平等权、基因自主权、基因隐私权、基因公开权等。基因公开权具有财产权属性,是基因人格权在不可让渡规则下的延伸,公开只是基因人格利益的物化之利用。基因权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于自然权利的实质法源。基因权的法价值在于人性尊严之表彰、人格利益之维护、技术理性之历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基因平等权是一项与科学权力相关的人类权利 ,是指非正常基因携带者应当在学习、就业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权利 ,不应受到任何歧视。目前它具有技术依赖性和主体广泛性两个基本特征。我国应从制度和立法上保障公民的基因平等权  相似文献   

13.
戴剑波  黄连琼 《证据科学》2003,10(4):222-224
基因平等权是一项与科学权力相关的人类权利,是指非正常基因携带者应当在学习、就业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权利,不应受到任何歧视.目前它具有技术依赖性和主体广泛性两个基本特征.我国应从制度和立法上保障公民的基因平等权.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遗传学进展使得基因编辑技术很适合治疗人类遗传疾病,技术一旦进步到可实用性,就必须在法律上进行严肃对待,允许还是禁止都应当给出强有力的理由,即辩护是否存在权利。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其门槛在于以恢复潜在者的未来健康为标准。欧盟的反尊严论立场过于强硬,而与此相对的自由主义优生学对于生命的理解又是单一的。基于对生命多元性的理解和对人的自主性的维护,潜在者能够并应当拥有两大权利:一是恢复潜在者的未来健康权;二是拥有一种开放性未来的权利。这两大权利既能表明恢复健康是必要的,同时又能揭示增强性的基因修复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和实践界关于人类基因财产权存在一定争议。实质保障人的自由意志,真正体现人格尊严,是对人类基因确立财产权的道德和法理依据。对基因财产权的确立,可以促进生物科技的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建立人类基因财产权,从法制角度,需要在立法、司法领域明确权利内容和权利实现方式。在法制相对不健全的情形下,私人主体的契约安排是合理的补充和救济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因研究中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是基因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国家应当建立严密的基因资源保护制度 ,引导公民建立基因资源的保护意识 ,支持公民通过知情同意权的实现与国家协力共同保护基因资源。采集血样是研究人体基因的常见方式 ,只要这种研究不是纯公益性质 ,血样就是获取商业利润的物质基础。血样提供者和采集血样者各应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基因技术法研究作者:刘长秋刘迎霜出版者:法律出版社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基因技术法律问题的生命法学专著,从基因技术所引发的法律问题着手,对基因权利、基因技术引发的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论析,并从部门法学的角度探讨了基因技术的民法、刑法、行政法及国际法调整;此外,本书还专门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角度对基因技术法进行了探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学术研究上的空白。生命法学探析作者:倪正茂出版者:法律出版社《生命法学探析》为作者《生命法学引论》(2005年5月出版)的续著,进而探讨了生命社会关系及其法律调节的源头与发展,生…  相似文献   

18.
张宏 《河北法学》2006,24(9):151-154
由于基因科学迅速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显突出.从民法上的隐私权出发,提出基因隐私权的概念,并继而探讨基因隐私权与其他权利,尤其是基因知情权的冲突.通过比较美国与我国对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对基因隐私权进行系统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权利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文化权利与公民所享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一样,都是公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所必须享有的法律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公民权利是社会主义事业一贯的宗旨。从宪法角度来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最主要的是应当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应当在宪法文本中明确文化权利的基本权利宪法地位,明确国家和政府在保障文化权利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或义务,加强对文化权利的平等性的保护以及应当制定文化基本法律,来保障文化权利的实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0.
信托内部权利结构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许明 《法学论坛》2002,17(6):82-86
信托内部权利体系由信托主体对信托财产的权利和信托主体之间的权利构成。围绕对信托财产的权利 ,形成了英美法系的“双重财产权说”和大陆法系的“受托人所有权说”、“法主体说”、“均无所有权说”。这些学说 ,难以科学地说明信托财产权利的本质 ,同时 ,也影响到对各主体之间权利作出正确定位。准确构建信托内部权利结构 ,应当是委托人享有信托财产所有权 ,受托人享有管理经营权 ,受益人享有受益权。并在此基础上 ,对各信托主体之间的权利作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