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利民 《传承》2013,(3):96-9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焦裕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秉承焦裕禄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创造力,提升民族精神竞争力,必定会为民族精神的升华提供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一次次的民族危机,民族精神问题被严峻地摆到了整个民族面前,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也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日益深化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一次历史的梳理,对于全面把握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概况,并进一步深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目前已有研究中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十分少见,尽管也有一些研究者做过一些民族精神研究的综述,但关注点大都是放在具体论点的对比分析上,很少有人从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史进行考察,本文拟做此尝试,以推进民族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民族精神试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认为,爱国主义、吸收包容、创新、团结互助等构成了土家族民族精神;土 家族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自身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4.
民族英才人物是民族的杰出代表,曾在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英才人物从其存在形式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说中的文化英雄,一类是“现实中”的杰出人物。前者虽不一定真实,但却作为一种象征被定格在人们超现实的理想之中,成为人们理想人格的化身和效法的典范。后者是历朝历代实实在在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民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缔造出许多精神形态,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1,(7):15-15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革命的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的、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沉淀和结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湖北宣传》2006,(10):8-9
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珠穆朗玛峰。长征精神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凝聚与折射出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郭艳春 《前沿》2009,(5):72-7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被提了出来,如何科学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内在统一性角度,阐述了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炎才 《学习与实践》2006,(10):120-132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其内涵主要围绕彰显民族整体精神、丰富民族理想精神、重铸民族人文精神和弘扬民族实践精神等方面展开。彰显民族整体精神涉及关注民族、国家、世界与人类社会,拓展了传统整体范围,并展示了一幅中华民族国家全方位近代化的美丽图景;丰富民族理想精神主要包括大同理想与人格理想两方面;重铸民族人文精神又体现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同、重视教育事业、谋求人的体、智、德全面发展,注重社会文化等;而弘扬民族实践精神则涵盖重“行”思想、内在实践与外在实践等内容。此四方面构成孙中山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诉求、核心理念、行为方式等获得新的时代提升。  相似文献   

9.
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核心,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又是孕育共同理想的沃土,并为理想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且与民族基本精神相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源自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90多年凝聚、形成的革命精神促进其理想信念日益弥坚。基于这种内在依存关系,可通过弘扬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来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彭其 《新东方》2010,(4):67-7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当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培育何种民族精神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理性和健康发展,既有“拿来主义”的主张,也有立足于本土的考量。但是民族精神的产生并不是无根的浮萍,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现行的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并不理想,这是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及大学生自身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仍然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注重诠释革命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注重发挥革命先烈的崇高革命精神对全体党员的教育作用,注意提炼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崛起、复兴和发展,有赖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塑造和培育。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新时期,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就高校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探讨民族精神问题,这必将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文化现象的根本是精神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文化的力量在根本上是精神力量,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影响综合国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一个民族,其文化越是经久不衰、丰富多彩,越是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越是强大。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力是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的内化整合功能是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民族精神的能动实践效用是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真正腾飞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8.
马志敏 《今日民族》2009,(11):55-56
民族博物馆在宣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工作不断加强,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笔者认为,面对浩如烟海、.有形或无形的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应该有更多的形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之所以根深蒂固,历久而弥新,是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返躬自省、不懈追求的理性精神中华民族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比较选择的现实生活实践中,铸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价值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属于意识形态中的文化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