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美旅伴     
皓月 《廉政瞭望》2012,(1):73-73
我几乎总是独自旅行。按理说,这不是个好主意:别的且不说,光说花费一项,一个人旅行就不是聪明人的办法:一个房间一个人住那么多钱,两个人住也那么多钱;一辆车一个人坐那么多钱,两个人坐也那么多钱……还不谈那份寂寞:等你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总要身边有个人理会得你的“登临意”,才不辜负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2.
家庭账册     
夏海 《新湘评论》2008,(12):15-16
父亲平时喜欢记账,20多年来,他记录了30多本大大小小的账册。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记家庭账册,记账缘于家庭贫困,居家过日子要精打细算,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口上,账也要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记账特别仔细,记账本上写得密密麻麻,都是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账,连5分钱豆腐、2分钱火柴之类的小账都要上账。  相似文献   

3.
家庭账册     
夏海 《学习导报》2008,(12):15-16
父亲平时喜欢记账,20多年来,他记录了30多本大大小小的账册。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记家庭账册,记账缘于家庭贫困,居家过日子要精打细算,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口上,账也要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记账特别仔细,记账本上写得密密麻麻,都是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账,连5分钱豆腐、2分钱火柴之类的小账都要上账。  相似文献   

4.
吕传彬 《党课》2013,(12):79-79
理财已渐成时尚。但怎样理财,每个家庭各有各的招数。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家庭理财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做好日常开支账。日常开支账是家庭理财中的第一本账,也是最关键的一本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这个账本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立了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账户。一般来讲,一个家庭的日常收支可以用以下一些账户来统筹:家庭共用的现金(备用金)、各个家庭成员手上的现金、活期存款、信用卡、个人支票。  相似文献   

5.
清泉洗心     
一算“政治账”,我自毁前程。 二算“经济账”,我倾家荡产。 三算“名誉账”,我身败名裂。 四算“家庭账”,我夫离女散。 五算“亲情账”,我众叛亲离。 六算“自由账”,我自陷牢笼。 七算“健康账”,我身心交瘁。  相似文献   

6.
1998年8月,35岁的廖绍华接手了重庆机床厂的“烂摊子”:年亏损4000多万元,账上仅有5万元流动资金。因无钱缴费,水电被停,工厂像个古战场,到处堆满钢铁,却无法生产……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9,(9):25-27
我叫冯润,是北京市财政局预算处干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家过日子都得有钱!管好北京这个大家庭的“钱”,就是我们财政局的工作。而我们搞预算的,就相当于家里的账房先生,管的就是“账”。下面,我就盘盘咱们北京这本大家庭的账。  相似文献   

8.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  相似文献   

9.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一世,天天摆弄钱,但不少人总觉得揭不开它那云遮雾罩的神秘面纱,看不清它那另类的庐山真面目,因而不免发出了一声声哀叹:钱是什么东西?有人说,钱是“先人”,和祖宗一样神圣。因而,人类创造了一种“主义”,叫“拜金主义”。这个“主义”,好像人生的枷锁,使人迷信,使人神往,使人肝脑涂地、虔诚恭顺地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甘心情愿地做金钱的奴隶。有人说,钱是“神”,“钱能通神”,神通广大。正如西晋鲁褒生所著《钱神论》中说的:“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复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而且“岔争非钱不胜,幽…  相似文献   

12.
钱的忠告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庭”;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钱可以买到“美饰”,但买不到“美德”v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多11“智慧”;z钱可以买到“馅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友谊”;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顺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肉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  相似文献   

13.
钱姓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二,可谓大姓。姓钱与金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人姓钱不爱钱,有人姓钱偏爱钱,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原副区长钱增宏就是个爱钱的主儿。他钻进钱眼里不能自拔,利用职权大肆捞钱,演出了一幕幕捞钱闹剧,为官几十年,让人称道的政绩没有几件,可受贿捞钱的“成绩单”却是门门“优秀”。  相似文献   

14.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4,(15)
“腐败成本”该怎样计算有人细算了三笔“官员腐败成本”账。经济账:为不义之财放弃已有优厚待遇不值得;法纪账:贪赃枉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良心账:对不起组织、人民和家庭,将受到道德和良心的审判。这三笔账,算得一清二楚,全面、准确地阐释了“腐败成本”。但是,我感到这个算法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腐败者败露的可能性。如果腐败者败露的概率是零,那么形式上的惩罚再大、损失再多都无济于事。当腐败的好处大大地超过了“经济账”、“法律账”、“良心账”的总和,贪官们“前腐后继”也就不难理解了。(雪里埋)官员的责该怎样问近来…  相似文献   

15.
雇儿子打工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6-99
那还是多年前的一天,11岁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快乐大叔说:“爸爸,如果我自己挣的钱,我能自己支配吗?”望着孩子那天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快乐大叔不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  相似文献   

16.
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明代宋载土育说:“钱是英雄好汉。有了它诸般趁意,没了它寸步也难。”莎士比亚则厌恶地说:“金钱,这人类共同的娼妓。”在那种金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们对金钱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拜金主义”,把钱奉为万能之神;另一类则贬斥金钱,把它看作万恶之源。马克思给“钱”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钱,只不过是一种流通与分配的手段。它既非无所不能,又非万恶之渊薮。从货币到资本,又从资本到货币,真正的万恶之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至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列宁…  相似文献   

17.
赫鲁晓夫当上前苏联“一把手”后,一次去参观一个抽象派画展。看着看着,这位大人物便大骂起来:“这叫什么画,一头驴子用它的尾巴可以画得比这更好。”他还嫌不解气,又把负责画展的恩斯特叫来,臭骂了一顿。不料这个恩斯特不买他的账,竞反唇相讥:“你不是艺术家,也不懂美学,你对美术作品一窍不通。”赫鲁晓夫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又说出一番令世人“大开眼界”的话:“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干部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党的领袖,因此,我现在当然懂得。”说完,他又…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党员干部和关键重要岗位人员来说,有一笔账不可不算,那就是廉政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自懂事起就有了算经济账、算学习账、算生活账等概念。有些账,我们不必放在心上;有些账,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党员干部和关键重要岗位人员来说,有一笔账不可不算,那就是廉政账。算好了廉政账,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就会一清二楚;算好了廉政账,也就选对了自己的人生路,更是对自己、家庭、单位、党组织多层面的负责。廉政账这笔"大账"里面还具体分为三笔账。  相似文献   

19.
个性话     
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在教育上花再多钱都值得,对教育投入不能只算眼前账,而是要算大账、活账、长远账。我和黄华华同志就是要带头做好广东教育的后勤部长。 ——9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说  相似文献   

20.
据6月11日出版的《京华时报》报道,在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肃地说:“一些地方钱拨下去了,再迟迟不开工,我们就要依法把那些趴在账上多年的财政拨款收回来,调到那些中央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上去,调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去!”曾几何时,“乱花钱”“乱办事”成为人们诟病地方官员好大喜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