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曾出访过的国家有70多个,行程60多万公里,在空中和外国的土地上的时间总共有364天。  相似文献   

2.
记者:丛老,请您谈谈周恩来晚年出访的情况和主要特点. 丛文滋:周总理晚年曾出访过七次,并且只访问了越南和朝鲜两国.周总理晚年出访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随行人员要少.二是每次出访只去一个国家,而且访问时间很短.三是多次提出简化外交礼仪.  相似文献   

3.
<正>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68周年之际,由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远航访问编队,从上海黄浦江畔起航,将赴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余个国家进行为期近180天的友好访问。这次任务是人民海军历史上访问国家最多、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远航访问。  相似文献   

4.
速览·国际     
美国在亚洲密集展开“平衡中国外交” 7月10日-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越南,这是她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第三次访越。11日,希拉里成为57年来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国务卿。13日,希拉里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东盟峰会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部长级会议。在此之前,希拉里先后密集走访了日本、蒙古国、越南和老挝4个中国的邻国,毫不掩饰“平衡中国”的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5.
余玮 《世纪风采》2008,(7):20-24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打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领导人很少出访的惯例,先后访问了8个国家。一度“与世隔绝”的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触,中国人也随着邓小平出访的电视镜头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欧洲英、法、德、意四国,我担任代表团的发言人。这次出访前,胡耀邦同志问得特别仔细,比如,如果有记者问,欧洲有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只访问4个国家7我们一时想不出合适的答案。他说:"我们得实事求是地讲,不能骗人,不能所有国家都去,我又不是孙悟空会分身法。"他还问我们孙悟空的"分身法"应该  相似文献   

7.
李开盛 《学习月刊》2010,(17):47-48
以南沙群岛归属为核心的南海争端涉及六围七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中国大陆与台湾),已经困扰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许多年。近段时间.美国忽然高调介入。先是国务卿希拉里宣示南海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后有导弹驱逐舰“约翰.麦凯恩”号访问越南。南中国海上汹涌的波涛再次让国人感受到争端的复杂性与严峻性.如何有效反击外来干涉、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访中,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高举“反美大旗”,与众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在白俄罗斯、伊朗这两个美’国所谓“暴政前哨国”,查韦斯与这两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大肆抨击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访问伊朗的第二天,查韦斯还在德黑兰大学接受了内贾德总统颁发给他的伊朗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了全世界7O多个国家,出席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亚欧会议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等重大国际会议;这一年,有SO多个国家的10O多位』总统、副总统、总理、副总理以及议会领导人未。外长相继来华访问,呈现出一派“客从四方来,用火速天下”的利‘交景象。为方便读者的学习,现将中外八层互访的部分资料整理上。下:一、我国高层领导的出访l月11日至ZO日,钱其深…  相似文献   

10.
路遥 《湘潮》2005,(3):45-45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多次明确表示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既不曾访问过苏联也没有访问过东欧及东南欧各国。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东欧及东南欧各国依旧不曾访问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毛泽东真的疏于出访?其实不然。建国前精力十分充沛的毛泽东是非常愿意出访外国的。他尤其重视通过出访人民民主国家去借鉴他们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早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一再要求访问苏联和东欧、东南欧一系列国家,但是都被斯大林一…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7人前往法国、意大利,对其新闻界进行了考察访问.这次出访是巴黎新闻公会首次邀请我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也是对1999年8月巴黎新闻公会访问中国的回访.半个来月的出访时间虽然较紧,但是对法、意两国的新闻业及政治经济状况已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吴正龙 《学习导报》2012,(19):50-50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英国《新政治家》周刊撰文大谈运用“巧实力”的技巧。她任职不到4年,奔走访问近100个国家,摇唇鼓舌,可谓将“巧”字发挥到极致。让我们晒晒希拉里“巧实力”的“工具箱”,看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3.
吕春 《世纪风采》2008,(2):36-38
作为国家元首,毛泽东只出访过苏联一个国家。而上世纪50年代他曾计划访问波兰,但最终却没有成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中旬,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代表团一行8人出访俄罗斯。代表团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伟华同志带队,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助理巡视员、《北京党史》杂志副主编陆兵同志参加了此次出访活动,在俄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15.
国家领导人经常要出去访问,拿什么东西出去?以2011年为例,中央领导人出访,一共组了13个团,展现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歌舞。讲到贵州的文化,有一个事实就是贵州抱着一个金砖。贵州有苗绣,这是比苏绣还要伟大的东西。殷商时有饕餮文,而现在的苗绣,还有饕餮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对外交往十分活跃。特别是今年初以未,我国高层领导频繁出访,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亚、非、拉、欧、北美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更为举世瞩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六国为中非友好合作创立新的历史丰碑非洲有53个独车国家,约占不结盟国家的一半,占联合国成员国近1/3。非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世界向多批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陆非洲携手共进,具有极为重…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在这极富深远历史意义的8天时间里.邓小平除了同美国总统卡特等正式会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事活动。这其中,最耐人寻味、感人泪下的无疑是邓小平与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之前妻海伦·福斯特的会见。在这次会见中,邓小平意外地收到了一封42年前毛泽东写给自己的亲笔信。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抵达日本访问,随后还依次访问了印尼、韩国和中国。几乎与希拉里访日同时,日本公布了两则重要数字:一是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其内阁支持率为9.7%.比上月跌落7.7个百分点。不支持率则增加6.9个百分点,达76.2%:二是日本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经历1974年以来最快下滑速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实际减少12.7%。希拉里的外交处子秀.无疑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而美国国务卿半个世纪来异乎寻常地将首次外访地选在了亚洲.而不是以往惯常的欧洲或者中东.更是美国舆论反复炒作的话题。但是,国际舆论特别是中国国内更为关注的是,麻生政权还能支撑多久?未来中日关系走势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8,(10):32-33
邓小平复出后,打破“文革”期间领导人很少出访的惯例,先后访问了八个国家。特别是出访新加坡时,邓小平了解到,新加坡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十分注重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利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转移到海外的机会,不断从国外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使经济迅速腾飞起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达的“四小龙”之一。邓小平十分赞赏新加坡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决心把新加坡的这个“经”取走。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6,(22):53-54
20世纪30年代末,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先后派遣了“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和“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出访了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伊斯兰国家。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企图煽动西北穆斯林搞所谓“同回国”的分裂阴谋而奔走宜传,赢得了这些国家政府和广大穆斯林人民对我国抗日战争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这些国民外交活动的倡导者,就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回族社会活动家和爱国主义者马天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