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8年的秋天,整整12亩玉米以骄傲的姿态,齐唰唰地怀抱金灿灿的棒子,好像在为种植能手马正林正名:他当初顶着压力采取全膜覆盖集雨技术种植玉米很科学,全膜覆盖技术初次推广便大获成功!事实胜于雄辩,家里的人认可了,乡亲们打心眼里服了,争相表示要跟着马正林种玉米。此时此刻,马正林百感交集,件件往事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2.
旱灾里的微笑 8月29日傍晚,75岁的潘仁和弯着腰在地里割草,“包谷都干死了,砍下来的玉米杆牛都不吃。”他说。  相似文献   

3.
前次农忙时,我带着儿子回老家:帮父母掰玉米、刨红薯,腾好地种麦子……由于村里玉米收割机少,我们人工掰玉米时发现了一只我们称为“扁担”的昆虫。儿子拿着它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呀”。想自己儿时庄稼地里“扁担”、蝗虫到处乱飞,绝不会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4.
《前线》1960,(8)
一九五九年房山县城关公社南韩继生产队推行了大面积间作复种。他们实行了小麦,麦茬白薯和晚玉米复种间作,春白薯和早玉米间作,玉米和豆子、高粱和豆子间作,谷子、豆子、高粱混间作,甚至在棉花、花生地里利用它们的白背、空隙地间种上了萝卜、芝麻、谷子等。结果,一亩地顶上往年一亩半地用。在八百六十二亩粮食作物土地上,获得了平均亩产八百九十五斤粮食的丰收。还从粮食地里收获了大量蔬菜。  相似文献   

5.
崔海昀 《党建》2009,(10):43-43
1999年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在山西侯马李奉襄家的小院里,玉米、谷子等秋收作物显露着日子的喜悦和殷实。  相似文献   

6.
经营之道     
经营之道由“玉米爽”所想到的●阿文北京市某公司新近开发出一种名字叫“玉米爽”的饮料,上市后十分畅销,成为风靡全市的新饮料。“玉米爽”用优质嫩玉米作原料,既完整地保留了嫩玉米的籽粒,又保留全部的营养物质,使之成为能喝的“液体玉米”。“玉米爽”的开发很有...  相似文献   

7.
李昭 《四川党史》2002,(2):41-42
在四川的大小商场里,你可以看到“瑞玉”牌系列大米总是摆在显著的位置,“民以食为天,瑞玉米当先”这句话也广为人知,因为电视里常播出。有些长期吃“瑞玉”牌系列大米的人无“瑞玉”米不买,无“瑞玉”米不香。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07,(7):35-35
近日,记者接到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宝泉村村民反映,宝泉村小学将大部分操场承包给个人种植玉米,学生们只能在变成玉米地的操场旁边玩耍。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4,(3)
<正>去年十月,笔者在巴彦淖尔市德岭山镇小康村看到,广阔的田野里呈现出一派秋收繁忙的景象,农民们尽情地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村民王忠卖完最后一袋葵花后,美滋滋地算了笔账:我总共有130亩地,今年种了80亩葵花,50亩玉米,现在玉米还没卖,葵花今天卖完了。1亩葵花打了400多斤,1斤卖到了4块1,葵花总共卖了13万多元钱。"今年还不错,一辆‘现代’是有了。哈哈哈。"王忠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10.
朱丽娟 《党课》2013,(9):103-104
家住在山上。当收完玉米、花生、豆子这些大块耕地里的重要秋季作物后,人们便开始投入下一个忙碌的节目:出红薯。出红薯,就是收获红薯的意思,把红薯从地里刨出来。  相似文献   

11.
陆书鑫 《奋斗》2011,(12):35-36
万里大荒着金色,五谷丰仓硕果累。金秋十月,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在“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党支部书记吴刚率领27个“农业合作社”成员昼夜奋战在秋收一线,丰收的玉米源源不断地送进粮食处理中心,金灿灿的水稻似山峦叠嶂。职工万金和高兴地说:“今年合作社实现了玉米吨粮田,水稻单产达到786公斤,亩效益均能超干元。”  相似文献   

12.
又闻炊烟     
那年金秋,天空像洗过一样格外地蓝。广袤富饶的田野里,瓜果飘香、五谷丰登。骑着自行车在城郊体验乡村风情,别有一番情趣!眺望远处,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一个个玉米苞穗被"神奇的手""摘"下来,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收割机的拖斗内,一棵棵秸秆随即被粉碎后均匀地洒落在田埂上;紧接着,悬耕犁把土地翻了两尺多深,秸秆被埋入深土中。刚才还是秸秆与杂草横七竖八散乱的地面,转眼之间就被软软的黑土所覆盖,就像给大地罩了一件新装。  相似文献   

13.
雪后初霁,阳光灿烂,在这个足有5亩地的庭院里,农四师七十一团三连职工王爱军和妻子付芳霞有说有笑地干着活。饲草粉碎机欢快地旋转着,把玉米、黄豆秸秆粉成碎末。圈舍里牛哞羊咩马嘶鸣,显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富足景象。 前几年,王爱军种过地,开过车,因经营不善都没挣上钱。1999年,他东拼西凑借了2000元钱,买了3头母猪,产仔猪  相似文献   

14.
红天大日头,柳河涨得山响.柳河川里常这么个. 村人最揪心的是月牙湾里那一块金灿灿的玉米.听到水声,人们提着家伙忽啦啦一下子拥向河滩.走在最前面的是老村长、根田、拴宝、二狗子、三寡妇,那一地玉米就有他们的份儿.  相似文献   

15.
武俊喜 《党的建设》2012,(10):19-19
盛夏时节,我又一次来到临泽县新华镇大寨村。走进村子,但见一幢幢二层小楼新颖别致,一条条柏油马路通畅平直;连片种植的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颇具现代科技气息的暖棚圈舍里猪肥牛壮。田野里,制种玉米长势喜人;街巷中,老人孩子怡然自乐,整个小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鞠鹏 《当代贵州》2008,(18):6-6
9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河南考察工作。胡锦涛在焦作市武陟县万亩玉米丰产示范田察看玉米长势,抚摸着饱满的玉米穗语重心长地说:“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才行,否则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无法解决。政府要把粮食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玉米团长”是赵久然的微信和微博昵称。“我是研究玉米的,‘团长’就是带领一个团队做好玉米科技创新工作。”他笑着说。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增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从事玉米科研工作30多年,赵久然带领团队为实现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收获和耕耘     
一年一度,当农家田园里一株株玉米抽出籽粒盈实的棒子,一棵棵大豆结出串串饱满的豆荚;当北方原野的大雁又要振起羽翼开始做南下旅行之际,时令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相似文献   

19.
胡椒+红糖=去胃寒、玉米+豆类=优、空心菜=玉米须,主治糖尿病……位于成都市八里桥路的一家蔬菜店里,满墙都贴着营养搭配单,吸引了许多市民的注意。这是一家店面只有20平方米左右的小蔬菜店,连店名都没有,但大门上却贴了一副悦目的对  相似文献   

20.
听说山区有一种猴子,喜欢偷食玉米。当地的农民就把一只葫芦型的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里放入猴子们爱吃的玉米。到了晚上,猴子见到瓶中的玉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去去抓。结果玉米抓住了,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直到第二天早晨,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肯放开爪子。你一定会耻笑猴子的贪婪。这叫“拿得起”,却“放不下”。其实,不说猴子,就人而言,“拿得起”而“放不下”也是常有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拿得起”容易,咬咬牙,挺一挺,就能“拿起来,扛过去”。但要心甘情愿地“放得下”,却并非那么容易。所谓“放得下”,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