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前进》2009,(11):I0002-I0002
2009年10月13日,寿阳县隆重举行2009中国·寿阳福寿文化旅游节开幕暨十大民心工程竣工庆典活动。本次中国·寿阳福寿文化旅游节以“游帝师故里、品福寿文化”为主题,旨在深度挖掘寿星文化、祁氏文化的深厚内涵,打造具有寿阳特色的文化品牌,是寿阳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7)
正“十三五”,旅游工作继续按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西部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回族文化展示地的发展方向,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四个永宁”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旅游兴县”战略品牌,招商引资,重点实施并初步实现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黄河金岸·华夏河图,中阿文化城,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项目建设,顺应旅游市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转向休闲度假产品为主,以团队旅游为主转向散客旅游为主,以  相似文献   

3.
正"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已成为颇具广西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成为壮乡儿女增强文化自觉、展示文化自信的窗口。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中,我区以民族文化共建共享为指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备齐全,培育精品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服务品牌,让汩汩文化"清泉"浇灌百姓心田,让精神文明之花沁心入脾。  相似文献   

4.
唐秋艳 《当代广西》2012,(12):22-23
锄头一放,吹拉弹唱,乃是佳音不断;宾朋欢聚,山歌茶酒诗,甚是至醇至香……说起武鸣文化,上至古色古香的骆越民俗,下至“白天泥腿子,晚上戏台子”的文化大展演,都备受赞誉。多彩的壮乡民族文化声名鹊起,得益于近年来武鸣县如火如荼、创新模式的文化建设。如今,武鸣县正致力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核心带动工程”为统领,不断完善文化发展机制,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打造特色民族文化精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丰富民族文化内涵,不断展现中国壮乡新气象。  相似文献   

5.
吴永合 《传承》2012,(15):16-17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灌阳县委坚持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五县发展战略、着眼于服务全县“产业、项目、民生”三大建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新载体为抓手,以促进发展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10,(11):F0004-F0004
近年来,夏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扭住“促转变、保增长”主线,大力实施“农业强县、工业富县、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和谐稳县”六大战略,持续不断地大抓“工业企业、现代农业、生态林业、旅游产业、公益事业”五大重点,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秦昆 《传承》2013,(3):16-17
龙州是广西最早对外通商口岸城市,素有“小香港”等美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龙州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享誉海内外的天琴艺术文化、历史悠久的边关文化、良好的生态系统、秀美的左江自然风光。以天琴艺术为主题,把富有浓郁壮乡风情和文化特征的“天琴”提炼升华,将文化旅游与壮族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正>春暖花开“三月三”,壮乡处处嘉年华。自治区文化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造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的工作部署,以南宁为主会场,组织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文化活动430多项,共庆民族传统佳节,共享民族文化盛宴,共奏民族团结华章,共促经济创新发展。民歌湖畔三月三3月30日上午9时,随着七彩烟花绽  相似文献   

9.
周涛 《前进》2013,(4):34-36
近年来,武乡县委、县政府以加强规划编制、提升管理水平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为抓手,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县城扩容提质战略,强化县城在吸纳人口、集聚要素、产业开发、扩大消费、活跃市场、传递服务、综合承载等方面的功能,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12月29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环境与居住文化委员会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创建与发展论坛会上,武乡县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蒋铁 《文明大观》2003,(5):40-40
1998年底,重庆市提出了创建“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的宏伟目标,长廊主要以长江17个县为重点,全线长552公里,覆盖9505个镇村,共有人口1456.27万。这个目标包括八大工程: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育人工程,以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的宣传服务工程,以革命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优秀文化工程,以“绿色三峡”为主题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协力推进泉州“文都”建设与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倍增,南安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12个乡镇、16个景区,走访市直有关单位及部分政协委员,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11,(5):I0004-I0004
孟连依托自身优势,全力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口岸活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和谐稳县”六大战略,积极把孟连建成普洱市重要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连接缅甸辐射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平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全力打造“世界娜允·中国孟连”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冬琪 《当代广西》2006,(2):37-37
来宾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麒麟文化、红水河文化、瑶族文化、土司文化荟萃,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绚丽多姿,所辖县(市、区)均有自治区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亮点——兴宾区麒麟山人遗址是闻名遐迩的“壮族祖先遗址”。合山市是著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合山奇石甲天下”之美誉。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境内的“三圣”(圣山、圣水、圣都)风光无限,“三奇”(奇人、奇俗、奇药)令人神往,这里居住着世界上最多的瑶族支系,著  相似文献   

14.
《思想工作》2005,(3):35-35
为切实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步伐,近日,通辽市制定出台了《通辽市2004-2010年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发展纲要》。《纲要》以“实施六大工程.创建六大体系”为重点,规划了通江市未来七年创建科尔沁文化大市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建设“和谐宣钢、效益宣钢、绿色宣钢、平安宣钢”为目标,围绕“做精做强,造福社会”这一企业愿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使企业步入了良胜发展轨道。宣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系统构建,分层面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9,(11):6-6
一、十堰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及构想 十堰可开发建成武当、郧阳和房陵三大文化旅游区,各旅游区内可规划建设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开发前景的若干个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形成以旅游景点、产品为依托,以三大文化旅游区为载体,以武当山为龙头的“丁”字型东、南、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卫光辉 《创造》2001,(8):31-32
“江外”乃红河县历史上的俗称,地处红河南岸,是一个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地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土司文化和马帮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红河县委、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挖掘红河县所蕴藏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开发、利用土司文化以发展红河县旅游业的战略构想。但是,土司文化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红河的土司文化在全省是否具有代表性?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如何开发利用?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红河进行了实地采访。   古老的土司文化   说…  相似文献   

18.
李秀兰 《传承》2007,(6):106-107
本文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文化,论述了钦州要充分发挥钦州沿海文化特色优势、钦州“刘冯”文化特色优势、钦州民间文化特色优势、钦州信息文化特色优势、钦州旅游文化特色优势等五个特色优势,从而打造钦州的特色文化品牌,推进钦州特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孟秋莉 《传承》2013,(3):120-122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努力地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顾本地文化实际盲目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现象。如何有效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力促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目的.坚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渊 《当代广西》2008,(10):61-61
巴马瑶族自治县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紧紧围绕推进“创建广西旅游优秀县”、“全面打赢东西山解困大会战”、“加快招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