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揭示了经济正义在社会正义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生产正义对于分配正义、交换正义的前提作用,揭示了人类对正义追求由个人美德向制度德性转化的发展趋势,使人类对正义的认识由形式正义进到实质正义,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蒲鲁东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蒲鲁东认为,正义是一切事务的原则和标准,正义要求消灭资产阶级所有权,并且要实现价值的公平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就此指出:正义的产生和实现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探讨正义及其实现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状况;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3.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设想。柏拉图的正义观中包含着他对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诸多假设。本文站在经济学的视角解读柏拉图的正义观,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正义入手,在所有制、价值决定形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柏拉图关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思想家像马克思那样以自己的理论著述对人类的正义事业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正义原则的抽象性和形式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和不正义性,并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表达了他的卓越的社会正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揭示了经济正义在社会正义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生产正义对于分配正义、交换正义的前提作用,揭示了人类对正义追求由个人美德向制度德性转化的发展趋势,使人类对正义的认识由形式正义进到实质正义。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济正义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价值取向的危害日益严重,社会不公正现象在经济领域中日益凸现,经济正义一再被提出,其现实意义正在实践中不断昭示出来,已成为当代社会正义理论中最重要、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喻中 《新视野》2012,(3):101-10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要实现公平正义的理念,可以通过三种法律机制来实现:通过分配正义的法律机制,实现分配领域内的公平正义;通过交换正义的法律机制,实现交换领域内的公平正义;通过矫正领域内的公平正义,实现矫正领域内的公平正义。把三种法律机制结合起来,可以全面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正义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具有历史性.在古代和近代,尽管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对经济正义问题作过探索,但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领域来研究,人们主要是从政治、道德领域研究正义问题.随着近代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价值取向的危害日益严重,社会不公正现象在经济领域中日益凸现,经济正义的现实意义才在实践中不断昭示出来,目前,它已成为社会正义理论中最重要、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司春燕 《理论学刊》2012,(11):98-101
正义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正义之所以为人人所向往,是因为它满足了或反映了个人或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基本诉求或需要。正义既是衡量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标准,也是检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是否正当的评价尺度。个人与社会对法律的理性需要根源于他们实现正义的情感需要。正义,是与不正义相对而言的,是为人及人类社会所珍视的一种价值目标或评价标准,是在价值主体(社会全体成员)和价值客体(个人的行为或社会制度)之间的评价和被评价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5,(11)
马克思经济正义论实质是劳动正义论,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经典论述契合正义概念的经典定义,可以认为,主体、前提、动因、过程是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四大根本维度。沿此四大根本维度,可以发现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劳动正义的主体正义实质是公正地分配劳动的有用性与有害性,劳动价值可分为劳动的正价值与负价值;生产资料所有制正义是劳动正义的前提性正义,生产资料贡献实际是对劳动的贡献;动机正义是劳动目的正义的深层动因,实现劳动目的正义要求匡正、制约劳动者及其组织者的求利动机;劳动正义的核心是劳动过程正义,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益是劳动过程正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义理论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对于正义,我们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就其理论的旨趣而言,西方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思想无疑突出的是人的自由与权利,传统儒家的正义思想强调的是人格与人性的平等而不是政治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的表现,经济公平是在社会正义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完整性来说,政治的、道德的、经济的公平均构成人之存在的一个必然方面,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在未来社会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无疑会在政治、道德与经济三个向度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