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其炳 《重庆行政》2013,(6):100-101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按照重庆市的总体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培育特色,整体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氛围浓厚、态势良好,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政策瞭望》2012,(3):20-22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一年来,杭州市立足实际,抓住机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已初见成效。以统筹的思路谋划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10月,杭州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一年来,杭州市立足实际,抓住机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已初见成效.以统筹的思路谋划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10月,杭州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决定;2011年2月,又召开了全市统筹城乡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争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的要求,强调要以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14,(7):46-48
近年来,桐庐县紧紧围绕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美丽乡村先导区、现代农村样板区、综合改革创新区”目标,创新理念、大胆探索,着力建设。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桐庐县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环溪、荻浦、芦茨、阳山畈、桃源等一批精品村被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12,(18):1-2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来,东阳市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开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环境不断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吴孔强 《协商论坛》2014,(11):42-42
11月20日,邓州市政协就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台湾村、习营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听取了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参加视察的委员纷纷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市政协主席杨振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凡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要坚持以协商为主,充分尊重群众权利;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防止千村一面;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靓丽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更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并把其作为建设生态浙江的重要内容。这是省委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统筹城乡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从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总导向,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到安吉县就"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深深感到: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城镇与乡村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一、制定科学规划,描绘美好蓝图,更好地发挥激励、引领和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立县,生态环境良好,农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奉化市围绕"美丽乡村、品质奉化"建设目标,统筹发展农村建设,科学探索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融合,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累计已有76个村被命名为省、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占该市全部行政村的21.4%。该市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市"称号,先后荣膺"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6):12-15
近年来,浙江以培育建设中心镇为主载体,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我省正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升中心镇建设水平,努力形成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为高品位、高要求、高成效建设好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全域旅游。五指山市根据"多规合一"规划成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总体部署,以"生态、文化、旅游、度假"为理念,群众全程参与,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印发了《五指山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五指山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五指山市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毛阳镇牙胡村、水满乡毛纳村  相似文献   

13.
杨勇 《政策瞭望》2014,(2):38-41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全域城市化,促进城乡全面融合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慈溪积极顺应城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创新改革机制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沿海平原地区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在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得分92.84分,居全省第四名,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连续4年获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12,(15):2-3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工作。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打造生态设施完善、生态经济发达、生态人居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呈现出“五大特色”和“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永嘉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浙江”的部署要求,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敢于担当,勇于克难,全力推进美丽永嘉建设,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在创成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的基础上,去年底又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强县和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被国务院农改办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圆满完成了2013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任务。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2亿元,同比增长8.6%;1-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26.43亿元,增长5.6%;限上固定资产投资47.82亿元,增长15.9%;全县招商选资实到资金12.28亿元,其中浙商回归实到资金10.19亿元,增长68.9%,获得了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创业创新组织奖。  相似文献   

16.
春满园     
一地锦绣绿满城近年来,奉化市坚持特色发展,大力推进实力城市、品质城市和文化强市"三大建设",融美丽乡村建设于城乡统筹发展中,让乡村成为又一道美丽风景,并获得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等荣誉。来奉化游乡村,当地导游通常会问"游一线,还是二线?这里的"一线"是指国家AAAAA级景区滕头村这样的"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而"二线"则是指通过大力实施"全面小康村、特色村、中心村、欠发达村和精品  相似文献   

17.
盛会 《人大论坛》2013,(6):45-46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钟章队在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调研归来”时表示,美丽乡村是个系统工程,国家应该从顶层进行设计,应该将现在我们谈的区域城市群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起来考虑。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我们要防止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5月22日中国经济网)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以来,瑞安市紧紧围绕省委美丽乡村建设"四美三宜两园"总体目标要求,立足瑞安实际,以村美、田美、路美、山美、水美、"人美"等"六个美"为抓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氛围浓厚、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优化环境夯基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布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框架为"两轴五带五片区",共规划16条精品线、35个精品村、72个重点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精  相似文献   

19.
正建筑垃圾总量迅速提高,建筑垃圾治理已成为当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艰巨挑战,亟须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谋划,科学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的环境整治,包括废弃物治理、空中架线等。其中,建筑垃圾总量迅速提高,建筑垃圾治理已成为当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艰巨挑战,亟须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谋划,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民政工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