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专题发言摘要【编者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各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也说明在这一领域尚有一些课题值得注意和研究。1997年7月15日,在我院东方...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就业择业等方面诚信缺失的分析,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并阐述了如何加强以诚实信用为重点的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诚信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当代中国出现了普遍性的诚信贬值、信用缺失。如何进一步认识诚信的本质,培育社会诚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对公民基本道德的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毕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与重任。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却存在着诚信失范的各种表现。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尤其探究应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工作时,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其指导下,逐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其更好地肩负起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基于以上背景,归纳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培育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论证了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律是保障道德建设顺利实现的保卫舰;并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伦理关系上论述了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化,对传统道德构成了冲击,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改革教育体制,从根源上防止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进而论及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然后阐述当前加强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推进和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化,对传统道德构成了冲击,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改革教育体制,从根源上防止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的原因既有社会转型的冲击,也有长时间教育的疏忽,还有大学生认识方面的偏差.责任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与倡导健康网络文化的保证.因此,应确立责任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深化大学生责任道德教育实践,建立大学生责任道德教育机制,突出大学生责任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更要培养讲公德、守纪律的社会公民。“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杆。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1.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其主流是好的,广大学生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以谋求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是上升趋势,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表现出政治思想趋于实际,价值标准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和生活、择业观上偏于实惠等特点。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道德价值现教育和培养准则的“立范”研究;必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必须使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必须从严治校,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究其原因,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学校德育存在缺陷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营造良好氛围,抓好大学生知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诸多新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转型背景阐释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现代转化开掘其世界意义的文化使命;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方面,阐明了个人品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第四个着力点的必要性及个人品德建设中的实践问题;在实践举措方面,提出了全学科、全过程、全阵地的道德教育理念;阐明了社会新媒介化态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新任务;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与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在公共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实施执行方面,明确了公共政策的道德要求,提出了加强对公共政策道德风险与道德效果评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而,加强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应以政府信用建设为龙头,带动各行各业的信用建设,努力构建诚信道德建设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浅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个人等的影响,责任感一般较为淡漠,这与新时期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是大学阶段的学习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分析。找出进行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思潮提倡物欲享受,主张金钱至上,其对过度消费和符号消费的宣扬为当代女性构筑了一个由商品堆砌起来的虚拟世界.在其影响下,部分女大学生陷入了精神困境,这表现为精神迷惘与信仰缺失的滋生,价值困惑与道德纠葛的强化,主体人格与审美理性的销蚀.科技与资本合谋,理性与欲望叠加,感性与孤独交织是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女大学生陷入精神困境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媒体行业监管,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场域、提高精神自律能力,探寻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使当代女大学生走出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纵观国际社会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实践,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系统阐述,为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