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其代表作《孙子兵法》问世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兵法》不仅为中国历代兵家所尊崇,而且被奉为世界军事宝典。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孙子兵法》英译本序言中指出:“2500多年前中国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对于研究核时代的战争是很有帮助的。”事实上,《孙子兵法》这本只有约6000个汉字的小册子中所蕴含的军事指导理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军事伦理观,尤其值得今人学习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群雄逐鹿、战争不断的时代,而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孙子兵法》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利益的驱使使得战争不可避免。但是利益的获得并不完全靠“战”来得到,换句话说,兵家“不避争,但慎战”。从《孙子兵法》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如何减少冲突、战争而获取更大利益的谋略,这种“慎战之争”在《孙子兵法》中有多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流传到日本 ,为日本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及企业家所推崇 ,被称为“东方兵圣”。《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军事思想有重大影响 ,构成了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孙子的作战原则和“用间”思想 ,被用于历代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 ,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生于春秋晚期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在我国唐代中期已传入了日本。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规模大而卓有成效。日本现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佐藤坚司在所著《日本武学史》中说:日本人研究《孙子兵法》主要是采用孙子的用间。英国谍报史专家理查德·迪肯在所著《日本谍报史》中说:“日本人搜集情报的灵感,是受中国二千四百五十年前的战略家孙子的影响”,“孙子著作中的名言,成了日本情报机构的座右铭”。因此,探讨日本的谍报活动中《孙子兵法》的作用是有意义的。拙文不是对日本谍报活动的全面研究,也不是对日本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书最富盛誉的经典之作,自问世2500多年以来,其影响早已超越时代、超越国度、超越军事的界限,它不仅属于古代和现代,也属于未来,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警官应该认真读一读《孙子兵法》,公安高等院校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把《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为著名的谋略学专著,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和观点,非常值得以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为主业的公安工作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论《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囿于时代的限制,孙子的军事经济理论还有不少局限性,但其中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赋改革以及战争与物资奖励思想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经济思想有益于我们把握古代军事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将”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观《孙子兵法》13篇,孙子对将帅素质的论述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渊博的知识,以智用谋;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进取精神;掌握治军之道,善于用兵;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心理。孙子论述的将帅素质,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著作,具有很强的军事哲理,警察与犯罪嫌疑人的对抗程度在和平年代远远超过军事领域。在全警大练兵活动中,应重视对《孙子兵法》的学习与研究,从其“先计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而避之”、“诡道”等思想中涉取养料,提高全警缉捕犯罪嫌疑人的能力,提高破案率,减少民警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管理思想的发展,“激励”越来越为人重视。《孙子兵法》中充满了激励思想和高超激励方法,如道义激励、感情激励、环境激励、赏罚激励等,高校班级管理者应从中吸取营养并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展示的"全争"思维及观念在句吴从以"让"治国到以"争"强国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不仅对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与以"争"强国思维有某种历史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郑德 《人事天地》2007,(2):14-14
《孙子兵法》日:“上下同欲者胜”,意思是说,打胜仗,需要官兵上下同心协力,有共同的目标,产生一种人心所向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才能让下属和自己一条心呢?显然,善于控制典型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学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一说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即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一生战绩赫然,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孙子兵法》一书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在举世  相似文献   

14.
从《孙子兵法》“知行观”的角度,探究出入境边防检查事业发展中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这几个重大认知性课题,并结合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对创新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的辅助决策、海港勤务、队伍建设三大机制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为著名的谋略学专著,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和观点,非常值得以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为主业的公安工作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云:“势,悬磐石于万仞之上矣”,就好比在万米高空有一块大石头,一旦落下来,就有万钧之力和不可阻挡之势。后人所说的势是众多优势的结集,是总揽各方面优势所形成的势在必行、势如破竹、势在必得的有利态势和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由于它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以及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军事辩证思想的基本原理尤为世人所推崇。作者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在公元前517年左右,为避战乱而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举荐下,孙武携十三篇《孙子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读后惊叹道:“开宗明义,出语不凡,堪谓治国兴邦之宝。”于是任命孙武为将军,指挥了  相似文献   

18.
郑萍 《人事天地》2007,(7):55-55
香港警务处前处长曾荫培迷上《孙子兵法》,始于1990年被派往世界著名的英国国防学院学习时。班上80位同学。半数来自英国海陆空不同部队.另外40位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来自互有敌意的国家。如土耳其和希腊、巴基斯坦和印度、以色列和中东国家等。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尊为"兵学圣典".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作为兵家圣典,蕴含着融目的、前提、途径于一体的“利”——“知”——“奇”的成事逻辑,对成人成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