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之圭 《群众》2023,(22):26-27
<正>湿地是“地球之肾”,在生态平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盐城市地处东部沿海,共有76.96万公顷生态湿地,约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7.28%,是省内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齐全、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近年来,盐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高规格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着力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有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盐城将继续坚持对湿地最严格保护,全面打造好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绿色生态“金名片”,为全球湿地保护作出盐城贡献。  相似文献   

2.
严安 《群众》2020,(8):39-40
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正式成为中国第14座也是江苏唯一一座世界自然遗产地。申遗成功,使得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禀赋受到了举世关注。作为同时具备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的沿海城市,盐城趁势加快生态特色品牌塑造,做优做美生态特色名片,进一步彰显大美盐城的生态特质和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步胜 《群众》2022,(6):12-13
<正>盐城位于黄海之滨,由古长江和古黄河共同交汇形成。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滩涂,有着最独特的辐射沙脊群,有着西太平洋最原始的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带的重要通道。盐城黄海湿地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成员、“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会仙湿地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境内,是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的典型湿地。这里沟叉纵横,水路曲径通幽,岛屿众多,芦苇锦簇,荷花多姿,水草丰茂,鱼翔浅底,候鸟嬉戏……会仙湿地不仅风光无限,充盈诗情画意,属于旅游胜地,还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为此。自治区已采取重大举措,加强对会仙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桂林世界旅游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6.
赵天明 《群众》2023,(6):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这为优化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治理仍面临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不到位、共同治理格局不健全等制约因素。如何处理好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打造科学、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  相似文献   

8.
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背景下,建议黄河流域湿地全面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因地施策科学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强调自然恢复;创新理解"湿地合理利用"新内涵,分区确定合适的湿地管理目标和原则;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设计,完善湿地保护管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德军 《世纪行》2007,(8):128-128
香港文汇报记者葛种湖北神农架24日电曾因人为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迅速下滑而被外电预言将在5年之内从地球上消失的湖北神农架,近年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令森林覆盖率上升至88%,自然保护区内更达到96%。神农架林区委员会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日前透露,神农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世界湿地公园,其中世界湿地公园有望于3年内申报成功。  相似文献   

10.
保护好候鸟在鄱阳湖安全越冬,是江西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责任。同时,鄱阳湖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是唯一代表中国湖泊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网的湖泊,保护好鄱阳湖候鸟对于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西溪湿地,看岸芷汀兰、鱼翔浅底;踏上南麂列岛,看一碧万顷、沙鸥翔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散落在浙江大地,生动展现浙江湿地保护的有效成果。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浙江是全国湿地类型分布最全的省份之一,杭州湾、漩门湾、温州湾等滨海湿地,更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2023年4月以来,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9,(19)
正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盐城黄海湿地成为中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江苏省首个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空白。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全市选树一批徐秀娟式"生态卫士",推动全市上下以"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引领盐城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城市群倾力打造生态盐城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4,(3):40-40
近年来,黄河湿地采石挖沙从小浪底往下游,逐步泛滥,甚至有的采沙场建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仅核心区的黄河两岸散布着孟州、吉利、孟津共七八家采砂场长年进行采挖,每家都有十几条采沙船,过度采石挖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致命的:一是黄河湿地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嫩滩、河心岛等逐渐消失;二是野大豆等部分湿地珍贵保护植物遭到了破坏;三是适合湿地候鸟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机器的噪声,人为的干扰等等严重影响了湿地候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近年来,浙江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严格保护、科学修复和合理利用等四大机制,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力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打造了湿地保护管理“浙江样板”。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是我国自然环境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认识。他说:“(自然界)起决定意义的有三大生态系统。一是以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二是湿地生态系统。三是海洋生态系统。这三大生态系统决定着地球的健康长寿。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到海洋系统一个过渡地带。这个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3,(3):46-51
<正>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也是我国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后的第一个世界湿地日,多国驻华使节以及各有关方面人士齐聚杭州,号召全社会凝聚珍爱湿地共识,共同保护修复湿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2016至2020年期间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53个,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剧,城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削弱。保护和科学利用城市湿地公园资源,成为大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被誉为"自然之肾"的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郊野)公园已成为现代社会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标志。它具有提供水源、净化环境、维持生态、调节小气候、休闲娱乐、环保教育与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健康生态、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湿地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生产者和提供者中国湿地3848万平方公顷,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中国的湿地提供淡水资源2.7万亿吨,占全国水资源96%;提供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净化功能,许多城市都把湿地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最后措  相似文献   

19.
《江苏政协》2013,(1):31-31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湿地面积下降、湿地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湿地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湿地保护基础研究和管理能力薄弱、湿地保护资金不足等。为此建议:一、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  相似文献   

20.
郭煦 《小康》2023,(19):40-43
<正>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作为世界湿地大国和《湿地公约》缔约方之一,我国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目前,红树林为主的国际重要湿地有8个,约有55%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得到了优先保护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