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的秋天,我到了梨都苍溪。我来到红军渡、黄毛垭,追寻革命先辈的英灵;我品尝了苍溪梨、红心果,体味这片土地的芬芳;我逛县城,游山乡,感受这里人们的纯朴;然后,在县城,在乡村,我听到了一曲曲纪检卫士之歌。  相似文献   

2.
佳县的佳境     
小车像母亲的纺车上抽出来的线头,来回地绕,绕到了一座山的顶端,便是佳县县城了。我是走动过一些县城的,无论是在省内或省外,我还没有见到有哪一座县城像佳县的县城一样被高高地搁置在山顶上。况且,它与众不同的是,四面凌空,脚下就是挟沙带泥的黄河;它是孤立的,也是独立的,像一根倔强的撑起来的擎天柱,像一个紧握的、准备出击的拳头,像广袤的田野上兀立的一棵参天大树;它长年累月地站在黄河畔,注视着黄河翻滚的浊浪,俯视着山下面的芸芸众生。大概,在它的眼里,四周的山是渺小的,没有多少分量,它们缺少兀立的勇气和胆量。…  相似文献   

3.
人生靠拼搏     
阳儿 《党课》2007,(9):99-101
如果不是那段艰辛的打工岁月,我想我不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不是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想我还是工地上的一名建筑工人;如果不是那个童声剌痛我未泯的尊严,我想我不会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如果不是父亲含泪的呵叱,我想我不会重回曾经让我伤心的教室。  相似文献   

4.
正农信社金融扶贫工作"全省看毕节,毕节看威宁"——威宁联社深入实施金融扶贫,为这一片逐渐撕掉贫困标签的广阔土地,增添生机与活力。曾经,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如今,这里每天都在上演"脱贫的故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脱贫攻坚对于威宁意义非凡,扶贫工作始终是威宁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威宁联社)深入实施金融扶贫,为这一片逐渐撕掉贫困标签的广阔土地,增添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杨绍茂说,认识威宁、来到威宁的人越来越多,来自广州番禺的帮扶队伍也逐渐壮大,随着物流与人流慢慢向这里汇聚,期盼威宁成为一片新兴的投资热土。"2017年,既是广州番禺区与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结对帮扶的第一年,也是我自己人生的分水岭。"谈到这段帮扶故事,杨绍茂感触良多。此前,杨绍茂担任广州番禺区石楼镇副镇长。2017年,他怀着满腔帮扶热情来到贵州,挂任  相似文献   

6.
高波 《当代贵州》2008,(6):I0002-I0002
“2008中国·贵州·威宁草海国际观鸟节”于2月27—29日在威宁自治县县城举办。二月的草海碧波荡漾,生机盎然。在这候鸟南迁、鹤舞晴空的美好时节,——相约“阳光之城”、“黑颈鹤之乡”威宁,相聚“高原明珠”草海之滨,共同拉开2008年“中国威宁草海国际观鸟节”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凸显威宁的形象。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位于世界三大岩溶地区之一的中国大西南腹地的中国“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一毕节地区的威宁自治县,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喀斯特地貌发育极为典型,是云贵高原上的偏远贫困山区。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富集的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威宁山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到过威宁的人无不为当地老百姓的贫困所震撼。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广场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实地观赏和了解,我的感情一再升级,由感兴趣变为了感动。我想,在一座县城里拥有如此规模的一片文化科技中心,它的出现,是中小城镇建设的榜样,体现了建设者们的现代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老李摆摊     
老李是退休后才迷上象棋的。他在县城人们常去散步的枫香桥树下设了六个棋摊,一来广交棋友、研究棋道;二来租棋收费,一天下来也有二十、三十元。老李摆棋摊遭到两个儿子的反对。大儿子是公司经理,二儿子刚当上副局长,在县城里是有头有面的人物。老李退休了还去摆棋摊挣钱,不是给兄弟俩脸上抹黑是啥?老李说这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你们不是常说要解放思想吗?兄弟俩不以为然。老李说也是打发寂寞嘛,兄弟俩便无言以对了。老李摆棋摊以前很少下棋,太忙。当教师的,说忙也忙,说闲也闲。若是两节课上完则罢.那可闲得无聊;若心里老装着…  相似文献   

10.
守护     
杨文斌 《当代贵州》2013,(26):32-33
在平均海拔2350米的滇黔交界处,有一片绵延11公里的林场,镶嵌在莽莽乌蒙群山之中,如一块绿色翡翠。有两代人28年守护着这片茫茫林海——父亲退休了,孩子们便接过了护林的责任。这片位于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东南面的林场名叫沙子坡林场,占地27740亩,是目前威宁自治县面积最大,保护得最完好的一片林区。过去,这里曾是一片黄沙遍地的荒坡。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沙子坡周围的  相似文献   

11.
一座偏于一隅,风景优美的古城;一座扼守三路咽喉,历经烽火的要塞;一片走出众多先哲贤人的神奇土地;一块老一辈革命家苦心经营的革命根据地;一座演绎伟人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县城……  相似文献   

12.
水调歌头     
十多年前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离县城八十多里外一个少数民族山区任教。报到那天,一位姓路的中年人来乡上接我。他说:全校就两个年级,分成两个班,共二十来个孩子;本来有两个老师,其中一位辞职回县城了,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独自支撑着学校全部教学任务,还是名义上的校长。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最初的耕耘者。这片墨黑的压严的土地它的黑蕴含着光明,世纪的顶霎田它说出。我抬起手臂撒下“好好学习,天天门上”八出闪闪发光的你干理进孩子们的心中。从此我就是园丁了,松工、施肥、浇水满怀希望;从此,我就是人梯了“孩子们,踩着我的肩头往上攀登”我用浓于擦氏脑上的粉笔民,三年如一日,致昌三十迁妞一日。我一生的舞目前统正这一5小山的工地,肥沃的工地我不果最后的耕耘者!不管是春天,还是至天孩子们,我把一花相结果的走至献给你们!长旗面对国旗孩子们,让我们把手举过头项科提成拳头;让我们仰望冉冉升起的红旗—…  相似文献   

14.
<正>行路难、用水难、如厕难记得上世纪末去威宁,小街上泥污直没脚脖子,好在当时全省各地县城都差不多,穿高腰反帮雨鞋也还算"时尚"。"行路难、用水难、如厕难",已成为威宁人无法抹去的记忆。小街上凸凹不平的路面污水横流,街上纸屑、果皮随处可见,车辆驶过,脏水四溅,行人避之不及,衣裤上也总是斑驳陆离;还有堆积如山的垃圾和五颜六色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15.
一座偏于一隅,风景优美的古城;一座扼守三路咽喉,历经烽火的要塞;一片走出众多先哲贤人的神奇土地;一块老一辈革命家苦心经营的革命根据地;一座演绎伟人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县城……  相似文献   

16.
孔繁毅 《当代贵州》2013,(16):49-49
它的日照时间是"贵州的阳光城";它的地理位置是"贵州西大门"——这就是六百年前的乌撒、贵州屋脊上的威宁。行走在这片6296.3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为著名诗人舒婷笔下"有一片水域我未敢忘怀"的草海天然湿地而倾倒;为草海中"夭矫千年质,飘飘万里情"的黑颈鹤而骄傲;为它"春天看花,夏日看草,秋冬观鸟"的自然景观引以为豪!行走在这平均海拔2200米的灵山秀水之间,乌蒙山脉的四大高峰,  相似文献   

17.
6月的一个清晨,威宁自治县公安局民警杜斌从县城出发,赶往100余公里外的岔河乡三益村看望"儿子"明明(化名)。一路上山路崎岖险峻,到明明家时,已是中午。杜斌拿着新买的书包和衣服下了车。早已等在路口的明明远远地就迎了上来,高兴地叫了声:"爸爸!"杜斌和明明其实没有血缘关系,两人的"父子情",缘于威宁自治县公安局10年前的一次打拐行动。2003年9月,威宁自治县公安局打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在青海省乐都县,是一个远离县城、极为偏远、大山深处的民族乡,我高中之前的学业是在这里完成的。上高中时我第一次走出了大山,感到县城太美了,有那么多的东西吸引着我。在我的记忆中,家乡风景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9.
正三代人守护一片林海:他们用双脚丈量过林场的每一寸土地,青山印证了他们的艰辛,树的年轮铭刻着他们的坚守。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国有沙子坡林场的护林员巡山归来总会相互问候:"你那片树子还好吧?"3月27日,记者到达威宁观风海镇境内的国有沙子坡林场沙子坡工区时已是中午,山林里仍是雾气霭霭。8位护林员刚巡完山回来,衣衫、鞋子,裤腿沾满泥巴。大部分人还有些腼腆,他们说话的开头几乎都是这样:"这片树子是我们上一辈人栽下的。"  相似文献   

20.
汤文川 《当代贵州》2012,(32):15-16
威宁变了。变得每个人开始微笑着赞叹这种亲历的转变,第一次为自己是一个威宁人而感到自豪。坐在酒店的大厅里,会有素不相识的年轻市民微笑着主动跟你道一声:你好。询问走在大街上的市民,也有人能总结"威宁变得干净了"、"威宁已变得认不出来"、"威宁最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变化"……路边正在为外运大白菜利索堆放装车的老农,看到记者拍照,马上拿起两棵大白菜摆起架势抢镜头,一脸的笑容。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威宁巨变,恰如其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信心的威宁,重新还给了威宁140万各族群众。威宁在短短的3年里振作起来、各个击破、快速发展,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