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莉 《奋斗》2020,(4):12-14
《求是》杂志2020年第3期刊登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进行考察调研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支撑的高度,从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角度出发,强调了交流互鉴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通过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借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2.
赵少华 《求是》2012,(16):51-53
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作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文化交流始终坚持以增进民众对中国的理解、沟通民众的感情为目的,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合作发展中,努力向世界真诚、真实地展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时又充满活力、开放自信的中国,一个改革发展、文明进步、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对外文化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  相似文献   

3.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绚丽多彩。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敦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敦煌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进一步表明,敦煌的优势在旅游,特色在文化,突破口在于推进旅游国际化、城市特色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在科学分析敦煌市发展现状和特色的基础上,敦煌市提出了"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三城一基地"(即国际旅游城、文化  相似文献   

5.
陈竟 《党的建设》2009,(11):44-46
敦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迎送着戈壁的沙尘和骄阳,历经千年而不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敦煌旅游的逐步开放,到敦煌参观的游客急剧增加。过多的游客在给敦煌带来一定门票收入的同时,也给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日前,记者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等问题专访了"双百"人物、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0,(5):50-50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自古就是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前秦苻坚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似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世历建不断,此地遂成佛门圣地。公元1000年左右时,敦煌僧众把大批经卷和其他文献资料封存在高僧吴洪(?)的影窟中。随着知情人的离世,这个洞窟静静地沉睡了近900年。  相似文献   

7.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敦煌调研时提出,“要在建设敦煌文化城上实现新跨越。”这一重大战略既深刻洞悉和把握了敦煌文化产业优势,又紧紧抓住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势,为敦煌未来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0,(10):23-23
<正>据报道,文化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在对外文化工作中,已经确定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并重,也就是"两条腿走路"。对外文化交流"两条腿走路"战略并非新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府和民间的对外交流,中华文化不断被推向世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文化交流协定,和近千个文化团体、文化组织有定期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被看好的文化产业之一。近年来,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燎原之势,文化创意企业及作品数量逐年增长,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相继在我省落地生根。由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投资的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今年4月在敦煌破土动工。不久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敦煌调研时专程来到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考察园区的建设情况,并就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人名是一个人的标志,是人们在交际中用以相互区别的特定称谓符号,因此《白虎通·姓名篇》说:"人必有名。"从显性的表层形态来看,人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它具有语言符号所拥有的一切特性,但是从表层形态与深层内涵的关系上来把握,它实质上又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姓名的分析,可以显示当时的民族来源、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时尚和价值观念等等"。而卷帜浩博的敦煌文书中又保存了很多人物的姓名,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人名图谱。我们以敦煌文书中的人名为例来探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新思路、新要求下,针对当前闽台文化交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创新闽台文化交流的机制,充分发挥闽台两地特有的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扩大、深化闽台文化交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融合.为两岸和平统一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和强大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2.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数万件的写卷,这些写卷内容庞杂,涵盖广泛,几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名是一种很突出的现象,这些写卷集中、大量地保存了当时敦煌地区人民的姓名。并且很难得的是这些写卷不仅保留了一些处于上层的达官贵人的姓名,也保留了很多当时社会下层人物的姓名,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敦煌社会各  相似文献   

13.
古丝绸之路作为对外经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政治外交之路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进一步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在多元价值观的文化冲击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沿线国家共享繁荣、互利发展。中国文化向来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充分发挥文化先行先导优势,扩大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海上丝路是自主自立、自强自信之路,是对话交流、多元共生之路,是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实现路径要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文化+"合作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物质消费文化研究经历了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人与物质商业化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异化、商品拜物教等批判主义思路,但这种批判基本限于生产维度。在葛兰西的启发下,法兰克福学派将物质消费所产生的异化推进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消费文化领域内的文化霸权战略,阐释了民众日常生活被物质消费所"殖民化"的逻辑。但批判学派无法回避精英主义思路片面性的诘问。以英国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当代文化研究则为物质消费文化"正名",赋予民众以积极主动的能动者角色,开启了物质消费文化的民本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15.
, 《党史纵览》2013,(6):53
更改原子弹试验场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专家最早选定的试验场竟是敦煌。后来,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到实地考察,发现苏联专家采用的敦煌地图都是错  相似文献   

16.
敦煌,是一个梦、一首诗、一幅画;敦煌,也是一个源泉、一个空间、一个世界.无数甘肃人为追逐这个梦而努力着,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一个偌大的"军团",用精湛的艺术向世人展示着"可移动的敦煌",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甘肃与兰州,展示了敦煌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范本,也丰富了甘肃作为"戏剧大省"的内涵.他就是荣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演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孝林.  相似文献   

17.
付秀荣 《求实》2014,(4):76-7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话语体系从方式到内容以及模式的转换。在话语方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需要实现从"革命文化"到"建设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是通过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实现的。在话语内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需要实现从"汉话西说"到"会说汉话"的转换,这一转换需要依靠文化的"中国创造"。在话语模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模式要实现"以经济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实现必须立足于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中国人民,才能增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闽台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代代传承,迄今仍相同或相近,形成了闽台文化命运共同体。闽台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并与海洋文化等相互交融,具有鲜明的内涵特征和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推进,历经复苏起步、双向发展、拓展延伸、全面提升4个阶段。在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闽台文化交流始终放射出夺目光彩,呈现其不朽的意义。闽台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开展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缩影,筑牢了"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根基,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反对"文化台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20,(2):12-12
2月1日出版的2020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文章强调,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国社会有无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在当前的民众认同程度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先进文化应有的本质性、连续性、阶段性特征;符合评判先进文化的标准:有利于人的自身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和推动社会生活全面提高;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这些都充分证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