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改革与开放的发展,西方文化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社会,随之便有全盘西化之声鼓噪一时,冲击着社会各阶层。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对东西方文化各持已见,看法有三: 其一,基本否定或完全否定。持此看法者引古论今,从思想、经济、文化各方面来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养成中国人的“狭隘、保守、封闭”意识。致使中国落后于外国,并饱受侵略之苦。其二、基本肯定或完全肯定。操此观点者认为中国文化注重实践,并努力改造现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深入发掘其蕴含的人学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理论界就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等问题 ,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关于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的争论 ,学界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 ,邓小平没有人学思想。理由如下 :第一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但他毕竟不是学者 ,更不是人学专家。第二 ,邓小平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反道德现象。它们是如何出现的?产生的原因何在?对社会进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要标准的社会进步必然引起道德的退步?对此,理论界试图做出理性的深层分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讨论就是由此引发的。 讨论中流行着一种“代价论”(或曰“二律背反论”)的观点,即认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要以道德上的退步为代价,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其重要立论根据之一乃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如一位持此观点的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说:“如果从整体上把握马、恩关于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想,毋宁说这里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矛盾:一方面,既然道德仅仅是社会生存条件的结果,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有哪些阶级?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大量探讨,仅苏联就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现在是无阶级社会,只存在由于分工不同的生产工作者各阶层。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但和以往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不仅是非对抗性的,同时电是残存状态的阶级。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工人阶级、集体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苏联官方和大多数学者都持有后  相似文献   

5.
浅论反右运动——兼与胡连生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关于反右运动的总的评价。 在1957年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大鸣大放机会,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党对这极少数右派分子的反击是必要的,但问题是严重地扩大化了,把50多万人打成右派,因而从全局来说,反右运动应该予以否定。胡连生同志在《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发表的《“反右斗争”新析》一文中正是持这一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为了否定这一场政治斗争,“反右斗争”以改提“反右运动”为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何为政治文明并未详述。学术界的观点也不统一,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以及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也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应该是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是社会上多数人对待政治生活的合理化倾向。”这些对政治文明的不同阐释虽见仁见智,各有界定角度,但有一点相同,即政治文明并非是个中性概念,而是带有价值判断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之争主要表现在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目的.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是否能形成相融合作的关系,持否定观点的认为这种相融合作只会破坏民族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关系.但笔者赞同一些学者关于两者相融合作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是民族学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通过论证对否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进一步对两者相融合作的社会需要和必要性以及深层次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人们中间存在的“社会主义产生不产生犯罪”的疑问,理论界大体上有三种回答:一是社会主义不产生犯罪,二是社会主义产生犯罪;三是认为这个疑问的提出本身就不严肃,应该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犯罪”取代它。笔者认为,绝对肯定与否定的回答都不符合实际,而第三种回答实际上是回避尖锐问题。本文持第四种回答:这个疑问的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即社会主义产生犯罪,又不产生犯罪。下面介绍笔者的思路。一、社会主义是什么要正确回答“社会主义产生不产生犯罪”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个理  相似文献   

9.
肖楠  江新国 《前沿》2013,(19):176-179
五四时期著名学者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三种文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复古主义、资本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与今天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儒化…“西化…“僵化”思潮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在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流交锋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下,批判地研究借鉴五四时期著名学者的文化观点,对于今天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1.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六十年代以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基本上持公开否定的态度。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完全否认资本主义危机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出现了三种危机理论。第一种,奥康纳尔的“财政危机论”。其基本观点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不是经  相似文献   

11.
曹玉涛 《求索》2008,(4):77-79
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伍德区分了马克思的“作为目标的平等”和“作为权利的平等”,认为马克思对平等是持批判态度的,平等不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当然不是社会主义的正义目标。米勒认为马克思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如平等、友爱、互助和奉献是持赞成态度的,而对作为一种政治道德基础的平等原则则持批判的态度。与“反对派”的观点根本不同,罗默认为平等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义目标,而市场社会主义就是实现平等主义目标的最佳途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颠覆了马克思与平等的传统看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缺乏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内在根据和必备的社会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内在根据和必备的社会条件周德海近年来,在学术界开展的“文化与市场”的讨论中对现实社会中的文化产品能否商品化或市场化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在本质上是非经济意义的生产(李英:《金钱崇拜与艺术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李德芳 《前进》2001,(6):28-28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就“德治”发表论述,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认真学习理解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调“德治”和“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否定,是向“人治”的一种退步。无疑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谈到“以德治国”时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中,对“怀疑”的认识论意义有不少论说,其中有持否定态度的“目的论”、“唯意志论”和持肯定态度的“手段论”。受“手段论”者的思想启发,我们认为,“怀疑”是一个既是否定,也是创新的认识范畴;“怀疑”的认识论意义在于,“怀疑”是人类认识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前人的思想和认识而不断逼近真理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促使了哲学新范式的开创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即股份经济形式。尽管它尚处于不完善、不稳定的初级阶段,却已引起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并对此展开了比较充分的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观点简单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利用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持否定态度的同志认为:股票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产物,是资本集中的主要方式;资本家常为争取股份公司的领导权而斗争,因而造  相似文献   

16.
一在有关当前社会是不是存在道德衰退的问题上,在我们的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滑坡论”的观点认为,道德衰退不仅是一个现实,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解决的时候了;另一种“爬坡论”的观点则否定道德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20世纪的社会试验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成了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中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得出这样荒谬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弄清楚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身的区别,没有弄清楚马恩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列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代沟”的社会正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沟”现象的社会功能,可以区分为社会反功能和社会正功能。“代沟”的社会反功能,作为显性功能,在学术界已达成较一致的意见。而作为潜在状态存在的社会正功能,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对“代沟”的社会正功能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代沟”的社会影响的根本性质做出判断,认定“代沟”是一种积极性的社会现象。我们认为,此观点是学术探索性的,还不是定论,望有兴趣进一步探讨者参与商榷。  相似文献   

19.
私营企业主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便成为各界、特别是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各种观点分歧很大,争论不断。有一种“社会主义劳动者说”,即认为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对“社会主义劳动者说”评析质疑,供大家讨论。 一、私营企业是不是无剥削的、 非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社会主义劳动者说”认为,私营企业属于无剥削的、非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因此,私营企业主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有的私营企业主说:“私营企业家以投资取利,无剥削可言。”有的理论工作者为私营企业主“无剥削论”寻找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否经历过“母权制”,这是一个长期争论并且至今尚无定见的问题。最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重新提了出来。在国外,一些人类学工作者对母权制是否存在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认为“母权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这门学科历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它“起源于巴霍芬的哲学唯心主义”。完全是被“幻想出来的”。认为母权制氏族也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并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它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幻想”,“很像……幻想小说”。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甚至断言“母权制”的理论已经是“奄奄一息”。在我国,有的同志根据恩格斯在谈及“母权制”这一用语时曾说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