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于基层民主的扩大,在于党内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从"运动式民主"转变为"参与式民主",成为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轨迹。1978年以前,基层民主属于"运动式民主",经常以运动的方式实现民主的目标,缺乏制度支持;1978以后,以公众积极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民主"形成,并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再政府,最后扩展到社会,但是立法始终贯穿于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周清华 《前沿》2006,(5):224-226
基层民主建设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直选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又是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继农村基层海选后又一历史性跨跃。它必将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加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几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以网络民主促进人民民主.而要保证这几条路径的实效性和持久性,则必须大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勇 《政策》2007,(3):11-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2006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淮安市委市政府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淮阴区渔沟镇为例,淮安市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在对渔沟镇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五大作出的扩大基层民主 ,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庄严承诺 ,已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将这一承诺化为具体实际 ,需要精心谋划 ,努力实践 ,笔者为此提出以下4点建议。在战略选择上 ,要切实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规划。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仍存在忽视或轻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倾向 ,就实践而言 ,有的地方领导一谈起民主政治建设 ,仅…  相似文献   

9.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广泛实践。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没有基层民主的制度和实践,真正的和谐社会就无法成为现实;没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基层民主也可能走向歧途。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基层民主,能有效疏解社会矛盾、培养民众的民主素养、监督制约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行政作为,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仅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且可以为探索基层民主发展路径、实现基层民主价值目标拓展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 ,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突破口 ,这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时候 ,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村民自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1.
基层民主是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在基层民主建设中,制度创设是前提,机制保障是根本,民众参与是动力。始终坚持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以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为指针,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步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所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总结其基本经验,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诉求。从总体上说,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政权机关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平台;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作。”民主政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和落实执政党基层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那样,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基层民主包括基层人民民主和基层党内民主两大部分,其中基层党内民主尤其重要,因为作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着带动、示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来推动并实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来推动并实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如果执政党的基层党内民主没有搞好,就会影响到基层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行村民自治,培育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微观基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下而上地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是一条有价值的民主自治之路。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从基层民主到高层民主,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民主化道路。村民自治是农村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层民主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6.
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众  杨玉芝 《新东方》2006,(8):16-19
推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追求民主政治的形式,甚至出现了利益角逐、金钱博弈的个别现象,而对民主政治的实质在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基本走向应是政治的生活化而不是生活的政治化,应该强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活取向,让民主政治建设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生活,让广大群众能更直接、更频繁地参与到一些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村委会、居委会民主选举等形式。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有明 《当代广西》2005,(11):40-4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保证农村党组织直接选举制度落到实处,是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找到一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开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扶绥县为此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金辉 《人民论坛》2013,(10):148-151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公民社会发育的重要途径。在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既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也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吕朝颖  刘芳芳 《传承》2015,(3):50-51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的基层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得到了重新认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紧步伐的同时,党内民主建设也不断跟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为党的民主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