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网上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广受关注。本文着重围绕网上消费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消费者的知情权及网上消费的冷静期和解约权问题,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适用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的消费越来越多,但是在网络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却经常遭受侵害,有关立法也相对滞后。我国在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该对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为建立有效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电子互联网和信息化空前普及的今天,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在此情况下通过网络购物双重性去分析如何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意义尤为重大。尽管我国法律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了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关内容,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立法,强化行政监督和普及法律知识是当前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是近年来在我国流行并持续增长的一种消费,但"消费陷阱"时有发生,消费者反映日益强烈。本人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手机短信的诈骗现象出发,探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明确“消费者”的法律概念,学术界对该概念探讨也未形成统一观点。消费目的、消费主体及消费方式一直是主要争论点,为司法人员准确判定消费者的法律范畴带来困惑。文章根据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对消费者法律范畴的判定提出了客观的、可以衡量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消费客体具有商品的价值属性、消费客体被终结性消费、消费主体个人化,以利于及时、有效、合理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
面对WTO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是全球的“经济联合国” ,中国加入WTO不可阻挡。市场经济是消费需要拉动型经济 ,消费的开放和保护两者不可或缺 ,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我们面临“入世”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比较 ,WTO主要成员与我国既有共同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又有着不同的优劣和特色。面对WTO ,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应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制度 ,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预付费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中国的消费方式多种多样,预付费消费作为其中的一种,为消费者带来了优惠与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和问题。预付费消费本质上既是服务消费合同又是预付格式合同,正因为预付费消费的这种性质以及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权利的行使受到市场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的制约,致使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变得尤为苍白无力与不堪一击。因此,通过现实的具体情况和理论基础的支持,从道德论、解释论与立法论的角度构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是应对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权利受损与地位不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缓慢,存在着严重的信用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问题。其根源在于信用消费者的权益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法律救济。文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信用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应通过专门立法来保护信用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并配以其它社会工作同步进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信用消费者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消费给人们带来快捷与方便,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虚拟等特性也使得网络消费者的利益极易受到侵犯,其中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权的现象尤为突出.切实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交易安全立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重大社会问题。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消费者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更加依赖于法律制度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主体和权益内容的扩大,现存法律保护不足以全面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