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钧 《时事报告》2010,(2):73-75
最近一个时期,媒体上出现了一股“二代”热,常见的有“富二代”、“官二代”、“垄二代”,还有“贫二代”(“穷二代”),等等。公众和专家学者,都对此议论颇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贴标签”的做法,会导致受众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最后走向事实上的歧视。  相似文献   

2.
岳纯之 《传承》2010,(22):50-51
当下"官二代"是相对于"富二代"和"贫二代"的又一个网络新词。其实,"官二代"问题并非始自今天,可以说由来已久。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尤为严重,我们在史书中最常见到的,便是官员后代打着老子的旗号升官发财、欺男霸女等。这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制造了很多新词,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屏丝”、“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是网络世界对阶层和阶层流动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表述也多少反映出一种对抗和无奈的情绪。与此相呼应,众多媒体和学界精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0,(21):60-60
近年来,媒体关于“二代”现象的讨论很多,诸如“富二代”、“贫二代”等。“二代”现象的出现并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超出了多数人的记忆与经验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媒体制造了很多新词,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屌丝"、"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是网络世界对阶层和阶层流动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表述也多少反映出一种对抗和无奈的情绪。与此相呼应,众多媒体和学界精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二代"现象和阶层固化有何关系?如何判断一个社会的阶层流动状态?何种程度的阶层流动是健康的?阶层固化意味着什么?有没有确实的数据可以让我们直观判断阶层是否固化及其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富二代”群体成长评价的多维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二代"作为一个撞击公众敏感神经的热门词汇,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公众情绪和社会生态."富二代"群体的成长分化是家庭养育、社会转型、地域同化、自身追求诸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草根创业成功无疑是"贫二代"子女对"富二代"子弟层际流动的现实超越.富不是罪过,时间将洗涤当下,见证中国由"富二代"群体走向"富N代"社会这一共同富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至今,我们一直跟踪研究中国特定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并特别关注了贫困阶层问题。显然,包括“贫二代”在内的所有“二代”群体,都具有特定的时代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二代”现象终究会淡去。但是,这些现象和由此带来的问题,将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新语     
《小康》2011,(1):22
游二代知道"富二代"、"官二代"的还不行,那都是浮云。如今又出来了一个凶猛的"游二代",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游戏成长,并且深谙多种网游攻略的自身玩家。这是网游日益兴盛下的必然产物,是一个有着庞大基数并深受社会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有待破解的“传承怪圈”.贫与富,官与民,客观上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当下“二代”们的不同生存状态、不同社会境遇,折射着社会生态,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评述由头:继富二代集体炫富、横行不法饱受舆论指责之后,中国官二代子承父业、扎堆做官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2日《文汇报》刊登韩狄明的文章,“富二代”一般指的是民营企业家等先富一族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富二代”搅动社会神经的原因:一是“富一代”大都已过知天命之年,到了交接班的季节。富家子弟能否再创辉煌或保住家业,历来是社会的谈资。二是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多次飙车案引发的血案,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三是“富二代”群落挑战了中国社会的财富观和价值取向。“富二代”习惯于奢侈品消费。轻松致富,挥霍成性,产生恶劣的社会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庆 《前沿》2010,(13):113-115
改革开放30年后,当下的中国中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壁垒进入固化过程,近年开始出现的"X二代"、"X奴"、"X族"等现象,都凸显出社会深度转型和阶层显性分化过程中叠加在青年群体身上的社会隐忧。只有使"贫二代"不自甘"向下的青春"并坚韧执著地不放弃底层的打拼,还原"富二代"尊崇道义、恪守规则并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的道行德性,复以政府自觉担当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的责任,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1,(30):13-14
富二代简介 “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该栏目对“富二代”的定义是: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如今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  相似文献   

14.
“门”透视出的“官二代”道德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形色色的“官二代”事件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道德迷失、学校德育错位、家庭道德异化和自身品位低下;消除“官二代”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净化社会道德,改善学校德育,强化家庭美德,注重舆论引导,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5.
“富二代”的特权与“穷二代”的权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目前我国所谓"富二代"、"穷二代"的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通过加强对"富二代"的教育等所能解决的。如果不对全能性资本做有效的遏制,从而改变产生"富二代"、"穷二代"的土壤和环境,所谓教育,会显得非常苍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二代"现象频繁见诸网络、媒体,如"富二代"、"穷二代"、"文二代"(文化名人、影视明星的子女等)、"黑二代"(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因罪入狱)等。各类"二代"成员受到快速转型、多元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偏离主流文化,甚至破坏社会、伤害他人,引起大众的不满和争议。  相似文献   

17.
防止“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嘉宾:辛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杨继绳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 刘精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廉思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习文 近来,“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引发媒体热议:农家子弟还能“鲤鱼跃龙门”吗?就业晋升,拼个人能力还是“拼爹”?如果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个人是否能凭借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社会阶层固化”意味着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受阻,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堵塞,人们看不到未来向上发展的希望,容易;1发社会矛盾。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态势如何?如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需要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宇 《求索》2013,(10):205-207
由于“富二代”犯罪主体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富二代”犯罪现象不仅危害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而且对社会道德和司法公信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对“富二代”犯罪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治理方法,对社会安定和法学理论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来媒体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报道,常常不约而同地披露出后面的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或"垄二代"的背景,例如杭州阔少飙车撞人案、合肥少女被男友毁容案、长春"砍手门"和北京某歌唱家之子驾无照宝马并殴人致伤案等,此起彼伏,刺痛着转型期社会紧绷的神经。这些"高贵血统",从上辈手中接过"财富衣钵"和"权力手杖"的年轻人,其霸道和骄矜如斯,让人侧目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处在社会边缘、话语权缺乏的  相似文献   

20.
在对“官二代”群体形象塑造的过程中,网民存在着模式定型和片面理解,将“官二代”视为祖荫庇护的寄生者,社会不公的制造者,违法乱纪的漏网者.网络媒体对“官二代”的负性形象建构是由传统文化的观念传承,“官二代”群体表征的客观存在,阶层分化的利益博弈,以及“官二代”的网络失语等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者的人民政府,必须全面审视和整合新时期阶层利益关系,以“法”根治特权思想,培育理性精神,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加强网络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行政能力,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