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存在着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应规范就业市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调整大学专业、课程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另外,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切实做好针对性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在供求失衡、就业缺口增大、社会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有效的对策,克服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其职业业素质,提高竞争力,是目前各高校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缓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难题需要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建立全程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强化就业指导,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大样本抽样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总体呈下降态势,但是就业率和月薪都没有跌破2007年的水平;2008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以继续求学来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呈现稳定状态;2009年毕业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失业率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各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从国家、地区、高校三个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设置"红黄绿牌"专业,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之以在校生的专业调整。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的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复杂,既要从客观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求,也与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 1.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其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非常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主要经历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占主导时期、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时期和价值观多元并存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建议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要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主要原因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本文从理论上对结构性失业进行了界定,重点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同时并存的现象揭示了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潜在的巨大差距.在校期间如何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经验性总结,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各方专家重视,并在高校内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有效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人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就业能力调研,确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其与社会需求间的差异,并提出改进建议,对高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加强自身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存在偏向体制内或较高薪酬待遇、偏向省内城市就业,求职期望过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通过加快构建与完善体制创新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大力推进"双轨制"并轨改革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彰显社会公平的行业间收入分配制度,同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适度下放权力,促进高等院校优化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存在偏向体制内或较高薪酬待遇、偏向省内城市就业,求职期望过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通过加快构建与完善体制创新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大力推进"双轨制"并轨改革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彰显社会公平的行业间收入分配制度,同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适度下放权力,促进高等院校优化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人事天地》2013,(6):4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  相似文献   

14.
《人事天地》2009,(8):M0001-M0001,2
背景介绍:2008年以来,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大,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对社会普遍关心的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主观因素(即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面对社会人才岗位需求时缺乏必要的准备,在自身的工作定位、就业心态以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许多欠缺,从而造成就业意愿与社会需求的严重错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已经过剩.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社会以及高校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等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健全.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7.
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难题关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由结果分析原因,从源头上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本文浅谈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试从毕业生群体属性、就业地域矛盾、产业结构、市场配置、高等教育、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试谈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比较2008和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调查问卷数据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大学生预期工资、预期就业地区、预期就业单位和就业前景评价等就业预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就业预期调整存在滞后性,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剧.有效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我们从改善劳动供需双方预期入手,提高工作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就业关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通过作者所在院校对毕业生开展社会评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盲目择业,频繁跳槽等不良现象,提出高校应转变就业服务方式,加强职业指导,进而增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这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笔者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