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年群体是催生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的弄潮儿.这些现象和事件体现着青年群体独特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屌丝文化、青年娱乐文化、青年意见领袖、青年社交文化和女性热点事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对这些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解社会现实和青年群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奥运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奥运精神和激励的内涵,并分析了奥运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奥运精神在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引导青年自我实现、鼓励青年参与竞争、教育青年积极奉献、推动青年开拓创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华松 《理论月刊》2007,(12):186-188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贫困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产生自卑、无望、人际交往困难、敏感等严重心理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受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自我实现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本刊编辑部积极营造青年编辑成才环境,利用所在高校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有计划地鼓励并安排青年编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而青年编辑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期刊把关,促进期刊发展,善用专业知识,提升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BBS传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高校BBS传播而导致的高校危机事件已多次发生。高校BBS传播源的失真传播,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群体感染的最终形成是高校BBS传播产生危机的主要条件。校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BBS自身的特性,是高校BBS传播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之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并堵为疏,积极应对,采用正面传播、主动引导、巧妙转移、删封并用等方法来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6.
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从学业指导、日常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诸如导师太忙而无暇顾及学生、带研究生过多、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发展、给学生增加很多学业以外的负担等主客观问题.据此,我们从导师、研究生和管理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依标命题后的第一次考试,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创造了依标命题的良好开端。试题结合课程内容,依据学业质量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进行命制,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准确测量了学生完成初中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表达的变化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在青年学生的身上得到了集中反映.高校青年学生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爱国行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性.在这30年中,高校青年学生的爱国表达走过了一个从激进盲动、反思克制到理性参与的过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及信息技术的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当前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表达也日渐纷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翠萍  王庆 《前沿》2014,(1):61-62
本文从青年大学生当前人际交往现状入手,结合权力的概念,旨在厘清个人层面人际交往中渗透的权力思想。权力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影响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认知包括刻板影响、社会动机两种;对此,我们归纳了三种权力对人际交往的作用:积极、消极和中性作用。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青年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正确看待和合理运用权力有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1.
从青年学生爱国总体状况、青年学生理性爱国状况、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三大方面设计问卷,在全国不同地域六座城市的14所高校、7所高中展开规模为6000份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讨论,并对典型性的问题进行了图表分析,深入分析了青年学生爱国状况和特点,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才成长和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调研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网络交往负面影响及缺乏交往技能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修养、情感控制、欣赏他人、参加交往实践等方面进行努力,学校则要发挥引导、协调与鼓励等作用,积极提供学生交往能力培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钟建 《就业与保障》2023,(12):34-36
涉农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校学生的构成主要以农村籍学生居多,其特点是踏实勤奋、吃苦耐劳,但存在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和顺利就业等问题,他们更加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不利于发挥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三农”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因此,针对涉农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压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是涉农高校亟待解决的任务。文章主要对涉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农学学生的关注与爱护,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涉农高校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楼宇青年是随着当代楼宇经济兴起与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青年群体.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正处于尴尬的生存境遇之中.他们内心本能地对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或信息资源存在学习诉求,对此,社会(社区)、楼宇青年及成人教育三方应承担起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未来发展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宇 《青年探索》2008,(2):38-40,45
针对高校大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设定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被试选择北京三所大学的778名大学生,使用自编的未来发展目标问卷进行集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未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事业目标、生活目标和学业目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三方面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事业目标是大学生平时最重视的,生活目标是大学生第二重视的,而学业上的成就大学生反而不太重视。影响大学生对未来发展目标重视程度的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等。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青年的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方式,日益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出现了“宅男”、“宅女”等新族群.随着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青年的心理也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并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本文从心理健康视角,探讨了网络对青年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休闲是与人的生命相联系的体现美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当代青年为浮躁和功利的价值观所驱使而远离了休闲的真义,普遍存在的是表象休闲、虚假休闲和休闲的缺位.休闲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积极的生命创造活动.在生命的大视野中观照休闲,是提升和推动生命成长的动力.因此,进行生命维度上的休闲教育、提高当代青年休闲能力,不仅是当代青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提高我们民族审美能力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8.
警察院校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三方面的心理状况既有警察的特点,又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并受其性别、年级、地区、专业的影响.调查显示:男女生因竞争激励源不同而心理状况不同,男生学习态度不如女生,女生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不如男生;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好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强于低年级学生;苏北地区学生学习态度最好,苏中地区的学生工作态度最积极,苏南地区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不同专业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只有细微差别,技术专业好于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广州的团组织和其他青年团体共同推出“青年健康生活行动”,希望通过倡导青年的健康心理生活、学习生活、职业生活、消费生活、娱乐生活以及交往生活,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一行动不仅对本地区社会面貌改善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关注学生心理着眼于学生的健康生活,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健康生活;从重视矫治性转为重视发展性,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潜能开发,为其终身发展与最终的自我实现奠定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