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于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1943年到1946年间曾3次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接受任务。当时正是抗日战争从相持到反攻以至胜利前后,形势紧急,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仔细了解、观察红岩的一切。但红岩精神始终鼓舞、激励着我。初到红岩1943年6月,我从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以世界大药房董事长身份开展工作。这时,徐鸣告诉我,他将调回重庆,组织上有意要我利用暑假同他一起去,集中一段时间学点理论。我们7月8日到达重庆,10日上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虽然地理条件较好,但依然处在国民党特务、军、警…  相似文献   

2.
资讯     
《红岩春秋》2021,(1):4-5
正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拟于4月对外开放2021年1月5日,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保护修缮工程进入尾声,计划4月底对公众开放。目前,红岩革命文物遗址已修缮完工的有18栋,正在修缮的有9栋,这些文物遗址将在今年7月1日前全部修缮、布展完成,面向公众开放,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前夕,国民党迁都重庆。为了领导中南、西南地区党的组织和八路军、新四军,加强国共合作,抵御日军侵略,1939年1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南方局,同时设立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新四军重庆办事处。办事处开始设在机房街70号,后迁红岩咀13号。由于红岩咀离市区较远,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在曾家岩50  相似文献   

4.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珍藏的诸多革命文物中,有一套衣裙尤为显眼。上衣为丝绸质地,米色底蓝格,小西装式样,款式简洁大方。下装为藏青色毛料做成的两片A字裙,长过膝。整套衣裙今天看来也仍然显得漂亮而优雅。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那大都以粗布军服为主要着装的环境里,为何会有这么一套漂亮衣裙呢?这套衣裙,本来是方卓芬的。方卓芬,许涤新夫人,广东惠阳人,抗战前夕在上海大夏大学史地系就学。抗战期间,曾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1939年3月,奉命由新四军调来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周恩来发给她一笔很少的差旅费。方卓芬一路上…  相似文献   

5.
1944年的一个晚上,张友渔在重庆城内生活书店家中,徐冰突然乘汽车赶来。说董老叫他立即随车去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别的话,徐冰一句也没说。张友渔一看那严肃的面容,知道情况紧急,什么也没问,就赶紧上车跟徐冰走了。到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时,董必武已在等候,一见张友渔就说:曾出卖过南委领导同志的叛徒郭潜,已经从广东来到重庆。因郭潜在南委时曾到桂林找张友渔联系过,这次来重庆,要带人来抓张友渔。我们打入中统机关内部的同志知道了这个消息,报告了董老,董老决定连夜把张友渔接到办事处。过了两天,果然有人到张友渔的住处“查户口”,张友渔…  相似文献   

6.
半世纪后的红岩之恋 1994年2月13日,农历甲戌正月初四,在北京的红岩老人们举办例行的“两岩姊妹”春节聚会。“两岩”者,指重庆的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所在地)、曾家岩(“周公馆”所在地)。还有一“岩”,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当时“三岩”并称。因《新华日报》人多,另行聚会。都是“姊妹”,人员互有交叉。  相似文献   

7.
一张照片的来历 1939年5月3日、4日,日本侵略者接连两天对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狂轰滥炸。重庆市区变成一片瓦砾。 刚在重庆建立不久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所在的机房街70号、棉花街30号等地房屋也被炸毁。南方局和办事处搬迁到了郊外的红岩嘴,从此在这里建起一处红岩村,成为雾都重庆高扬爱国主义大旗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烽火起,投笔从戎为革命我的母亲肖里,又名肖国贤、肖清华,1918年9月生于河南省商水县谭庄乡肖谭村一个地主家庭。她祖父为清末进士(武魁),官至御前侍卫。她父亲因病早亡。她外祖父李安卿,家境殷实,富甲一方,是开明人士,抗战期间拥护抗日,不断寄款到延安支持八路军。母亲兄妹5人,大哥肖矜乐,妹肖虹、肖炎,弟肖健。  相似文献   

9.
1939年8月上旬,鄂南中心县委书记何功伟(又名何彬),经过长途跋涉,到了重庆红岩,找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向组织汇报了鄂南的形势。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招待所,他学习了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参加了办事处为平江死难烈士举行的追悼会,写了《鄂南工作情况报告》。在红岩20多天中,他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革命斗志更加旺盛了。9月,南方局派何功伟到宜昌湘鄂西区党委工作。9月11日,何功伟在湖北松滋县刘家场参加了中共湘鄂西区党委扩大会议。钱瑛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会议根据南…  相似文献   

10.
田苗 《红岩春秋》2006,(6):12-14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庆祝政协谈判成功的较场口大会被反动派破坏后,形势陡然紧张起来,知名的进步人士多作好随时被搜查逮捕的准备。我认识的许多青年朋友,都先先后后下了乡。我和同学易难也被派往了綦江铁工厂。但没过几天,铁工厂出了点事,领导我们的意姐(廖意林),便把我和易难又叫回了红岩。易难回育才学校,我则到红岩小学。已是农历正月底,学校早都开学了。红岩小学是为八路军办事处子弟读书才办的。因较场口血案及“二·二二”反苏游行《新华日报》被捣毁,便未着手建校。后局势未继续恶化,才赶紧调人办理,故已迟了好些天。廖意林是育才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大家尊称她为“意姐”。她是湖南人,1937年去延安,1939年派来南方局,被派到了育才学校,党的关系仍在南方局,她直接向南方局汇报。1945年5月初旬,意姐领导育才文学组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实是进行了十来天小小的整风,之后我便向她申请参加共产党(后知那时不能吸收党员,因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约束,同意了重庆地区一不搞武装,二不发展共产党员,直到1946年后才不再拘守),从此便接受她领导派遣。当年7月我参加了南方局青年组办的农村工作实习班,以后即常被派回重庆城区办事。此时...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1,(9)
正担任八路军驻湘代表的是徐特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运动的发展,支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中共中央决定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桂林和兰州等重要城市设立八路军的办事处或通讯处。1937年11月,中共中央任命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徐特立为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11月26日,花甲之年的徐特立和驻湘通讯处主任王凌波一道离开延安,踏上回湘之路,辗转千里,于12月9日到达长沙。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何莲芝重返红岩时与原大有农场工人何荣森(后排右二)、罗大娘(前排右二)合影195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在视察云南、四川等地的工农业发展后途经重庆。重返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11月10日这天上午11时半,在通往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的一条石板小路上,一行人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雪白的八字胡须挂满上唇的老人,沿着小路朝旧址方向走来。当这位面容慈祥精神饱满的老人步入旧址大门时,眼尖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认出是董老,“董老回红岩”的消息顿时传开了。附近的群众闻悉…  相似文献   

13.
叶挺在重庆     
初到重庆1939年春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到了山城重庆,住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兼新四军办事处的机房街70号,这是他第一次到重庆,主要是负责同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的联系和交涉,为新四军募集物资和招聘人员等。事隔不久,这年的秋天,叶挺为解决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编制和全军经费问题再次来到陪都重庆,进行了更为艰辛的联络与交涉,每每往返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之间。他曾向李济深表示: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国民党的老爷却攻击我们“游而不击”。在这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的情况下,深感有愧于抗日初衷。我不能忍受这种摩擦,…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9,(3)
红岩精神是重庆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团结、领导人民同反动势力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  相似文献   

15.
1945年9月,我奉召回红岩办事处 参加南方局组织部举办的党训班。在党 训班内又同原来在万县地区工作过的大 部分领导干部一起学习。万县中心县委 委员、宣传部长唐虚谷告诉我:明波同 志已于当年春末在达县患脑膜炎逝世。 南方局组织部对明波入党后一贯表现和 对地下党的贡献作出了充分的肯定,破 例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悼念明波同志 的文章。与此同时,南方局组织部为保 护明波同志的遗孀郭里怡同志,决定调 她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这些都反 映了领导和战友们对英年早逝的明波同 志深深的怀念! 周明波,原名周远侯,合川保合 乡人。1916年7月出生在一个商业经营 者家庭。幼年在本乡私塾上学,后到合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1,(8)
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革命者矢志不渝、不畏生死的坚定信念。歌词中提及的红岩,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作为地域的红岩,是重庆红岩嘴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驻地)、曾家岩50号(周公馆)和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红色三岩"的总称,其代表性所在是重庆红岩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的驻地,  相似文献   

18.
从周恩来过生谈起 1943年3月18日,山城重庆,红岩嘴上的八路军办事处,已是落日衔山时分。办事处的全体工作人员还在听取周恩来为配合整风学习而作的自我反省报告。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周恩来讲述他的身世和经历。  相似文献   

19.
袁明 《红岩春秋》2014,(9):73-76
正2013年12月,我随"红岩儿女"(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人员子女,本文作者的父亲袁超俊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任职——编者注)出团走访香港,路过皇后大道中时,导游向我们介绍,前面的新世界大厦——皇后大道中18号,就是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粤华茶叶公司)旧址。这使我想起了当年父亲确认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的事。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群年轻人荣幸地在红岩嘴(即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就设在这里,董必武同志也是南方局的主要负责人。 那一段团结战斗、丰富多采的经历对我的一生影响极大。当时的学习热潮,就常常令我神往不已。 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分高、中、初三个学习班。初级班主要是上文化课,中级班有人辅导学理论,高级班是一些对理论有研究的同志和高级干部参加。我们这群年轻人多数参加中级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