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置身于一线,我们真正感受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立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感受到集民心所向、循民心所归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执政党的能力强不强,执政的本领高不高,最根本的是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只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6,(4):1-1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贯彻党章最基本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考验。如果不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漠然置之,我们党就会严重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动摇执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抒望 《前进》2009,(9):15-1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共产党在全国执政60周年。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永远是最强大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共产党在全国执政60周年。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这能力那能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永远是最强大的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最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建国55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告诉我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这就是说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过程,实际是不断丰富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不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过程.所谓认同,也就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在当前,如何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个主题意味着,提高执政能力并非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即知、行、鉴三个环节的统一过程.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切入口,这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别于世界其他政党,不仅执掌政权,而且领导社会,兼二任于一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古田会议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第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增强执政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前提。第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在党内形成健康的政治生活,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第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徐松南 《政策》2005,(2):21-23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要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我们各级党组织只有领导好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各级党委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取得领导经济工作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学会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示范服务的手段,组织群众参与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取得执政地位以来,执掌全国政权已有6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源自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来自党出色的执政成效。党执政地位的持续巩固,同样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执政成效获得人民的认同。当前,党提高执政成效就要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开发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效益;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党的软实力;坚持人民群众的最终评价权,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考量党的执政成效。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七十周年,这是一篇宣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宗旨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党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余思新 《理论月刊》2012,(4):166-170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状况体现了民众对政党的认同,体现着一个政党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影响力和凝聚力。我党的历史是一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合法到最后执政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历史。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决定他们既是党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党不可或缺的阶级基础。农民工市民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我党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它有助于满足农民工的意愿和诉求,有助于对党执政意识形态、方式及能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地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党执政55年来最为根本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反映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后得出的历史结论,更是我们现在和将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要不断回答好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2.
县级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是党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工具。我国13亿人口,就有10亿在农村。党要实现长期执政,使自己的主张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确保农村政令畅通,就必须依靠县级广播电视这一重要舆论阵地。因此,加强和改进县级广播电视阵地建设,保持其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党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广泛地开发执政资源,为从事执政并且能够长期执政创建深厚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中,面对新世纪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应该从政治、经济、组织、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拥护等方面,全面开发党的执政资源,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地位的实质是执政合法性问题.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生了执政的合法性危机,使党失去了执政的社会基础.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执政合法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提出政党的执政地位应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一个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越广泛,其执政的合法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5.
高建生 《前进》2011,(7):29-32
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在经历90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永葆党的先进性,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美云 《新重庆》2005,(1):9-10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实质上就是深化党的执政感情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讲,深化执政为民的感情,既是最低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7.
必须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命题之,中国共产党要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中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社会转型条件下形成的弱势群众的现实利益;同时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提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开展反腐败工作,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  相似文献   

19.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机遇、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需要正确看待战略机遇期,将人民群众的满意与期待作为“试金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筑牢制度基石。  相似文献   

20.
盛国玉 《政策》2013,(10):21-23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党的各项事业才取得了辉煌成就。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党的群众路线是恪守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一)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