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岩 《红岩春秋》2009,(2):30-32
我的父亲和生母在南方局的领导下曾经在四川工作和战斗过,尽管自己当时很小,记事不多,但是把他们在那里工作的情况整理一下,提供给写南方局党史的人们参考是我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仰视这群人     
<正>1999年,中共重庆市委举办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60周年活动,健在的原南方局老同志从四面八方重返红岩。一天,在他们下榻宾馆走廊,我邂逅张黎群同志,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我问:"说到南方局历史,总觉得内涵很丰富,主线很多,在您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南方局这段经历留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对于南方局历史,我当然不会陌生。在重庆时,我曾在任上主持了对南方局历史和红岩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南方局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历史早已铭刻于心,成了我人生中战胜困难、坚定信念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从政生涯中,曾在重庆直辖前后两次担任市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宣传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在自己的任上对宣传南方局、弘扬红岩精神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个人也耳濡目染,从中受到极大的教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至今还在激励着我、教育着我。在那段时间里,我也积累了一些南方局领导包括孔原同志的业绩史料,至今被我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原南方局组织部长兼西南工委书记的孔原,是南方局的一位重要负责同志,然而他的事迹现在则鲜为人知。明年是孔原同志诞辰100周年,值此时刻,我愿将我近期的研究成果《孔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奉献…  相似文献   

5.
正我在任上的时候,曾经负责南方局的研究工作。我感到,改革开放以来对南方局历史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立了以宋平、孔原、童小鹏、荣高棠等部分南方局老同志为核心的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有关地区党史部门业务人员参加。1985年,正式开始南方局党史资料编研工作。1990年6月,编纂出版了六卷本的《南方局党史资料丛书》,由胡耀邦同志题写书名,  相似文献   

6.
读着当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地下工作的有关资料,我禁不住一次又一次站起身来,踱出门外,努力平静起伏的心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南方局地下工作者们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历经万难,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7.
《红岩春秋》2009,(2):1-1
南方局的这部分党史是很重要的。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抗日战争时期那么一种局面,团结了大后方那么多的人,把抗战坚持了下去,还保存了我们党的一大批精干力量;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后来解放战争事情那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形成那样强大的第二条战线。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是很出色的。没有南方局在大后方进行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就很难把当时在国民党区域的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人士团结在我们共产党的周围,  相似文献   

8.
1945年3月回延安参加“七大”,我是大后方(国民党统治区)代表四川组的成员,“七大”以后,周副主席(当时对周恩来同志的通称)指示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廖志高同志,要他抽调一部分七大代表(在国统区没有大暴露的人)到国统区工作,决定派我再回四川工作。当时美国在延安有个美军观察组,常有飞机来往于重庆——延安。1946年1月,我坐美国人的飞机约半天时间到了重庆,来到了中共南方局。南方局组织部长钱瑛和副部长于江震两人同我谈话,决定派我到秀山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是1943年周恩来同志在他生日这天所写的《我的修养要则》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群众工作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是人民群  相似文献   

10.
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以散文诗般的语言记述了邓小平前半生的故事,融知识性、史料性于一体,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书。但在细枝末节方面,作者也有疏忽之处,今就发现的一处错误予以纠正。作者在第二十八章”到广西去”中写道:“1929年7月到8月间,正是地方盛夏酷暑之际,父亲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派遣,告别了妻子,坐南下的船。经过香港,赶赴广西。父亲乘船到香港后,立即与党的南方局取得联系。当时党中央的南方局设立在香港,负责广西、广东两省的工作。因为香港和上海一样,是租借地,因此便于我党的工作掩护。南方局的书记是贺昌…  相似文献   

11.
李蓉 《党的文献》2004,(3):74-7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三次组建南方局.抗战时期的南方局和另外两个南方局在组织方面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存在的时间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变化;工作职责的变化;内部组织机构的变化;工作区域及所属组织的变化;活动特点的变化.抗战时期南方局的组织机构最为庞大、组织最为完备、担负任务最为繁重,其历史功绩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40年11月到达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地红岩嘴。这时南方局组织部长博古同志已去延安,由孔原同志代理。 在红岩嘴,我住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二楼,一楼是办事处的办公室,三楼房子很少,是机要科和电台。办事处主任是钱之光同志,我们名义上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做南方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延  刘歌 《红岩春秋》2010,(4):30-34
我们的父亲李金德和母亲李玉明曾经长时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父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机要秘书,对外的身份是周恩来副主席的副官。母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译电员。每当他们向我们回忆起在南方局的战斗和生活,都非常激动和感慨。现回溯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几个重要时期的片段,以表追忆。  相似文献   

14.
再到红岩     
徐舟 《红岩春秋》2006,(2):40-42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被重重封锁,直到1941年8、9月间,延安才有一辆军车获准开往重庆。这一车人由宋平同志领队,去重庆的多数人似乎都是病号,当然也有一些是调到国统区作地下工作的(后来我在成都搞学运时遇到过,但都装作相互不认识)。我是地地道道的病号,延安八路军门诊部的印度医生巴苏诊断,可能是患了肠结核,动手术要有X光论断才行,当时延安还没有这样的条件。我的视力急剧下降,头疼失眠,不能正常学习(当时我在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学数理化)。我需要治眼疾,配眼镜矫正视力,这在延安也办不到。经巴苏大夫建议,我不得不提出申请去国统区治病,得到中央组织部批准,宋平带的这支队伍里就有了我这个18岁的小兵。经过沿途国民党当局的百般阻挠,我们还是在9月中旬到达了重庆红岩。我的组织关系也转到了南方局。在治病的一年里,我住在南方局机关。这是我治病的一年,也是我身心健康成长的一年。与我同车来红岩的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同班同学小毛,也是党员,她是调到南方局工作的。可是来重庆后检查身体,发现她患了肺结核。组织上考虑我俩住在南方局大楼不方便,便让我们住到刘老太太的小洋楼三层的阁楼上去,阁楼是里外间,我俩一人一间。这是以前周恩来副主席他们...  相似文献   

15.
我一生见过周恩来四次,第一次是1941年秋天在南方局集结,第二次是1949年9月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第三次是1956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回昆明顺便视察工作,第四次是1957年去北京学习。其中第一次接触的时间最长,给我的印象也最深。虽然50多年了,许多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1941年秋,我因在川西工作多年,太暴露,组织决定撤回中共中央南方局——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然后等交通工具去延安。 7月1日我和妻子(党的地下工作者)带着幼子到了红岩村,办事处秘书龙潜安排了我们的食宿。 这天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需要从理论和学术的研究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瞻望前程。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共南方局历史资料研究编写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勇同志。这既是对南方局历史和红岩精神研究的学术性回顾,更是向南方局老同志们的一个汇报。本刊将分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17.
三到红岩     
徐舟 《红岩春秋》2006,(5):37-38
1944年夏,我离开南方局机关,回到成都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中,我在四川大学接触了许多同学朋友,参加了几个学生社团,但我不能暴露共产党员身份,更不能代表党去领导这些社团。全国解放后,有些同学朋友知道了我是延安去的共产党员,就要我证明他们当时是在我领导下参加了革命活动,还有的社团写他们的活动历史时,硬把我写成是发起人和台柱。这都是不准确的。在那两年里,我父亲参加了民盟,后来又参加了民建,民盟的领导人邓初民、马哲民,跟我父亲都是好朋友,他们要我加入民盟,我知道这是组织问题,我不能随便参加其他党派活动,只好婉言谢绝了。在这期间,我曾去一个川军将领家里当家庭教师,教他的孩子学习数理课程,常听他们在打麻将时骂人,似乎是在骂中央军。组织上一直没有人来接关系,我一个幼稚的共产党员,到底该怎样开展工作?虽然参加了一些学生社团,做了一些工作,但总觉得心中无数。于是,我决定在暑假期间回一趟重庆,向南方局汇报和请示工作。我也没有得到小鹏同志的信,也没有事先通知,就这样突然回到了重庆。但是对怎样上红岩,我还是有点顾虑,怕在上山半途中被特务拦截。正发愁间,我猛然想起《新华日报》发行部就在城里七星岗。我就在傍晚去到发行部门口,当时人不多,...  相似文献   

18.
1985 年,我刚离休不久,就和武汉的童式一,一起被借到北京,给朱语今、张黎群做了段时间助手。因为他俩共同接受了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一项任务:写一篇南方局青运史稿。他俩是当年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领导人,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青年运动做了大量工作。要写清楚那段历史,非他们莫属。而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张在中纪委,都还在职,工作繁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有人代劳,特别是查阅档案和走访一些老人,很费精力和时间。式一和我一到京,就被安排在张自忠路七号住下,办公和卧室都在这里,吃饭在中纪委食堂,十分方便。张黎群和中纪委常务…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2月上旬,在天津地下党学校工作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学委书记沈尔琳向身为学委委员的我和廉促传达: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已进关,解放平津唐等大城市和全华北的战役即将展开。为迎接解放,华北局工部决定,把我们这个学委和原由南方局领导的在天津的工厂、医院、机关中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原由南方局领导的天津的党组织合并起来,成立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周恩来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国统区以及部分沦陷区党的指挥中心。群众工作是南方局各项工作中成效比较突出的。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南方局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唤醒大后方广大工人、青年、妇女、农民群众,开创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一是在思想上激发了各界群众的抗战意识,在组织上强化了各界群众的抗战能力,在行动上孤立了亲日势力的投降逆流,夯实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二是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促进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三是使南方局在大后方站稳了脚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影响积聚了党的外围力量和广大进步群众,使党的自身力量在群众工作中发展壮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今天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