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2023,(5):33-36
<正>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都牢记使命,服务服从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的城市功能为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成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定州全力谋划推进制造强市、能源强市、文旅强市等建设,打造实力定州、创新定州、品质定州、幸福定州,奋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厚植经济发展强动能。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强市之本,聚焦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体育器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特色产业名镇6个,双天机械入选全省第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支持四大支柱企业裂变扩能,  相似文献   

3.
<正>稳住“压舱石”,工业挑大梁。要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为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贵州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壮骨”,不断培育新的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坚持制造强省战略,把基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推进一批工业强基项目,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经济转型升级。盐化产业是湖北省传统的重要千亿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产业集群之一。随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必须推进盐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锋》2023,(8):27-29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川及成都发展,今年7月来川视察并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对四川及成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新擘画新指示,为成都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成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在工业现代化方面,成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市,努力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位势能级提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相似文献   

6.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铜仁高新区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主体培育为抓手,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创新产业体系、壮大企业市场主体,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石阡县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不断做大工业增量。依托山、水、茶、游、石、城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县。石阡县为助力全省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不断做大工业增量。同时,依托山、水、茶、游、石、城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县。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一直将大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业来培育,矢志不渝推进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数据活起来 “要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制造全过程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把产品做精做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工业产业进行更深程度的创新融合、为传统工业产业赋能,贵州将推动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的工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何兴轩 《先锋》2023,(3):43-45
<正>2023年全国两会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一次盛会。成都市投资促进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担当实干、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水平招商引智新成效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为引领,推动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建设,贵安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新路。"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安新区考察时提出要求:"要发挥贵安新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使新区既成为经济新高地,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的积极路径,也是数字赋能的重要实践机制。近年来,南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卓有成效,但相对国内发达城市而言还有差距,面临着技术层面创新水平不高、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产业层面数字化支撑能力欠缺、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需要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数字经济赋能南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总要求,把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构筑高端制造业高地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之举,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治本之策,作为推进天津工业全面上水平的攻坚之战,推动产业高端化,促进产业高质化,加快产业高新化,实现产业集约化,推进产业绿色化,率先形成高端高质高新化的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聪 《当代贵州》2022,(6):32-33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铜仁明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不断做大工业增量.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为改变千百年来一农独大的局面,大力推进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12日,成都市推进城乡—体化正式启动。一场遍及全市1.21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从此,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先锋》2023,(1):31-33
<正>2023年1月3日,“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进办专职副主任李玉萍就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了的《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7.
花溪大学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流的现代化城市设计标准,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两江新区瞄准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统筹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两江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努力在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19.
正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  相似文献   

20.
宋瑶 《先锋》2023,(5):44-47
三问先锋:成都聚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成都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其优化调整体现什么样的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对成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什么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针对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