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在部署2008年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规范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需要推行职务消费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现行职务消费制度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职务消费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些地方进行了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笔者认为,职务消费货币化确实是根治这些不正之风的源头治理途径,但就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实践看,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商榷、研究。一、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存在的一些不足所谓职务消费货币化,就是将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职务消费支出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到个人。从不少地方、部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实践看,由于认识不够统一、相应的措施不配套,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3.
国网纪 《中国监察》2013,(17):56-56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规范职务消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规范职务消费工作纳入企业内控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制定修订标准,规范职务消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铝公司非常重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有关文件要求系统梳理,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铝业公司领导人员和总部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完善了《中国铝业公司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的细化配套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所属企业职务消费行为,公司加强制度分层设计,制定了《中国铝业公司板块本部和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中铝公司要求各板块公司和实体企业严格执行上级部委和中铝公司职务消费有关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狠抓职务消费管理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5.
公务人员职务消费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对职务消费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从消费行为的视角把职务消费问题界定为行为失范,并从部门预算制度、薪酬制度及现行职务消费制度等层面探索其治理路径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各地纷纷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规定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信工具等职务消费支出要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个人。此举有利于减少财政经费支出并防止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工作中仅从财政减支、操作方便着眼,以致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乱”现象反弹。在推行职务财力不足,对职务消费货币化项目所需资金,要求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各单位为完成此项改革,便搞“创收”,违反规定乱收乱罚,容易导致“三乱”行为出现反弹。二是标准划分过于简单。有的地方在核定标准时…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材集团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加强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落实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在制定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时,始终坚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职工群众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才印发实施。通过公开制度制定过程,使职工群众充分了解制度所规定的职务消费内容、标准和审批流程,维护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保证了职工群众实施监督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执行上级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加强预算管理,不断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完善制度。中交集团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纳入预算管理,制定了《费用管理办法》、《管理费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出差人员乘坐动车组列车席位等级及补贴标准》、《中交集团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实行预算管理,并具体规定了预算管理原则、部门职责权限、预算执行标准、预算审核把关、预算管理流程、预算外处理等内容,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9.
刘结霞  王琳 《行政与法》2009,(11):11-13
"自我缺乏监督、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是当前我国职务消费政府内部监督的现状。改善这种现状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更应该弄清楚原因所在。制度的变迁从来都面临着各种博弈和摩擦,这种摩擦存在于政府内官员自我、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并形成了阻碍职务消费有效监督的阻力。因此,构建强化意识,可监督;把握重点,好监督;引入激励机制,愿监督;加大保护力度,敢监督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勤俭节约,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职务消费,并具体列举了八种违反规定的职务消费行为。《若干规定》还在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务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11.
汪慧平 《中国监察》2009,(24):40-42
职务消费是指处于特定职级上的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发生的由公费支出的各种费用。适当的职务消费是必需的,没有它,公务活动的操作平台就失去了经济支撑。然而,在履行公务中,不需要那么多或那么奢侈的消费,或者不是履行公务需要,而是利用职务之便或假借履行公务名义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假公济私的个人消费,我们称之为职务消费的“异化”。这种“异化”现象,必将增加人民的负担,带来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人民群众无法接受,群众对职务消费的意见和不满近年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0,(13):F0002-F0002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职务消费制度、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制度、领导班子决策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内部监督制度等。通过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加大考核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从源头上抑制腐败滋生,为廉洁从业提供了纪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是利用职务所实施的犯罪,即是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触犯刑律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其犯罪类型主要有: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循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当前,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社会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犯罪之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的同时,如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近几年来江西省兴国县检察院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与分析,并对该种犯罪类型的形成特…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大历次尤其是近几次会议当中,代表们对腐败现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和职务经济犯罪尤其是贿赂犯罪的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有效打击此类犯罪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司法部门也越来越普遍地对囿于普通证据适用规则而不能有效打击严重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贿赂犯罪感到困惑--尤其是在取得了行贿人指证,甚至已查实受贿人拥有巨额来源不明财产,而受贿人始终不肯供认时。基于此,笔者认为,惩治贿赂犯罪,制定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条款是较为可行的办法。   所谓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指贿赂当事人一方提供证…  相似文献   

15.
出门坐豪车、宴请上档次、休闲进会所、热衷高尔夫……近年来,一些国企高管以职务消费为由,不落腰包行腐败之实。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显示了中央整治国企高管职务消费的决心。专家认为,杜绝“不落腰包的腐败”,不能仅仅指望国企高管加强自律,更要强化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遏制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古至今,从中国到世界,人类对腐败问题的铲除从来没有间断过。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为腐败问题所困扰,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形成了世界性的反腐败浪潮。  目前,我国腐败现象正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以下特点:一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领域越来越宽,二是腐败分子的职务越来越高,三是犯罪金额越来越大,四是“窝案”、“串案”、团伙案越来越多,五是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  腐败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形象,破坏了正常的经…  相似文献   

17.
汪千 《青海检察》2003,(2):22-25
职务犯罪,在我国是群众最为痛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危害最大的社会腐败现象。职务犯罪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权利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要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必须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手。  相似文献   

18.
透视职务消费中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职务消费,是指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发生的由公费支出的物质消耗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消费。长期以来,由于公职人员职务消费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不当职务消费的现象,也为一些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对此群众反映强烈。近来,我刊收到不少读者来稿,对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部分来稿进行了摘编,予以刊发,以期引起各级各部门对职务消费中存在问题的更多关注,并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9.
王天护 《江淮法治》2008,(21):21-22
制度创新——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开展活动、执行职务提供保证,是铜陵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狠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者陧人大代表在执行职务和履行职责。因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以及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差距,现实生活中,有少数代表素质不高,存在着活动不参加,会议不发言,选民不联系、意见不反映等诸多问题……如何使他们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负广大选民的期望便成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或者是代表工作和活动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