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单向“集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观.它经历了家族本位、国家本位、国家与家族本位、国家与社会本位、阶级本位等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律价值观——“国家·个人本位”的酝酿和形成创造了前提.双向的“国家·个人本位”法律价值观标志着现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导向功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挖掘出来、弘扬起来、传承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才能真正孕育出来、培养起来、践行下去?如下四点很关键:首先。文化推介、传播部门要多出精品力作。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4.
单向“集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观。它经历了家族本位、国家本位、国家与家族本位、国家与社会本位、阶级本位等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律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律价值观———“国家·个人本位”的酝酿和形成创造了前提。双向的“国家·个人本位”法律价值观标志着现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文化价值观理论也随之变化.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精神发展的文化场景,直接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贯穿于国家行政组织活动当中,形成了以“正义、协商、责任”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保护带”.  相似文献   

6.
正丰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正是我们重要独特的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教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当代廉洁价值观的重塑,提供丰厚的历史营养,必将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多发,腐败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一场对全党全社会价值理念的较量。如何弘扬清风正气,鞭挞贪婪腐恶,以廉洁价值观领跑社会价值观重塑,是我们必须赢的一场战斗。价值观领  相似文献   

7.
摘 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党在现阶段提出的时代命题,但依法治国需要借助社会系统中的软性资源才能得以实现.基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转化形态,也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性吸收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演进线索的分析,探讨了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价值表征及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实现了高度凝练和精准概括,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优秀精神内核结合起来,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公民基本道德的要求结合起来,不仅展现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目标,表露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素养的诚挚期待。  相似文献   

9.
微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建设的影响以及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4,(17):62-63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一,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管子》中就蕴藏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探讨其诚信思想,发掘其有益成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所启迪和借鉴作用。一、君主诚信之道有人认为是《管子》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枢言》说:“先王贵诚信。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世界各地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多元化.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文化塑造上面临诸多困境,而破除困境的最佳路径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其关键就在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核心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文明科学、健康有序的当代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有着必要性,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建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建立高效的传播机制、建立有效的践行机制,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国情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是创新律师行业管理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需要。中国律师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规律"、"传统文化"和"国际标准"四个文化渊源方面,建立自己的律师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付晓武 《法制与社会》2012,(29):237-238
文化是价值观孕育生成的土壤和营养.为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应根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深耕在爱国情操和我军优良传统的沃土之中;巩固在不断完善的我军制度文化的建设之中;融会在适应官兵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中.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从马克主义人学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人民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基石。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目标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司法审判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中部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要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准则,特别是家庭规范和价值准则,应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并在调解或审判中加以引导,在说理中予以体现,通过法治的手段巩固这些价值理念,将传统理念和现代理念结合起来,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予以弘扬。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构想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土壤,也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东西方价值观念交流碰撞,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成为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高调查问卷,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背景、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来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给转型期的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矛盾和冲突.尤其对于我国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讲,更是造成了价值现选择困惑、思想道德滑坡等方面的很多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极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本文将在分析其基本原理后,较为详细的介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鲁鹏 《法制与社会》2014,(6):153-154
八路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特定历史文化,为中国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八路军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报告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八路军文化,能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历史素材、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