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同时,主动、积极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使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也是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钱建超 《重庆行政》2013,14(4):55-58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最大的资源要素是行政资源,应注重从体制机制、行政资源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统筹供给、均衡配置,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公平交换、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为此,重庆市巴南区积极探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方略,在建立"六大机制"上取得有效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南确定为"人与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的全球性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3.
蒋明  张锦洪 《求索》2007,(1):61-63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在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环境中,土地的静态配置模式和动态配置模式及其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以期为我国当期和未来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人们无疑有很多期盼。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如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正好11月13日新华社报道了安徽省20个县、区将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今后,农村集  相似文献   

5.
董雅  张郢娴 《求索》2012,(7):55-5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过度的城市化导致了一列经济后果,从而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本文从完善城市群规范发展机制、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推行城乡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创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期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0,(2):92-92
屠火明、屈陆在《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城乡统筹教育发展观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不仅义务教育,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同样存在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实现城乡警务均衡发展,既是公安机关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主动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新诉求、新期盼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机关助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应有作为。推进城乡警务均衡发展,关键要实现警务管理模式转型,在此基础上还要准确把握"三个关系"、构建"三个体系",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国正 《湖湘论坛》2020,33(1):24-32
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由出口、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与以农业为主的“乡土中国”不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城乡中国”,农业发展不但受制于乡村发展环境,而且还要面临城镇化的冲击;乡村凋敝的表征之下是土地、劳动力(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乡村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其根源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新时代下,伴随着新户改、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等一系列农村农业改革政策,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步消弭,但是由于城镇化质量不高、农业生产要素低收益,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仍旧存在较大障碍。今后应从优化城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等角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均衡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教育最为重要的问题.迄今为止,围绕此一问题的改革和努力,虽然带来一些改变和进步,但是还未能抵达问题的核心.只有在办学的最为重要的主体——教师的均衡配置问题上着力,努力推进区域城乡教师的统筹安排,教师均衡配置,中国教育的均衡问题才可能获得突破,从而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和谐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破解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10,(6):13-19
吴都大地,春潮涌动。鄂州市抢抓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机遇,以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均衡城乡公共服务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引导产业向园区和基地集聚、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现代企业和规模经营集聚、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聚,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鄂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如今,行走在鄂州的各个农村新社区,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目之所及,粉墙黛瓦,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流动致使城市学校压力剧增、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农村办学规模与数量压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条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亟待填平,一种阻碍工农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亟需消除。在城乡之间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已经成为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战略命题。城乡统筹路径何在?城乡统筹从哪入手?最近,我们来到城乡统筹的先行地浙江省寻找答案。从自发到自觉——城乡统筹的阶段裂变浙江的城乡统筹要从独具特色的浙江“三化”说起。  相似文献   

14.
唐琼 《湖湘论坛》2020,33(2):88-98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国城乡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涉及城乡内部外部等诸多现实因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产业融合,空间融合和要素融合,打破城乡二元促进业态新生,目标是城乡互动城乡互有城乡互通,达到城乡要素全方位自由流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更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主体,拉开了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大幕。这一重大部署,必将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进而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部六省18县(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改进的普惠金融指数及城乡统筹度测算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城乡统筹度及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测算,揭示出如下结论: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城乡差距减小,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具有较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必须推进金融资源在城乡要素与公共资源中的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实施农村普惠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内生机制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几个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有较大争议的三种观念:计划思维、农村落后城市文明、土地换社保。对此我们提出,改变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城乡统筹,需重塑改革共识,创造制度条件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置于一个开放的演化进程:确保农民在城乡统筹建设的规则设计和规则下的选择两个方面的充分参与和自主性;消除制度歧视和权利差别;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长期呈现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我国的土地制度亦是城乡有别:城市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其使用权可以买卖,使用权人的处分权、受偿权、议价权有较为充分的实现,而农村土地的流转则缺乏市场的机制,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应以城乡二元向城乡统筹转型为背景,探讨城乡统筹对我国农地制度的促进。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资本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本化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保障土地产权主体权益。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我国农地资源资本化不足、不规范,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影响了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因此,要深入、规范实施一些有效的农地资本化方式,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目前,农地资本化实施中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为此,应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严格政府规制,完备农地市场,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等,给予农地资本化有力保障,全面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但总的来看仍很滞后,表现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产业发展不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难度大等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并破除制约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新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快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