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算起,中国企业"走出去"(即企业的国际投资与合作)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经济和外交政策,已有近16年历史。涉农企业"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五大洲开展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等推动涉农企业"走出去"活动,涵盖农业、林  相似文献   

2.
杨静 《小康》2011,(10):114
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瓶颈是:海外资产安全难以有效保障。因此,应该尽快建立保障中国企业和公民海外资产安全的制度体系,以此破解制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现,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层在决策中的一个必需环节,将其放入顶层设计或是划拨专项资金解决。这个意识的产生恰恰是这么多年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是有关企业及我们这些服务提供商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已经从单纯的法律风险、劳工风险、不规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既需要适当的"引进来",也需要"走出去"。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奉行的是"引进来"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企业只是到世纪之交方开始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和投资活动。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5.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教育"走出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金吉列的国际视野"我们那时候,留学机会凤毛麟角,而现在的孩子,出国学习很容易。"这是时下很多父母的感慨。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两代人,对于中国教育的"走出去"有着切身的体会。为搭起北京与海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北京的企业"走出去",本次侨洽会服务企业"走出去"、推动资源"引进来",使得海外优质侨务资源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得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正国外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侨洽会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契机。"我们不仅要积极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个指导  相似文献   

7.
地区传真     
正钦州引才引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近年来,钦州市坚持需求导向,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探索多种灵活方式,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需求精准引进人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强化"人才+"引才模式。通过"人才+项目+资金"的模式,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在钦州创办创新型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实行"筑巢引博"模式。实施"南向领雁"计划,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  相似文献   

8.
主动输出过剩产能,帮助急待完善又缺乏资金的新兴经济体,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愿望,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要企业走出去,而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只有27亿美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飙升至1400亿美元,增长了50多倍,并首次超出外资引入的1200亿美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如何"走好",却是中国"两会"以及各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佟桂莉 《政策瞭望》2012,(11):16-18
杭州是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先行城市。2010年全市新批对外投资企业110家,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16.94亿美元,是2005年的35.29倍,中方投资额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名,已有2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赴境外投资。近年来,我市企业"走出去"发展步  相似文献   

10.
<正>新年伊始,中国对外投资又传重磅消息:中国的复星集团收购法国知名旅游休闲企业——地中海俱乐部已成定局。纵观全球,复星收购绝非孤例,中国资本走出去已风生水起,诠释着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投资人"的华丽转身。当下中国资本输出已进入"全球化轨道"。从收购资源到收购技术,从央企到民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不久前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逐步逼近甚至超过外商投资规模,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6)
开拓和发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海外项目队伍建设及队伍管理是决定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走得好、行得稳、立得住的关键。要建设好、管理好海外项目团队,使其真正贯彻落实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海外项目的党组织建设、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促进作用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去"已经成为企业的常态。让企业"走出去"与国家发展相得益彰,必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和价值引导。而"走出去"的企业也能在与国家战略的协同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坚实地走好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如今,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行将过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经历着怎样的苦与乐?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吧。从2007年起开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美国Vale哥伦比亚可持续国际投资中心持续追踪中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情况。其去年底发布的《2009年中国跨国公司排名报告》,公布了18家领先的中国跨国企业的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科技转化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开始走上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中国企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视域,敢于承认自身品牌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的差距,敢于立足企业现状谋划"走出去"国际战略,在竞争中提升自身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友声》2011,(2):36-36
【正】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早"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最成功的企业,主业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相关贸易及服务。1996年通过国际  相似文献   

16.
王毅杰 《北京观察》2010,(10):52-53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发展迅猛,尤其在"走出去"政策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09年底,中国近万家投  相似文献   

17.
社情民意     
正对"走出去"的农垦企业"后置补贴"应改为"前置支持"2015年是农垦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农垦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速。当前中央财政对"走出去"农垦企业一般都是采取"事后补贴"的后置支持政策。虽然"事后补贴"注重建设目标的实  相似文献   

18.
<正>"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条件正日益成熟。一、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走出去"的状况(一)数量加速增长:从"走出去"到"跑出去"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浙江省对外投资发展势头迅猛。2008年当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为8.6亿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在未知领域的突发危机将加大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的风险。因此,需打造高质量、跨文化的核心对外宣传公关团队,形成合作宣传的良好局面,发展"团队宣传"的对外推广模式,形成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建立良好的舆论软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7)
正乡村振兴只有从"保护乡村"这四个字出发,懂得尊重,懂得谦卑,才会走得更实际、更扎实,更符合亿万群众的期待。"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如今在厚厚的灰烬里只留下无尽的遗憾。2月14日,正值中国农历春节的正月初三,17时40分,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当地政府组织消防力量奋力扑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