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近20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我国由于无固定职业的社会游动群体的出现,使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青少年毒品犯罪以及网络犯罪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出现了违法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集团化、专业化等特点。如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在社会预防方面制订科学有效的办法和对策,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令人担忧.本文从社会转型期的角度审视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提出必须从社会入手,破除社会、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三角债",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教育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3.
英国以法律形式明确将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定性为主刑刑罚种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管理监督机制和量刑、判决、执行机制。从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审视我国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现状及问题,从立法完善和实践创新的角度加快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构建我国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管理监督机制及工作模式,从而使青少年社区矫正令在实体法上得到确认,在程序法上得到支持,在对象及功能上扩大社区矫正令的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徐婷 《中国保安》2012,(20):12-14
现有的国有保安公司产生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多年来,保安公司和广大保安员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宗旨,在公安机关领导下,积极协助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加强单位内部和社会安全防范,在协助公安机关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中发挥出重要辅警作用,  相似文献   

5.
屈琦 《青年探索》2009,(6):26-29
闲散青少年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是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动用文化的系统功能,通过弘扬权利文化、消弥歧视文化、祛除犯罪亚文化,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文化整合等“文化善治”的方法,对预防和矫治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蓝海 《桂海论丛》2001,17(4):90-92
环境和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家庭不良环境是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根源 ,从而找出对策 ,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加强法制教育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要完善法制教育内容、改善法制教育方法、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和完善家庭法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多人合伙作案、作案手段简单等特征。分析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聋哑青少年犯罪及归案后的心理特征以及当前办理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难点,应正确把握"宽严相济"的执法尺度;拓展和改进特殊教育学校对聋哑人的教育方式;以配备、培训结合的办法增强办理聋哑人案件的专门力量;进一步加强对违法犯罪的聋哑青少年的帮教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和尊重聋哑人的良好氛围,切实防范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和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超 《公安研究》2012,(6):49-52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青少年违法犯罪出现居高不下趋势。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问题。公安机关在预防和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要实施完善立法、改进司法、发展机构、加强教育四项长效举措,以及深化社区警务、优化成长环境、实施挽救工程三项短期措施,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及比重均呈上升态势,以侵财型为主,但违法犯罪的种类、领域有多元化趋势,违法犯罪主体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绝大多数,暴力性突出,地域化特点显著,动机多样化,侵害对象以流动人口为主等特点。预防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应正确评估流动人口地位、作用,逐步健全预防治理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体系,以《流动人口管理法》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增加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间的亲合感,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因受歧视而形成的对立、仇视情绪,开放教育资源,预防流动人口青少年因就学、就业困难而诱发违法犯罪,实施农民工最低工资限制,开展法律援助,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合法权益受侵害后产生的报复性违法犯罪,建立问题流动人口青少年帮教、挽救组织。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敢 《公安研究》2001,(10):33-35
青少年成为违法犯罪高发群体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潜意识的影响、家庭及其教育影响、学校管教失控、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方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道德与法制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发挥民政部门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作用,陕西省宝鸡市民政局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情义需求、欲望、生理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并从青少年的个性结构特征、环境影响、网络影响、学校教育、家庭因素以及个体主观方面等讨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最后就如何从社会、网络、学校、家庭、心理学等方面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未成年人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在校学生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保障他们健康成长,预防他们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6.
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有发展眼光,才能建立适应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的、动态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尤其是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同时反映出一部分流动青少年在行为模式、物质占有、性冲动等方面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建立特色专项制度,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探索新型矫治模式,全力帮助失足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在教育保护和控制打击之间寻找契合点。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从而推动全社会有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弱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而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林东 《湖湘论坛》2001,14(5):33-34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近几年来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他们的行为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而且极大地危害了社会。最近,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许多案例令人触目惊心。严酷现实告诉我们,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剖析,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 ──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据资料统计,在50至60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左右,且犯罪类型比较简单,多为小偷小摸、耍流氓等,那时青少年犯罪没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给青少年学知识带来极大的方便,鼠标一点,想查询的信息便应声而至;但同时也有负面作用,尤其是传播色情淫秽、凶杀暴力之类的东西,毒害青少年。据了解,在我国网民结构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30%。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期沉迷于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有书不读,有学不十,荒废青春,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挽救和教育青少年角度看,整治网络黄色信息非常必要,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