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年3月,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笔者拜访了筹建“世贸”的一位执行董事、来自台湾的吴强之先生。吴先生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感到的广州速度是什么?”作为一个广州人,当时我竟回答不上来。我只告诉吴先生,在1992年12月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发展水平评价中,广州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的第三位,次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如同骑在马上找马的命题,听起来滑稽可笑。然而,相当多的广州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重复着这一可笑的命题。 记得我初来广州不久,到黄埔一家工厂去联系工作。厂办公室一名同志抱歉地对我说:“真不好意思,厂长去广州开会了,让您白跑一趟。”我一听直纳闷,黄埔不就在广州市吗? 又有一次去石牌某学校,见到黑板上有一则通知:“全体教工明早  相似文献   

3.
不知是名字的缘故,还是上苍的偏爱,耀眼的光环总是落在它的头上——6次出赛、5次捧冠。这就是广州马场的名驹“如意吉祥”给人的深刻印象。 是“一”还是“三”? 4月24日,是“如意吉祥”第6次出赛。经过阵雨洗刷的广州赛马场清新怡人。金色的夕阳下,第7场比赛即将开始。10匹良驹均有三甲战绩,处于第3闸位、编为3号马的“如意吉祥”也被诸位马评家排为精选的第3位。众人首先看好金牌骑手蔡瑞燕乘  相似文献   

4.
问:对去年年底广州的“股市热”,您是怎么看的? 答:前一段时期,随着深圳的“股市热”,人们纷纷抢购股票,股票价格严重扭曲,许多人把目光投向还没有股票上市交易的广州市。广州也有一些单位开设这样那样的“股票讲座”,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广州要推进企业股份制试点,  相似文献   

5.
不知不觉中,羊城广州的舞迷、歌迷、球迷、股迷们又多了一族新潮伙伴——马迷! 赛马是在广州房地产热、股票热、六合彩热等诸多热潮之后兴起的一项拥有广大市民参与的公益性质的娱乐项目,随着广州赛马场赛事正常有序地开展,马迷痴客越来越多、越迷越深,竟使拥有4万人看台的中国目前最大、亚洲第二大的广州赛马场每每爆满,致使马迷在报纸上呼吁:“广州马场太小啦!” 马迷们可谓心态种种、趣事多多  相似文献   

6.
没到广州之前我早就听说过了,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 木棉又叫“英雄树”,一旦花开就满树通红,煞是好看。前些年我在云南当兵,云南也有这种花,想不到它竟获得广州“市花”殊荣。我私下想:既为“市花”,肯定红透一座城,一团团一簇簇,让人心里好舒服。 我是去年3月来到广州的。“打的”过闹市,沿途见不到一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杉木栏路读者陈志红来信说:去年10月在贵刊上读到北冥撰写的《广州赛马风云再起》,我很兴奋。老实说,居住在广州西关老城区的我,当时要不是接触到这一篇文章,还不知道赛马活动已在广州热起来了呢!当然了,后来我又在电视上见到广州马会向教育基金捐款的镜头。但我总觉得,广州赛马至今与广大市民还是贴得不太紧。同样是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自选数”社会福利奖券就能做到家喻户晓。我走出家门,随便往哪个方向走都能很快找到一个“自选数”投注站。因此,我想请见多识广的北冥先生(小姐?)继续撰文给我一个答案,请问:广州马何时能冲出马场? 编者说:本刊作者北冥很乐意接受你的点题,下面,就是她多次进出谭村马场之后寻到的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8.
“书、酒、山”,风、马、牛,不相及。 但笔者却要将三者“混为一谈”:“人生是一本书,读懂它不容易;人生是一杯酒,喝醉了心里也明白;人生是一座山,爬起来也需要用力。”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他不是广州最早的个体户,至少也是最早的那一批。他的简朴、耐劳、聪明,使他曾是广州最有名的私营企业老板,还光荣入选“广州十大杰出青年”。 他的名字叫陈展鸿,他的企业叫“壹加壹”。我曾问他为何叫“壹加壹”,他回答:“企业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寻找那匹马     
“星期天,看赛马。” 在这个被人们视为休闲的日子里,有数以万计的马迷涌向广州赛马场,观看赛事活动。 我看赛马,缘于从小对马的偏爱,对马文化的痴迷。在我的眼里,马是一种那么高贵、通情、秉性鲜明、造型独特、体态完美的通灵物。  相似文献   

11.
马迷对讲机     
丁丁:各位马迷,丁丁又有好消患告诉大家:为了方便来不及吃饭而赶场的马迷,广州马会贸易公司在广州赛马场的3至4号门地下厅开了便捷的快餐厅,同时在5至6号门地下厅广州马会文体旅游公司开了中高档次的咖啡饮食厅。这些高、低档快餐厅都设有大型电视屏幕,随时提供马匹亮相和购票动态,何不享受一下?  相似文献   

12.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这条“天理”今天不灵了。广州,演出了一场一北京来的一纸文书,使地处广州币东山区一圣小巷的华美广州公司轰动了华美广川公司:  相似文献   

13.
猿从树上爬下来,双手离开了大地,从此,人类开始了信息、文化的寻求,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流动的“绿洲”当一批批五颜六色的“鞋屋”“饼车”巡回于广州城的大街小巷、边边角角的时候,文化,似乎在这个充斥着高浓度商品气息的城市里,被大大地冷落了。图书馆,便是这千千万万被冷落中的一个典型。看书难、借书难的现象在广州郊区成了一个普遍问题。偌大一个芳村区,过江地铁正筹建得热热闹闹,可直到现在,区级以上的图书馆和国营书店踪影都没有一个。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4年历史,建成投  相似文献   

14.
“168××××”,拿起电话,按下这个号码,你就会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对你说:“您好,欢迎您收听……”服务电话,悄悄沟通了四面八方。广州出现“咸湿”电话? 1993年1月的一天,广州一位记者从朋友口中获知一个传闻:广州出现一个“咸湿”(色情)电话,只要你打通一个电话,便可以听到一些有关“性”的内容。记者不信,可朋友言之凿凿,甚至连电话号码也附上了。于是,记者拨通了那个电话。细听之下,原来所谓的“咸湿”电话,不过是一些性教育的内容。例如“怎样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谈到:“燕山雪花大如席”这种形容还含着一点诚实。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的确,在这个离赤道近一点的南国,雪是难以光临的。然而,1988年12月1日,广州却下起了一场如席的“大雪”。南国的“雪”虽也是白色的晶体,味儿却是咸的,其化学名称叫氯化钠——食盐。“雪”招来了无数的收藏者。瞧,平时不大出门的老太太边着蹒跚的步子来了:平时很守纪律的职员也悄悄离开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广州,环市中路,广东国际大厦商业楼11楼。某公司职员A阅报消闲,在《广州日报》中缝的蝇头字闻目触一“寻址启事”:因业务需要,寻美孚高级润滑油广州办事处,知情者请寄信:××路富丽华大酒店××房李×收,酬谢。 登报寻人情有可原,找地址也要“启事”?众同事好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底,挂在广州街头地摊上的挂历有那么几款“三点式”在探头探脑,曾有人因此预言:“三点式”将领导挂历新潮流! 若干日子过去了,在广州市民的客厅中似乎难以查找“三点式”挂历的行踪。也有人说:“我看见了,就在谁谁的寝室!”却有一位妙龄姑娘宣称:“如果我看到我的那位挂那种东西,我就跟他吹!肉酸(肉麻)死了!”“三点式”挂历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8.
提起马主选马,其中趣事妙闻也真不少。虽然买马当马主的目的相同,但具体选马却各有钟情,各有故事。 老兵选马 广州旅业公司是首批马主之一。当时虽然参加马会做了企业马主,但对挑选马却一无所知。该公  相似文献   

19.
1993年3月,乍暖还寒的广州街头,一个话题,一个联系着千家万户的话题,街谈巷议.热火朝天。从普通工人到专家学者,从家庭主妇到市委书记,几乎人人都卷进了这一场讨论。一个月后,在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的办公室里,他和我们谈起了“交通整治”这一话题。“我每天都在绕路走”记者:厂州前段时间突然爆发了一场“交通辩论大赛”,对此您怎么看。石安海;我认为是好事,一来反映了广州市民对广州市政建设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二来也反映了广州市政府的开明和民主。广州市历来有这个传统,还记得你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广州是个“聚宝盆”、只要用点儿心计,顺手抓来都是钱。于是,便有人苦思种种生财之“道”,其中有些人因此赚了大钱;也有一些人败走麦城。广州斗牛也会震撼半个中国吧? B是个醒目仔,从商当个体户已有几年,但一直未见财神爷光顾。看见和自己一起跳出来捞世界的,人人都“猪笼入水”(广州俚语:赚了不少钱),心里不觉有点纳闷,看来,得想些人无我有的绝招了。一天,他路过肉菜市场,看见牛肉档上摆着一个牛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