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国 《湘潮》2011,(10):52-56
阅兵历来是国家领导检阅部队的一种最隆重的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在共和国阅兵历史上,每一次的阅兵都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1957年8月4日,海军在青岛举行的首次海上大阅兵,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检阅了部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海上大阅兵对加速海军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阅兵是显示国威军威的军事仪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对此十分重视。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过十多次国庆阅兵,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次。开国大典阅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三日在北平(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然后举行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兼平津卫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分别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筹备工作。受阅部队以陆军为主,刚开始筹建的海、空军…  相似文献   

3.
陈辉 《党建》2009,(10):56-57
从1949年到1999年,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举行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至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又相隔了15年。  相似文献   

4.
陈晶 《福建党史月刊》2009,(8):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O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5.
两套阅兵方案 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举行阅兵的设想,于1949年的7月就明确了,参加阅兵的部队陆续赶到集结地点,开始分列式训练,而开国阅兵的地点,此刻还在论证之中。 华北军区司令部拟定了两套阅兵方案。 第一方案,是在城里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阅部队成检阅式队列立于天安门东西两侧。第二方案,在西苑机场阅兵。两套方案都附有一张部队位置及阅兵行进路线的详图。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09,(6):33-33
我国举行海上大阅兵 4月23日下午,我国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坐“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了中外舰艇。此次阅兵中方受阅部队共计25艘舰艇、31架飞机,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印度、韩国等14个国家的21艘军舰也接受了检阅。  相似文献   

7.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9,(3):120-122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国威、军威和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建国10周年、建国35周年和建国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日,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这将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14次国庆阅兵。在此之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共进行了13次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并举行开国大典。中共中央相关部门联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筹委会,组织群众参加大典及游行等事项。开国大典的主要活动之一是阅兵,受阅部队人数总计16400多名,分海陆空三个序列。为了大典阅兵仪式顺利进行,大典筹委会决定成立专门的阅兵指挥机构;同时,在会场保护、防空、卫生等安全方面都作了相应部署。经过2个多月的筹备,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后,北京市和全国各解放区城市都举行了庆祝活动,筹委会还组织完成了庆典活动的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华丽 《党史天地》2010,(1):69-71
阅兵是对军事力量进行检阅的一种仪式。它是军事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表示庆祝、致敬之意,也有展示军事实力,振军威、鼓士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7月30日上午,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建军节举行的沙场阅兵,以下为习近平在阅兵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全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文苑》2009,(5):18-2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党员文摘》2009,(8):F0003-F0003
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是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之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自2015年启动军改之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以及在南海海域的首次阅兵,标志着中国  相似文献   

16.
阅兵,是传统的军事仪式。早在公元前,我国就有了阅兵活动。春秋时期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到了汉代,阅兵形成一种制度,受阅内容增加了一些打斗动作。至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叫“大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一向重视阅兵。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就举行过盛大阅兵式。新中国成立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7.
4月23日下午,我国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60周年。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中国首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4):117-118
2009年国庆期间,中国将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举行阅兵式。这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相似文献   

19.
正阅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神圣而庄严的盛典,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1959年连续举行过11次国庆阅兵。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又分别于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举行了3次国庆阅兵。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国庆,邓小平在天安门广场检阅海陆空三军将士阅兵,显示国力、振奋军威,是一件庄严而又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它是军人向祖国的汇报,是一个主权国家国威军威向世界的展示。正因为如此,国家大典上的阅兵更格外引人注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一共举行过12次阅兵。12次阅兵,十二分自豪。当我们用新旧对比的目光去回顾它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和国的发展变化,看到人民军队一步步成长壮大的历程。12次大阅兵回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