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其武,山西河津县人。曾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绥远省政府主席,1949年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董其武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解放军陆军第69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离职休养的董其武,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董其武将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神圣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共和国最早授街的57位上将中,有一位国民党军的起义将领,那就是第六十九军军长董其武。他戎马一生,在抗战中功勋卓著。于1949年起义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绥远方式"。董其武从国民党上将到共产党上将再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并终在邓小平的平怀下,于耄耋之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其传奇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3.
1899年11月27日,董其武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固镇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四岁时,他被接到家境稍好的外祖母家中抚养,6岁开始在舅舅的私塾里读书认字。1916,年,17岁的董其武来到河津县城读高小。期间,他阅读了《天演论》《格致新书》等书籍。1918年7月,董其武参加了阎锡山在山西省城太原创办的学兵团,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相似文献   

4.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将军审时度势,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方式解放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领绥远省军政人员通电起义。 1950年3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两次约见董其武,与其畅谈。毛泽东不仅肯定了他领导绥远起义的功劳,而且对他讲了共产党的政策和根本宗旨。毛泽东的谆谆话语如缕缕春风使他茅塞顿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5.
叶青松 《党史纵览》2012,(12):33-40
作为一名军人,既当过国民党军的将军又当了解放军的军长;既与各路国民党军阀打过仗,又与解放军交过手。不仅如此,他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过阵。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军长的董其武,似乎是为战争而生的人物。与各路军阀作战1899年11月27日,董其武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固镇村。1918年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阎锡山在太原开办的学兵团。  相似文献   

6.
1983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回忆道:  相似文献   

7.
从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10年时间内,有57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其中,有3人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率部起义加入到人民解放军的,他们是陈明仁、陶峙岳和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和董其武3人同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为筹备《三湘人杰,一代楷模———湖南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生平业绩展览》征集展出人物的实物及图片资料,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往长沙市上麻园岭62号———陈明仁上将生前居住的小楼,征集陈明仁将军生前的一些遗物。在说明来意之后,陈明仁将军的遗孀、时任湖南省妇幼…  相似文献   

8.
1949年9月18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华北"剿总"绥远指挥所主任董其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与各界人士代表,在包头市举行了"绥远和平起义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9.
正1931年秋,时任傅作义部团长的董其武带兵驻在地处边陲的绥远兴和、丰镇一带。他的任务除认真整训部队外,主要就是剿灭盘踞当地的大小惯匪,为民除害。这一带最大的匪伙头子是惯匪白六子,此人流氓成性,凶暴无比,平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愤极大。董团进驻后,老百姓即纷纷控诉白六子的罪恶行径。但该匪诡诈狡猾,行动飘忽,出没无常,一时不易擒获。董其武便派人化装秘密侦察,终于得知其下落,在一个深夜,乘其熟睡之际予以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文汇》2010,(10):59-62
在1955年至1964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中,有21位山西籍开国将军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将1名,中将1名,少将19名。他们分别是:上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车敏樵、  相似文献   

11.
董其武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1949年9月19日,他率领6.5万名官兵举行了绥远起义,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3兵团司令员、69军军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忠勇爱国、坚持真理、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说明     
<正>本刊2014年第12期上半月刊发的《关于推进中共党史文献资料数字化建设研究的思考》一文中第43页中的书名《中共党员人物传记》应为《中共党史人物传记》;人名"董必武"应为"董其武"。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3.
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董其武与夫人姚勤修结发终生,相濡以沫.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他们对自己的7个儿女既倾心呵护,又严格教育,用心血和智慧树立了一代家教新风.  相似文献   

14.
董其武,山西河津县人,1899年生,曾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绥远省政府主席,1949年9月率部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三兵团司令员、解放军陆军第六十九军军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1982年,83岁高龄的老将军终于实现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  相似文献   

15.
静怡 《先锋队》2012,(14):48-49
巍巍太行,泱泱汾水,养育了无数优秀的三晋儿女。在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上,也曾升起辉耀共和国的一颗颗将星。1955年至1964年,有47位山西籍开国将领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人、上将2人、中将1人、少将43人:徐向前(元帅1901~1990),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最高职级为国家军委副主席。赵尔陆(上将1905~1967),崞县(今原平市)解村乡北三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最高职级为正大区。董其武(上将1899~1989),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人。1955年被  相似文献   

16.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将军审时度势,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方式解放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领绥远省军政人员通电起义.之后,他积极追求进步,以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司令员的身份,致力于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实现部队解放军化、地方解放区化,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勤奋工作,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17.
山西籍的老帅老将1955-1964年授衔的老帅老将中,山西籍的有1位元帅,2位上将,1位中将,41位少将,他们分别是:元帅:徐向前,五台人,原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23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上将:董其武,河津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19...  相似文献   

18.
1974年9月19日上午,金秋的北京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在首都机场,一架来自日本东京首航北京的日本客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从飞机上下来的乘客中,有一位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的老者。早已在机场迎候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及罗青长、董其武等人走上前去,一一与老人握手,热情欢迎他来到北京。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与廖承志等人寒暄时,他热泪盈眶,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激动而欣慰的笑容,心中不时地回荡着:“祖国,我终于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2):26-30
在许多军史资料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首任军长的位置是空缺的。整理这些军史资料的编纂人员显然也有理由: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七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时,只任命了周彪为副军长、漆远渥为副政委,并没有任命军长和政委,而且同年3月,第六十九军的番号就撤销了。那么,董其武又是怎样成为解放军第六十九军首任军长的呢?  相似文献   

20.
董其武(1899-1989),山西省河津县人,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先遣纵队支队长.1928年投效傅作义,历任参谋、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抗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通电起义,首创“绥远方式”.1951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3日逝世于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